登陆注册
1415

证券时报刊评:瑞幸何匆匆?

10000100002020-05-22 13:05:360

从瑞幸的实际运作看,能赢得巨量资金的鼎力支持,根本因素恐怕还是陆正耀给一众投资人画下了一张极具诱惑力的大饼。因为有这张大饼的存在,投资人掏起钱来当然就格外痛快。但这种看似两厢情愿的互动,本身就藏了致命之处:陆正耀——有巨量资金支持,我就能把这张饼烙出来;投资人——有这张饼,我就给你投钱。

原标题:瑞幸何匆匆?

没了资金的几乎无条件的支持,瑞幸的生命力其实极其脆弱。

虽然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这种互为因果的互动,也确实有那么几个能最终成功的,但所有的成功,自有内外条件和历史命运的帮衬,以及时间的酝酿,关键脚下还躺了无数的牺牲者做垫脚石。这种残酷的商业场景,陆正耀们大约是十分清楚的,这应该也是他们星夜兼程使劲往前赶路的根本原因,毕竟,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在条件,显然都不允许瑞幸重复星巴克的老路。匆匆赶自己的路,而且似乎信心满满,大约也是因为以前成功过。

在这样一个让许多人很难用语言恰当形容的时刻,居然还并能如此对媒体公开表白自己的信心——对瑞幸的现状和前途的信心,陆正耀确实传达给外界一些很另类的信息。不过,很遗憾,支撑陆正耀信心的底层逻辑是有问题的:信心和造假向来势同水火,很难共存于同一个系统里,有信心、无造假,有造假、无信心。

如果说案发前对造假毫不知情的陆正耀,满满的信心是建基于虚假的财务、经营信息之上的话,东窗事发后,仍信心十足地“坚信”云云,在逻辑上就很难说得通,不但难以服众,要真正说服自己,恐怕难度也挺大。其实,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足以证明,主张造假、实施造假者——先别管具体的人是谁,正是因为对瑞幸的这种商业模式、商业逻辑信心不足,才不得不小心仔细地给瑞幸描眉画眼。

不过,所有的成功,并非简单的复制。当瑞幸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如何做出下一步的选择,就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紧迫任务。很不幸,有一些人选择了造假。于是,原本一个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带了先天缺陷的商业模式,马上就出现了生存危机。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瑞幸以及瑞幸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结局显然很不幸,但对所有的后来者而言,这样的结局,或许也算得上一件好事——这样的商业模式,又一次被证明问题很大。

那么,暂且屏蔽掉造假因素,单独观察所谓的“瑞幸模式”,在整个模式中发挥根本作用的逻辑是否真的经得起的推敲呢?造假事发前,似乎还确实不好推敲,但从事发之后的现实看,没了资金的几乎无条件的支持,这种铺天盖地的推进模式,生命力其实极其脆弱。

虽然瑞幸咖啡退市几乎已是定局,但对纳斯达克未等结案即宣判的做法“深感失望和遗憾”的公司董事长陆正耀,仍“坚信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是成立的”。

责任编辑:杨亚龙

当然,如果有旁观者从更“恶意”一些的角度揣度,所谓的瑞幸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或许从根子上就带了“造假冲动”的基因,只要外部条件触发,基因就立时发挥作用,大约陆正耀们也很难有理有据地为自己辩白。这当然也怪不得别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