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规定家暴“目击者”应报案 厚植反家暴土壤
原标题:规定家暴“目击者”应报案,厚植反家暴社会土壤
{image=1}
看到家暴,淡定做吃瓜群众?广东的反家暴立法,要对此亮“红牌”了。
据新京报报道,7月28日,《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修改二稿)》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草案修改二稿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劝阻,对受害人面临人身安全威胁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划重点:“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应当”报案……这意味着,你目睹了家暴现场,你就有义务报案——即便你只是个“路人甲”。
在家暴动辄刺激公众敏感神经,也成了大众关切议题的语境中,此举很难不引发舆论关注:这是首次有地方性法规拟对家暴行为“目击者”的报案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相当于将“强制报告义务主体”进行了扩充。
明确家暴“目击者”应报案,本质上也重申了一点:家暴不是家务事。在家暴面前,任何人都不该做袖手旁观的看客,或者轻易转过身去装作没看见。
这无疑是有的放矢:虽然“家暴不是家务事”在当下渐成社会共识,可这离转化为“路见‘家暴’,出手相助”的广谱性行动自觉,仍有距离。现实中,面对家暴,很多人“嘴上说会制止,身体上却很诚实”——“家事化”判断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总是轻易“劝退”了他们的干预念头。而广东拟立法规定家暴“目击者”应报案,就是对此的矫枉与纠偏。
值得注意的是,把目击者也纳入“强制报告”责任主体之列,是反家暴地方立法层面的“创新”。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单位、个人对正在发生的家暴“有权及时劝阻”,但广东这份草案中的表述口径则是“任何单位和个人”;反家庭暴力法将应当报案的主体限定为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适用情形则是“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这份草案则往前迈出了一大步——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受害人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时都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明确家暴“目击者”应报案,的确是对法律权利义务的调整。这拓宽了人们的义务区间,但无关道义绑架:不论是着眼于反家暴亟须的“社会共治结构”,还是从干预成本、公民道德自觉等角度考虑,要求人们及时介入或举报家暴行为,都谈不上“过分要求”。
当某些肆无忌惮的家暴行为呈现出“外向化”特征时,不只是那些与反家暴反虐待直接相关的受理、跟进和转介人员,目击者也有跟不法行为作斗争的义务。更何况,拍照存证和报案没那么高的现实风险,但To be or not to be,却决定了行善和助恶的朝向,还可能改变受害者的遭遇乃至命运。
要求家暴“目击者”应报案,是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础上的“更进一步”,但这不是将法律泛道德化的乱来,而是拿捏好了“善法”分寸:广东草案修订也是在研判基础上,将“有权”报案修改为了“应当”报案,并非想当然。
颇耐人寻味的是,在出台落实《反家庭暴力法》的地方性法规方面,已有山东、湖北、湖南、贵州、内蒙古、新疆等6地出台地方法规,多地将制定本省反家暴实施办法列入了立法计划。这些地方法规亮点纷呈,如有的地方明确家暴受害者也包括男方,有的地方明确了违反家暴告诫制度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广东的相关立法过程中更是亮点迭出:拟明确“冻饿、禁闭、性侵未成年人,都算家暴” “未成年人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将网络散布家人隐私等纳入家暴范畴”“不得以‘维持家庭关系’为由劝阻报案”等,都曾引发热议,也收获了正向的舆论反馈。
说到底,反家暴地方立法,家暴防治网络织得越牢越好——只要严守法治框架,多些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础上的“更进一步”也无妨;对于其他地方立法中的好举措,各地也宜见贤思齐、善于对标。像明确路人“见家暴得管”,就颇具范本价值,可资各地借鉴。
责任编辑:武晓东
石家庄开通41条医务人员免费公交通勤班线
据河北省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消息,为保障医务人员上下班乘车,石家庄市交通运输部门与当地8所医院沟通,根据各医院人员出行需求,开通了41条医务人员免费公交通勤班线,投入了55部公交车,可解决1200余名医护人员的通勤需求,公交班线车辆自15日晚间开始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责任编辑:张申0001重磅!证监会副主席换人!53岁的他接棒
{image=1}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作者丨杨坪在领航深交所五年后,王建军重返证监会。10月25日,据国务院官网显示,证监会高层人士再现变动,原副主席阎庆民正式退休,同日,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建军接任阎庆民成为证监会四位副主席之一。现年53岁的王建军,成为证监会高层领导中最年轻的一位。时隔5年重回证监会0000秋冬是否会出现第二波疫情?张文宏这样说
张文宏:当前,很多国家的疫情还在快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复工复产,疫情控制不太好的国家,其整体的发病人数很难控制下来,特别到了秋冬季,疫情就可能反弹。不过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我国应对疫情的体系非常完整,已为防范疫情输入做好了准备。{image=1}责任编辑:张申0000被指扰乱外汇交易秩序,一中国留学生在韩被判6个月
据韩国司法界29日消息,因涉嫌违反《外汇交易法》被控告的中国留学生王某24日在大田地方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2年。据韩联社消息称,2017年,王某应一名中国兑换商的要求,将该兑换商汇款的韩币兑换成人民币后再汇至中国。王某于2017年6月至12月共58次非法兑换并收取手续费,兑换总额达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