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龙马资本:国内光伏行业将迎抢装潮 未来还将维持较高增速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龙马研究】光伏行业投资机会扫描
张若今 中财龙马资本
近些年,全球范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中光伏占比超过风电等位居首位,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长率也明显快于风电等清洁能源,因此光伏行业未来还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全球范围内的光伏补贴正在退坡,2020年作为中国最后的光伏补贴之年,国内光伏市场将迎来“终极抢装”。我国光伏产业经历政府高额补贴,美国及欧洲“双反”,国内“5.31光伏新政”等事件影响,十年来光伏装机量虽然节节攀升,但目前也面临着国内电力需求增速放缓、产能扩张过快、海外市场高额征税等问题影响。
本文通过梳理光伏全产业链,并深入研究光伏设备、硅料、硅片、电池片浆料、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光伏辅材等细分行业,探讨各细分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龙头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情况,力求挖掘细分行业内潜在的投资标的。
此外,本文还将重点分析分布式光伏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并通过对比光伏与风电的经济性,说明未来风电在度电成本上面的优势将很快被光伏取代,光伏将凭借多项成本优势在未来凸显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目录
一、全球电力生产结构
二、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光伏装机量稳步增长
2、亚洲、欧洲、北美光伏发电装机量增长迅速
3、全球主要国家光伏新增装机量
4、光伏产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5、2020-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展望
三、主要国家光伏发展概况及补贴情况
1、美国:全球新增及累计光伏装机量位居第二位
2、西班牙:欧盟新增光伏装机量最多的国家
3、德国:补贴退坡导致新增装机量增速放缓
4、英国:进入无补贴时代,光伏发展缓慢
5、日本:补贴价格下调,装机量不断下滑
四、我国光伏补贴政策的演变
1、补贴政策起源
2、光伏补贴政策调整情况
3、2020年光伏补贴政策
4、光伏补贴资金来源
5、光伏补贴出路----平价上网
6、平价上网对光伏行业影响
五、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1、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
2、我国光伏装机量情况
3、我国光伏发电占比不高
4、光伏消纳能力提升促进行业继续增长
5、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清洁能源可以满足用电量增长
6、我国光伏产能过剩之忧
7、我国光伏出口面临的“双反”风险
8、中国2020-2021年光伏装机量展望
六、光伏产业链概况
1、光伏产业链六大环节
2、光伏产业链划分
七、光伏设备
1、设备端赚取现金能力较强,国产化比例较高
2、多晶硅还原炉:受益于国内硅料扩产
3、硅棒/硅片设备环节:单晶炉价值量大,受益下游单晶硅片扩产
4、电池片设备:短期受益PERC扩产,中长期看HJT量产化进程
5、组件设备:主要为自动化生产线,已全部国产化
八、硅料
1、位于产业链最上游,技术壁垒高
2、硅料进口依赖度逐年降低
3、硅料价格下滑明显
4、全球多晶硅产业竞争格局
九、硅片
1、单晶硅VS多晶硅
2、单晶硅市场占比不断增大
3、单晶代表企业----隆基股份
十、电池片浆料
1、电池片浆料耗量持续下降
2、浆料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3、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内企业整体利润较低
4、上下游市场对浆料及其配套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正面银浆代表企业----帝科股份
十一、光伏电池组件
1、光伏平价上网依赖于光伏组件成本下降
2、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呈现价跌量增
3、组件产能持续扩张
4、组件封装新技术不断涌现
5、光伏电池代表公司----通威股份
6、光伏组件代表企业---中利集团
7、光伏电池组件公司投资机会
十二、光伏核心部件----逆变器
1、定义
2、光伏逆变器分类
3、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态势
4、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趋势
5、逆变器代表企业----阳光电源
十三、光伏辅材
1、光伏辅材在光伏组件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2、辅材在组件成本中的比例不断提升
3、辅材环节行业格局较集中,厂商对产品价格的话语权较为强
4、光伏玻璃代表企业----福莱特
十四、光伏行业发展趋势----分布式
1、全球分布式光伏概况
2、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
3、分布式光伏代表企业----芯能科技
十五、光伏与风电经济性对比
1、过往风电经济性优于光伏
2、未来光伏经济性将优于风电
十六、结论
一、全球电力生产结构
根据《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2019》的报告,2018年电力产量比2017年增加3.7%。中国是世界上电力生产最多的而且是增幅最大的国家,2018年发电量达7111.8TWh,比2017年增加了7.7%,占世界总量的26.7%;美国有所增加,2018年发电量为4460.8TWh,比去年增加了3.7%,占全球总量的16.8%。
{image=1}
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继续增长,全球安装了181GW,略高于2017年的新增量,总装机容量增长超过8%,全球可再生能源总容量约为2378GW。2018年底增加约100GW太阳能光伏,占新可再生能源的55%。其次是新增风力发电(28%)和水力发电(11%)。连续第四年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了化石燃料的净安装量和核容量之和。
从发电结构来看,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持续增长,2011年-2017年占比从20.3%增长至26.5%,2018年小幅回落至26.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力发电量下降。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持续快速增长,从2013年的0.7%增长至2018年的2.4%,在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3.17%增长至2018年的9.16%。
{image=2}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发布了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为176GW。2019年,光伏装机量97.5GW,风电装机59GW,水电装机12GW,生物质能装机量为6GW,地热能装机量为0.6GW,其中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占可再生能源新增量的90%左右。
{image=3}
二、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光伏装机量稳步增长
2010年至201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持续稳步增长,从2010年40.27GW增长到2019年580.15GW,近三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增长率分别为33.93%、25.93%、20.10%。亚洲市场增长最快,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98GW,其中60%位于亚洲。中国2019年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了209.22GW,占整个亚洲光伏发电装机量的62.47%。
{image=4}
2、亚洲、欧洲、北美光伏发电装机量增长迅速
从光伏发电装机的主要地区来看,亚洲、欧洲、北美洲是光伏发电装机的主力市场。截至2019年底,亚洲市场光伏发电装机330.13GW,欧洲为138.27GW,北美洲为68.28GW,2019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分别为55.86GW、19.06GW、11.21GW。而在2010年时,亚洲、欧洲、北美洲光伏发电装机分别为5.50GW、30.12GW、3.16GW。由此可见,在光伏发电领域欧洲起步早,发育良好,增长稳定;亚洲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增长迅速,2017年亚洲超越欧洲成为光伏发电第一大市场,而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如今光伏发电装机量已是欧洲的两倍有余;北美洲起步较晚,但同样增长迅速,现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发电市场。
{image=5}
在整个光伏发电市场中,亚洲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地区,亚洲地区的光伏发电相对于欧洲市场起步较晚,但其增长迅速,2017年以前一度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在2013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5.83%的增长率。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98GW,其中60%位于亚洲。而位于亚洲的中国2019年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了209.22GW,占整个亚洲光伏发电装机量的62.47%,2019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更是达到了31.47GW。
{image=6}
3、全球主要国家光伏新增装机量
2019年全球前十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越南、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乌克兰、韩国。前十国家新增装机占比达到73%,较2018年有所下降。
{image=7}
中国光伏市场连续第二年收缩,从2017年的53.0GW,到2018年的43.4GW,到2019年的30.1GW。然而,在累计装机量方面,中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累计装机容量为204.7GW,几乎占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市场以外,全球光伏市场从2018年的58.8GW增长至2019年的84.9GW,同比增长44%。
欧盟的装机容量接近16GW,欧洲其他国家大约增加了5GW。2019年欧洲市场新增装机最大的是西班牙(4.4GW),其次是德国(3.9GW)、乌克兰(3.5GW)、荷兰(2.4GW)和法国(0.9GW)。
美国市场排名第二,2019年光伏新增装机13.3GW,大型地面电站约占新增装置的60%。第三位印度,2019年装机略有下降达9.9GW,其中分布式和离网装机容量约为1.1GW。日本排名第四,年装机容量为7GW。
在前10国家中,有6个为亚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越南、澳大利亚和韩国)、3个欧洲国家(西班牙、德国和乌克兰)和1个美洲国家(美国)。
2019年的前10大光伏市场装机量最低门槛均突破3GW,而2018年为1.5GW。GW级市场2019年至少有18个,比2018年增加了8个。
4、光伏产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体来看,全球光伏市场前景乐观,且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的呼声和共识,全球目前已经有146个国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一些知名跨国企业已经实现或制定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目标。
2018年底欧盟委员会制定“欧盟2050战略性长期愿景”,基于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0%的规划上,力图在2050年实现净碳排放量为零、能耗水平达到2005年的一半、电力在终端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增加一倍的目标。其中,欧盟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定为占比达到32%,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100%。随后,欧盟各成员国在纷纷发布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响应号召。
{image=8}
5、2020-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展望
根据国际太阳能光伏协会的分析,受COVID-19影响,2020装机容量预计将减少4%,至112GW。可再生能源作为后Covid时代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明年的装机容量有望猛增34%,达到150GW。到2022年,将会新增168GW装机量,全球的太阳能发电量将超过1TW的门槛。
{image=9}
根据PVInfolink/HIS2020_Jun公布的预测结果,全球市场2020年Q3起逐步恢复。
分季度来看,受COVID-19影响,2020Q1,全球光伏装机量环比下降53%,同比下降30%。
2020Q2:中国市场需求从5月起已逐步恢复。尽管印度继续受到劳动力、运输和安装限制的特别影响,但欧洲和美洲的需求受到Covid-19危机的影响小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预测。
2020Q3:中国内地的需求将会增长,但许多国际市场仍将受到COVD-19相关措施的影响。今年7月,印度的建筑将受到季风的进一步限制。经济和金融的不安全因素将继续降低对投资者对于商业系统的投资兴趣。
2020Q4:这将是需求量最大的季度,但由于经济危机和投资者的短期优先考虑,仍存在一些风险。所有主要市场都延长了安装期限或延长了适用性,以弥补COVID-19带来的延迟,也导致了工程建设从2020年上半年推迟到2020年下半年,或将推迟到2021年。
{image=10}
分国家来看,据IEA预测,欧盟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将下降三分之一,其中光伏发电将下降50%。
西班牙:西班牙政策激励的尺度最大,2020年推出2050年零碳排放的长期目标目标,目前已成为海外最热的光伏市场之一,仅5月解封之后的1个月便已启动7个光伏项目,根据西班牙政府设定的光伏装机目标,2020年为8.4GW、2025年将达到23.4GW、2030年会实现37GW。
瑞士:瑞士于2020年4月出台了3.76亿瑞士法郎的补贴计划,用于住宅和商业屋顶太阳能补贴计划;
德国:德国于日前正式取消了52GW光伏装机的补贴上限,德国光伏产业协会表示,在即将出台的EEG修正案中,光伏的年增长目标应该从目前的2.5GW提高到至少10GW;
荷兰:荷兰经济事务和气候政策部将SDE+大型可再生能源激励计划的总预算从20亿欧元增至40亿欧元;
葡萄牙:葡萄牙政府2020能源目标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59.6%,正在推进一个700MW包含储能的开再生能源项目竞价,以及开放250MW综合能源项目审批,包含风能,光伏浮体,水利和光伏。此外,还要在2020年结束前让700MW光伏项目实现并网运行达成1.5GW光伏装机量目标。
法国:法国发布国家能源计划(ppe),到2023年要实现20.1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2028年实现44GW,日前,法国生态转型部部长ElisabethBorne宣布,近期招标分配了288个光伏和风能项目,253个为太阳能项目。其中,约有88个大型光伏项目,总装机量为649MW。
意大利:意大利政府已通过《经济刺激措施重新启动法令》,共划拨550亿欧元(6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专项津贴,其中,面向建筑翻新项目的“节能补贴”将从65%增至110%,而对于此类翻新项目附带的光伏装置和储能系统,支持力度将从成本的50%大幅提高到110%。
日本:日本则正是进入FIT时代,FIT修正案通过,不过,原本今年将会是历史遗留项目的最后一年,但部分项目或受疫情影响,会推迟到明年并网。
印度:整个一季度,印度的太阳能产品进口暴跌了77%,二季度虽然逐步复工复产,但据印度可再生能源咨询公司Bridgeto India董事总经理Vinay Rustagi所说,由于劳动力缺乏、物流受阻等情况严重,四月几乎没有新增装机,5月安装量仅176MW,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根据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与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麦肯齐的最新报告,今年美国太阳能行业将新增装机容量18GW,比疫情之前的预测仅少了9%。
总体来看,海外市场中,欧洲市场前景乐观可期,部分国家如法、德、西班牙或将迎来爆发,日本需求延后,农光互补和漂浮式电站需求旺盛,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印度、美国这两大疫情震中市场需求并不明朗,且关税风险较高。
三、主要国家光伏发展概况及补贴情况
1、美国:全球新增及累计光伏装机量位居第二位
2019年,美国太阳能新增装机量占美国能源新增装机总量的近40%,是该行业历年以来最大份额。2019年,美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3GW,比2018年增长了23%,其中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创纪录达到2.8GW。目前美国累计光伏装机已经达到77.7GW。
{image=11}
Wood Mackenzie预测,2020年的年增长率为47%,预计装机量将达到20GW,在投资税收抵免到期之前,2021年年装机量在20.4GW,未来五年,美国光伏总装机容量将翻一番以上。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屋顶太阳能和四分之一的非住宅太阳能将配备储能。
{image=11}
2010年至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贴从88美分/瓦时降至67美分/千瓦时;2016年再降至10美分/千瓦时。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的扩大,美国联邦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总额大幅度增长,从2010年的86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32亿美元。美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主要有“投资税赋减免”(ITC,减免投资者设备成本30%的税赋)和“产品税赋抵免”(PTC,每使用一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可获得0.022美元的税赋抵免)两种形式。2015年12月,美国国会决议将原定2016年底结束的太阳能投资减税优惠(ITC)延长5年,直至2021年底。
根据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资助计划(SETO2020),美能源部将投资1.255亿美元用于推进太阳能技术研发,以期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在此基础上,资助计划还将重点关注太阳能和储能技术的结合、电网安全保护、太阳能微电网、农业光伏等多个领域,致力于解决当前美国光伏行业面临的新兴挑战。
2019年底,美国光伏行业协会对于税收减免(ITC)延期的请求刚刚被驳回,自2020年1月1日起,税收减免额度将从此前的30%下调至26%,美国太阳能行业将因此承受更高的税赋。
2、西班牙:欧盟新增光伏装机量最多的国家
坐拥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是欧洲光照资源最好的地区,2019年西班牙新增装机量4.7GW,成为欧盟地区新增装机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9年,西班牙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为11.83GW。据2017年全年数据统计,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为33.7%,其中光热发电占比2.2%,光伏发电占比3.2%;风力发电占比最高,为19.2%;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分别7.3%和1.5%。
西班牙在2013年取消了按千瓦时支付电价补贴的做法,采用市场交易模式代替上网电价,光伏电站在没有国家补贴情况下,通过现货市场售电或者签署5-15年的购电协议(PPA)实现电站运维盈利。
西班牙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提高到120GW,且主要来自风电和光伏。计划到202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8.409GW。2030年,西班牙74%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需求的41%。到205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50-60GW。此外,西班牙还计划将储能项目增加至6GW。
3、德国:补贴退坡导致新增装机量增速放缓
德国是最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在2000年,德国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案(EEG),通过高额的补贴来推动德国光伏的发展。良好的政策让德国在2001年-2013年这十几年间光伏装机量达到35.7GW。2012年左右,德国就实现了平价上网。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非常多。大量光伏装机加重了民众的用电负担。2000-2013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从每度电0.20欧分提高到了5.28欧分,占居民电价比例从1.4%提高到18.5%。2019年德国的电力可再生附加费现在已经突破了6欧分/千瓦时。也就是说,德国的电力用户每用1千瓦时的电力,需要支付6欧分/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默克尔政府自2013年以来不得不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电价竞标机制的实行,取代固定补贴电价,以抑制不断上涨的终端电价。由于终端电价上涨幅度被抑制,打击了光伏投资热情。
2010-2013年间,德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达到7GW。然而在2015年,德国光伏新增装机仅为1.3GW左右。
{image=13}
这里包含了很多的原因。例如,德国实现平价上网之后补贴政策无法停止,不存在百分之百自用电,剩下光伏发的电40%还是要卖给电网,所以补贴政策还是必须要执行,而继续执行还是一样,靠消费者继续买单。同时,电网的负荷很大,德国可再生能源有些时段夏天的发电高峰(金麒麟分析师)会达到80%,有的时候会实现100%,它对电网的压力非常大,也挤压了传统能源的利益,传统能源不能关闭,还是要维持平常的负载。可再生能源又在挤压传统能源的利益。另外电价涨得太快了,每个月消费者缴的电费非常多,抗议的增多使得德国光伏在平价上网后增长缓慢。
2018年,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光伏市场,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2.96GW,达到5年来最高水平。2019年德国新增装机量3.94GW,德国累计光伏发电量在2019年底达到49.78GW,但这距离政府52GW太阳能补贴上限仍有2.2GW的较小差距。
4、英国:进入无补贴时代,光伏发展缓慢
截至2019年底,英国累计光伏发电容量达到13.35GW。统计数据还显示,2019年可能是英国自2010年以来太阳能产业发展最慢的一年。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BEIS)在其月度光伏发电部署统计中报告,去年仅有233.4MW的新增太阳能发电量并入电网。这一结果显著低于2018年记录的297.1MW并网装机容量。而2017年和2016年,年度新增发电量分别达到949.3MW和2.18GW。
英国的上网电价和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于2019年3月31日结束,英国正式进入无补贴时代。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公布了一项“智能并网保障”新政策以取代上网电价政策。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详细说明了保障政策的实际运作方式,规定所有大型能源供应商必须为小型光伏电站的并网发电付费。保障政策规定,所有大型能源供应商(定义为拥有超过25万名客户的能源供应商)需为光伏电站的每千瓦时并网发电付费。英国政府计划将定价权留给这些供应商。但是,所有上网电价必须大于零。在采用负价格模式时,供应商没有向消费者收费以收回成本的资格。大型供应商们将被迫提供至少一种上网电价,但是它们可以确定合同的期限。小型供应商将自愿加入该机制,但适用与大型供应商一致的运营要求。
5、日本:补贴价格下调,装机量不断下滑
日本光伏市场的高峰期是2015年,新增容量达到10.8GW。这个数字从2015年起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日本新增光伏装机量7GW,累计装机量63GW,位居全球第三位。
{image=11}
经历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政府和民众开始更加重视发展光伏等安全的清洁能源,减少对核能的依赖。2012财年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通过“支持引进住宅光伏系统的补贴措施”、“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贴政策(FIT)”以及“引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作为部分恢复措施的补贴计划”等支撑项目或措施来推动光伏电站在家用住宅和工商企业屋顶的普及。同时,日本政府对太阳能补贴价格连续下调,相关企业破产案例持续增加。从而令那些以2011年“3.11”日本东北部大地震为契机、抢入太阳能产业的企业相继退出市场,甚至连行业头部企业也都开始变卖光伏资产减负。
{image=11}
2018年7月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最新制定的“第5次能源基本计划”,要在2030年实现把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提高到22%-24%的目标,其中光伏发电做为日本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约占总体比7%左右。
2019年日本计划对小型商用太阳能系统削减22%补贴。具体而言,日本经济产业省提议将日本的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削减量提高到另一个临界点,即对小型商业光伏电站支付的FiT从18日元/千瓦时(0.165美元)减少到14日元。同时,对于容量超过2兆瓦的项目FiT(上网电价补贴)削减政策也将在2019下半年生效。
四、我国光伏补贴政策的演变
1、补贴政策起源
2009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以及光伏电站特许招标,由此揭开了国内光伏发展的大幕。2012年由于美国、欧洲针对中国启动双反,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光伏应用的扶持力度,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等措施。
2013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发〔2013〕2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首次明确了: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光伏补贴的来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同年,201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发改价格〔2013〕163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电价补贴标准,期限原则上为20年。
2、光伏补贴政策调整情况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光伏设备价格也随着大幅下降,光伏电站的标杆电价随之下降,而度电补贴电价一直维持在0.42元/KWh长达五年。
{image=11}
直到2018年,度电补贴出现了首次下降,由原来的0.42元/KWh,调整到后来的0.37元/KWh(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保持不变)。随着,531新政的公布,光伏补贴政策迎来了新一轮调整。
{image=11}
{image=11}
2019年4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政策核心是竞价:除扶贫和户用分布式电站外,所有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均参与竞价。
(1)集中式: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竞价补贴
新政正式实施之后,集中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分别为:Ⅰ类地区0.4元/千瓦时、Ⅱ类地区0.45元/千瓦时、Ⅲ类地区0.55元/千瓦时。同比下降均超过20%。去年5月31日,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和0.7元。
指导价下,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能超过指导价。市场竞争方式确定的价格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结算;高出部分由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
(2)分布式:工商业每度补贴上限0.1元,户用补贴每度0.18元
此次光伏新政,除扶贫和户用分布式电站外,所有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均参与竞价。
工商业分布式方面,纳入2019年财政补贴规模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1元;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执行。能源主管部门统一实行市场竞争方式配置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且补贴标准不得超过每千瓦时0.1元。
户用分布式方面,纳入2019年财政补贴规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和“全额上网”模式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18元。
2019年5月3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附件《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该通知以竞争性方法来对需要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除光伏扶贫、户用光伏外)进行配置并参加全国统一电价排序,这是史上首次。
(3)户用单独管理,7.5亿元折合3.5GW规模,一个月缓冲期
文件发布前建成并网但未纳入国家补贴范围的,可按规定向所在地电网企业申报,经当地备案机关和电网企业联合审核、确认后纳入2019年财政补贴规模,补贴金额按2019年价格政策(0.18元/千瓦时)全电量补贴。(即对以往已并网但因种种原因未纳入补贴范围的所有户用光伏项目的一个“兜底”政策)。
每月15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布上一个月的户用装机量;当公布的上月累计装机量超过当年规模总量后,当月最后一天为享受国家补贴的户用光伏装机截止日(即一个月缓冲期)。
(4)存量项目做好新老衔接
列入以往国家建设规模,已开工但未并网的光伏项目,2019年底前要全容量并网,否则不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列入以往国家建设规模,未开工的项目,2020年底需全容量并网。对因红色预警不具备建设条件以及国家另有规定情形的,可以适当放宽建设期限。
3、2020年光伏补贴政策
2020年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及国家发改委下发了《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2020年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10亿元用于补贴竞价项目,预计对应工商业分布式和集中式地面电站装机规模约20GW和户用项目约6.5GW。具体的电价补贴为户用0.08元,比2019年补贴下降0.1元,工商业5分同比下降50%,地面电站指导电价iii-i类资源区分别为0.49元、0.4元、0.35元。相较于2019年的30亿总补贴金额,2020年的光伏项目在补贴总额上缩减了一半。
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将推动光伏发电装机2020年达到2.4亿千瓦左右,即2020年新增光伏装机量35.7GW。
{image=19}
4、光伏补贴资金来源
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法律规定从销售电价中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光伏补贴的来源就是这个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2007年我国正式开始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初始征收标准为0.2分/kWh,根据当年全国用电情况,理论可征收金额56亿元。而随着国家大力扶持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补贴资金开始出现缺口。
{image=11}
2016年1月,可再生能源附加金额上调至1.9分/kWh,理论可征收金额950亿元。但实际征收金额并未达到理论计算金额,主要源于各地自备电厂巨大的发电量,并未足额缴纳可再能能源附加。同时,由于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的快速下降导致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快速上升,光伏电站装机量增长迅猛,导致补贴资金缺口不断被拉大。
{image=11}
根据光伏行业资深专家王淑娟分析:存量光伏项目的补贴缺口已经达到1400亿元,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亿元以上。
5、光伏补贴出路----平价上网
2019年5月23日,发改委公布首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共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向国家能源局报送了2019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本次名单公布共公布了250家项目试点,总装机规模20.76GW,其中光伏14.78GW、风电4.51GW、分布式交易试点1.47GW。
通知指出,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所属有关省级电网企业按照平价上网项目有关政策要求,认真落实电网企业接网工程建设责任,确保平价上网项目优先发电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按项目核准(备案)时国家规定的当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与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单位签订长期固定电价购售电合同(不少于20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我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实现路径,大致分三步走:2017-2018年是示范阶段,2019-2020年是规模推广阶段,在“十四五”初期将进入全面平价阶段,“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将具备全面平价或者大部分平价的条件。2020年是光伏电站平价从示范趋向市场化的关键阶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实现全面平价上网,今年是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承上启下之年,项目的有序申报、合理设计及按时开工,将对实现行业从竞价到平价的平稳过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6、平价上网对光伏行业影响
(1)行业从周期性向成长性转变
在“平价上网”实现前后,产业传导路径大不相同。平价前,光伏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周期性,即政策影响需求,进而影响价格,政策再根据价格作出相应调整。由于光伏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不可避免存在滞后,导致产业周期性明显。
平价之后,光伏行业从政策驱动有望转变为市场驱动,市场化竞争更加明显,产品价格与需求互相影响。目前全球光伏平均渗透率仅为2.2%,未来提升空间巨大,行业成长属性较为明显。
{image=11}
(2)促进光伏行业降本提效
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本提效,使光伏发电的性能价格比能够优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方式。更重要的是,整个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也取决于光伏发电的性能价格比是否能够快速地下降到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光伏产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但包括传统的化石能源,而且包括其他的可再生能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整个光伏产业的80%以上,从技术角度讲,目前降低成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减少硅用量。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从多晶硅、硅片、晶硅电池、组件,可以通过工艺优化和技术进步提升效率,不断促进光伏产业实现“平价上网”。
{image=11}
(3)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
光伏行业竞争者的实力主要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影响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从规模上讲,若不具备上述四种能力,即使较大规模的光伏企业在目前的行业格局中也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光伏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企业产能规模小将难以分摊研发和投资成本,并且在采购、营销业务方面缺乏议价能力,因此小规模的光伏企业也因为不能获得竞争优势而难以为继。另外,垂直一体化布局对资金要求更加严格。光伏行业全产业链竞争能力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工艺落后、成本高企、偿债能力较弱的企业面临整合风险,少数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优势、能够获得较好经营现金流的企业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image=11}
(4)促进光伏组件质量的提升
组件价格应该是影响度电成本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王勃华秘书长曾预期,2022年光伏组件成本可降低至1元/瓦。然而,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一些项目的组件报价已跌破1.5元/瓦大关,直逼1.0元时代。
组件价格急速下降,让光伏行业向平价上网更迈进了一步,但过快的下降速度让不少人对组件的质量提出了担忧。如果一家企业的中标价格过低,显然这批产品无法使用高质量的材料。过往的不少实例表明,当组件企业因价格竞争不得不降低成本时,低质量组件产品大比例出现的风险亦随之加大。
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组件寿命越长,项目收益越高。延长组件寿命,可帮助更多的地区实现平价上网,实际上是加速了平价上网的进程。如果牺牲了可靠性,度电成本反而会更高,甚至出现项目亏损。
(5)光伏行业将开启“光伏+储能”新模式
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不连续的特性,发电量和电能质量受天气影响因素大,规模化发展后的电网消纳等问题,都是光伏发电相对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劣势,并且电力系统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储能的价值将会得到充分体现,它既可以平抑发电波动、改善电能质量、存储余电、解决消纳问题,又可以提升电网调度的灵活性。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有望开启“光伏+储能”市场发展的新征程。
五、我国光伏产业发展
1、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
2008-2018十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由“两头在外”发展成为“掌握全产业链核心工艺和设备”,这将为下一个黄金十年期的开启奠定基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34.2万吨,同比增长32%;硅片产量约为134.6GW,同比增长25.7%;电池片产量约为108.6GW,同比增长27.8%;组件产量达到98.6GW,同比增长17%,并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硅片产量中单晶硅片的产量已经达到65%。目前全球前十大硅片厂均在大陆,电池片厂及组件厂均是8家企业进入世界前10位。
{image=25}
2、我国光伏装机量情况
中国国家能源局(NEA)发布201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11万千瓦,同比下降31.6%,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1791万千瓦,同比减少22.9%;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220万千瓦,同比增长41.3%。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0430万千瓦,同比增长17.3%,其中集中式光伏14167万千瓦,同比增长14.5%;分布式光伏6263万千瓦,同比增长24.2%。
2013-2019年,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2013-2017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2017年,我国光伏行业新增装机总量为52.8GW,为历年最高值,2018-2019年,受政策影响,光伏行业新装机量骤减,2019年光伏行业新增装机总量为30.11GW,较上年下降31.65%。
{image=11}
地区分布看,华北地区新增装机858万千瓦,同比下降24.0%,占全国的28.5%;东北地区新增装机153万千瓦,同比下降60.3%,占全国的5.1%;华东地区新增装机531万千瓦,同比下降50.1%,占全国的17.5%;华中地区新增装机348万千瓦,同比下降47.6%,占全国的11.6%;西北地区新增装机649万千瓦,同比下降1.7%,占全国的21.6%;华南地区新增装机472万千瓦,同比下降5.1%,占全国的15.7%。
{image=11}
2019年新增数据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光伏人注意:
(1)贵州成为2019年光伏装机量最大的省份,达到3.4GW,遥遥领先其他省份。
(2)传统的光伏电站装机量大省山东、河南全面降温。山东地面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仅有290兆瓦,而河南省地面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竟然为零。全国更有8个省市光伏电站装机量不足40兆瓦。
(3)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山东、浙江、河北、江苏装机量均超过1GW。
{image=11}
3、我国光伏发电占比不高
201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年约为8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全国占比约为1.32%。
2018年中美各类型发电量占比
{image=11}
{image=11}
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量达224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0%,2019年风光合计发电量占比仅为8.5%。
4、光伏消纳能力提升促进行业继续增长
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量达2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光伏利用小时数1169小时,同比增长54小时。全国弃光率降至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弃光电量46亿千瓦时。
从重点区域看,光伏消纳问题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其弃光电量占全国的87%,弃光率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5.9%。华北、东北、华南地区弃光率分别为0.8%、0.4%、0.2%,华东、华中无弃光。从重点省份看,西藏、新疆、甘肃弃光率分别为24.1%、7.4%、4.0%,同比下降19.5、8.2和5.6个百分点;青海受新能源装机大幅增加、负荷下降等因素影响,弃光率提高至7.2%,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2019年5月20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发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消纳能力的公告》,表示国家电网经营区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消纳能力68.5GW,其中光伏39.05GW、风电29.45GW。此次国网汇总光伏合计消纳空间可达39.05GW,而2019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11GW,若仅以国网给出消纳空间计算(不算入南网五省),则2020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至少增长29.69%,且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或将再次成为全球装机最大、增速最快的单体市场。值得注意的是,39.05GW这仅是国家电网范围内的规模,南方电网5省的消纳能力规模目前还尚未公布,预计其中的广东,贵州规模也将不容小觑,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将值得期待。
国网公开并发布“当年风光消纳能力空间”系历史首次,电网是电力能源的“血管”,其对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公布新能源消纳空间代表着国网集团已将“长期为中国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为中国新能源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的思想嵌入国网整体的高层建筑。
5、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清洁能源可以满足用电量增长
2020年6月1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报告指出,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部分省级电网在局部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火电1189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煤电1040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气电9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核电48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1%;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1%。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光伏发电量增速最快。
在2020年政府提出的“新基建”七大领域中,直接涉及电力行业的业务有特高压和充电桩。另外,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等也与电力有一定关联。加之传统电源和电网投资,电力投资未来五年将呈现快速反弹,驶入发展快车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给中国短期和中期的电力需求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一方面,疫情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引致电力需求增长放缓;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进“新基建”,又要求稳定电力投资规模,推动经济复苏。
{image=11}
今年1-4月,制造业、服务业用电量分别下降6.5%、8.1%,降幅较明显;疫情对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影响更为显著,1-4月,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降低7.0个百分点。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胡兆光预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已在4月实现了正增长,随着疫情形势好转,5月会进一步回升,6月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预计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左右。中电联日前发布的《2020年1-5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全社会用电量降幅继续收窄。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71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其中,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9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处长张卫东表示,由于疫情直接和间接冲击,叠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对“十四五”中国用电需求增长不能过于乐观。“预计‘十四五’中国年均用电量增速在3%-4%,与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4.4%的增速基本变化不大。我国每年新增清洁电力可满足3%-4%的年增电力需求,用电消费需求侧资源可满足0.5%以上。“换言之,无需新增煤电足以保障‘十四五’新增电力需求,部分存量煤电甚至有望被清洁电力和需求侧资源替代。”
6、我国光伏产能过剩之忧
2018年来,随着政府对光伏补贴政策的退坡,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虽然出现连续两年下滑,但是光伏累计装机量则连年增长,2018年和2019年累计装机量增速分别为34.2%和17.1%。另一方面,我国光伏并网容量虽然每年增长,但是依旧赶不上光伏累计装机量的增长。2018年和2019年光伏并网容量增速分别为23.11%和14.4%,累计装机量与并网容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已经从2017年1.23倍增加到2019年的1.44倍。
{image=11}
进入2020年以来,光伏企业纷纷进行大规模扩产,其中晶科投资350亿,隆基投资287.85亿,东方日升286亿,通威投资235亿,晶澳投资123.3亿,五家投资合计1282.15亿,占总投资2155.87亿的中59.47%。在下述投资清单中,投资总额近2156亿元,组件产能扩产幅度最大,各组件企业扩产投资总额达1074.33亿(有企业投资电池和组件的总额未分别列出),占总投资超过一半。仅扩产的组件总产能就已经超过220GW,再加上现有产能,组件产能更高。
{image=33}
{image=34}
{image=35}
在当前整个光伏市场景气比较高的情况下,可能某个环节产品超过24个月价格不变。但当外部环境变化时,类似2018年“531”政策出台的环境,全产业链价格会出现雪崩式下降,一定会出现从上到下的大洗牌,进行全产业链重塑,届时会有大而不强的企业倒下,甚至出局,正如光伏十几年来不断上演的“光伏魔咒”,将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由于预期中国社会用电量需求增速将维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我国新建光伏产能的很大一部分将用来出口,因此外部环境的影响将对今后我国光伏产能的消纳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7、我国光伏出口面临的“双反”风险
2011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受到来自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双反及贸易保障措施的打击。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的出口额为358.21亿美元,其中对欧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6.95%,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共占比达到63%。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为298.5亿美元,由于受贸易摩擦的影响,出口额同比下降了35%。
{image=36}
为应对美国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与反补贴,我国光伏企业减少了对美出口并积极开拓全球其他市场,对美国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具体如下:
{image=37}
由上图可见,我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2017年1-11月对美国的出口占比仅为4.81%,占比较低,后续的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光伏行业影响有限。
2015年8月,欧盟对中国光伏玻璃反倾销案件做出最终裁决,对中国光伏玻璃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欧盟对中国的太阳能板收取64.9%的反倾(销)税和11.5%的反(补)贴税。
2018年8月31日,欧盟委员会出人意料的宣布,决定在9月3日午夜结束欧盟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双反”措施。除此之外,欧盟还附加了友好条件——只要中国的太阳能产品不低于“最低价格标准”,就可以享受欧盟的零(关)税待遇。
2018年7月30日,印度宣布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原文定义:不管是否组装在组件或面板中)征收第一年25%的反倾销税,第二年上半年降至20%,下半年降至15%。
2020年7月1日,印度电力部出台新规,要求印度企业从中国进口电力设备和部件将需要得到政府许可,其中也包括光伏制造企业。印度电力部长辛格宣称,“我们已经决定不允许从中国和巴基斯坦进口任何(电力)设备。其中(电力设备)可能存在恶意软件或特洛伊木马,它们可以被远程激活(瘫痪我们的电力系统)。”7月2日,印度铁路公司推出了1GW的铁路沿线地面光伏电站招标,据称中标者可以与招标方签订25年的PPA协议。然而,这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个GW级的光伏招标明确要求,项目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必须是在印度制造。
面对当前美国、印度等海外市场的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根据中国光伏协会CPIA的统计,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开拓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根据中国光伏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创“双反”以来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历史第二高,各环节产品出口量再创新高。
{image=11}
2019年海外光伏新增装机约为85GW,同比增长约37.7%,拉动了海外市场对组件产品的需求。随着中国逆变器厂商出海步伐加速,2019年逆变器出口额、出口量分别为23.4亿美元和52.3GW,同比增长176.7%。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对前十出口市场的光伏产品出口额约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占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66.4%,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亚洲国家有4个,欧洲国家有3个,马来西亚与泰国被挤出前十,荷兰、西班牙挤进前十,且荷兰一跃成为第一出口市场。
{image=11}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对全球的光伏设备供应以及项目建设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海外GW级市场均遭到疫情波及,重点光伏市场光伏发电项目延迟或停止,要求国内延期或暂停订单交付,国际物流、海外市场拓展等贸易业务等均受限。此外,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国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恶化,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口,这都将可能导致2020年中国光伏企业出口额较2019年下滑。
8、中国2020-2021年光伏装机量展望
国家能源局对竞价项目提出要求,若2020年底前逾期未全容量建成并网,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1元/千瓦时;逾期两个季度仍未建成并网则取消项目补贴资格。考虑到今年竞价项目整体补贴强度显著低于去年,延迟并网导致补贴退坡的相对敏感程度更大;同时,今年上半年因为新冠疫情使得需求减少,产业链价格的下降幅度较大,整体盈利能力处于底部,随着下半年海外需求的集中释放,价格继续大幅下行的预期并不强。此外,今年的政策延续了去年的框架且出台较早,投资主体经验更为丰富、准备时间也更为充分;且今年48.5GW的新增消纳空间的前置条件已落实。基于上述情况,2020年国内光伏行业大概率将迎来抢装潮。根据中国光伏业协会的预测,2020年中国新增装机量保守估计30-35GW装机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如果新冠疫情在2020年基本结束,那么2021年对于光伏产业而言仍是强劲的一年,因为2020年并网延迟的项目估计将于2021年完工。如果新冠疫情在2020年底再卷土重来一波,2021年的光伏装机量极有可能是断崖式的下跌。同一时间,国内厂家今年新增的产能会在2021年集中释放,设备开始提折旧,银行贷款开始还本付息,产能的释放和需求的下降相叠加,行业整体将面临一定困难。
六、光伏产业链概况
光伏产业链很长,金属硅-多晶硅-硅片;硅片和银浆加工生产为电池片,PET基膜、氟膜等加工成为背板;背板、电池封装胶膜EVA、电池片、光伏玻璃和焊带等加工成为层压件,在通过组合密封胶、边框、接线盒等生产为组件;EPC通过组件、逆变器、支架、汇流箱、蓄电池等进行施工成为光伏系统。
光伏产业链上各主要公司如下:
{image=11}
1、光伏产业链六大环节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锭(硅块/硅棒)、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六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此外,光伏产业链还包括各个生产环节所需要的光伏设备。
{image=11}
各环节下的成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image=11}
从中可以看出,在生产环节中,占比最高的是金属硅、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其次是折旧和人工。
2、光伏产业链划分
(1)上游:硅料硅片
上游的硅提纯部分由于具备规模经济,技术和资金密度高,因此形成了完全或者寡头垄断,目前国内企业在这个环节话语权仍低,我国40%左右的硅料仍然需要进口,特别是芯片等行业所需高纯度硅料。
(2)中游: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
产业链中部的制造加工属性明显,包括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环节,这是国内制造业的优势环节,在这一领域的企业众多;其中电池片是中游的核心环节,也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3)下游:光伏发电系统
产业链最下游即为光伏电站的系统集成,包括电站的建设与运营维护。
{image=43}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七、光伏设备
1、设备端赚取现金能力较强,国产化比例较高
过去数年间,通过产业链进口设备国产化、产能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产能转移至低成本地区等手段,光伏装机成本有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光伏行业在降本的路线上已经接近极限,未来发展方向是增效。光伏行业本质是一代技术、一代工艺、一代设备,其中设备是核心瓶颈环节。
光伏设备行业在光伏产业链中赚取现金能力较强:光伏行业更新迭代速度很快,一般硅片、电池片、组件生产线的建设时预定的投资回收期仅为3年左右。下游虽然有赚取现金的能力,但必须进行大额固定资产投资,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综合整条产业链来看,设备端公司赚取现金能力相对较强。
光伏设备环节:从上游的多晶硅料开始,到光伏组件,对应核心的设备分别为多晶硅还原炉、单晶硅直拉炉、切片机/截断机、电池片设备、组件自动化设备。
从价值含量上,多晶硅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3亿元/GW,单晶硅棒/锭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2亿元/GW,硅片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1亿元/GW,电池片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10亿元/GW,组件设备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1亿元/GW。
{image=11}
2、多晶硅还原炉:受益于国内硅料扩产
硅料供需格局偏紧:国内硅料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单晶硅片需求。国内硅料产能中单晶比例乐观估计约为7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外硅料还会是单晶供应有效补充。海外硅料的成本高、交付周期长,总体硅料供需格局结构性偏紧。2019年国内多晶硅料扩产规模约为20万吨。
本轮多晶硅扩产带来设备的市场空间达200亿元:随着生产装备技术的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升,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线设备投资成本逐年下降。2018年投产的万吨级多晶硅生产线设备投资成本已下降至1.15亿元/千吨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单位投资可下降至1亿元/千吨。
考虑到2019年行业的新扩产规模约20万吨来测算,本次扩产带来设备的市场空间约为200亿元。以3000吨多晶硅对应1GW产能来测算,若未来5年下游需求规模年化增长20GW,则对应的设备需求量为60亿元/年。
3、硅棒/硅片设备环节:单晶炉价值量大,受益下游单晶硅片扩产
2018年上半年开始至今,国内单晶主要企业隆基、中环、晶科、上机等纷纷进行单晶扩产,掀起新一轮单晶硅扩产潮。相关设备受益于扩产,市场容量不断增大。
设备需求包括单晶炉、切方/截断机、金刚线切片机、硅片分选机。
从目前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的单晶硅项目投资金额测算,单GW的投资已降至4亿元左右。以单GW投资额中70%用于设备投资来测算,硅片制造环节的设备空间约2.8亿元/GW。其中单晶炉及配套设备投资额约2亿元/GW,金刚线切片机投资额约为4000万元/GW,截断机、切方机投资额约2000万元/GW,硅片分选机投资额约为1000万元/GW。
从设备的价值含量来判断:单晶炉的市场空间最大,受益于下游厂商单晶扩产;截断机、切方机属于类机床加工设备,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升级换代的需求不强烈,老设备改造后依旧可以利用在新建产线中。金刚线切片机的受益于近2-3年的金刚线切片替代砂浆切片产业升级,行业爆发性增长,目前市场空间较为稳定,增速放缓。硅片分选机为硅片环节设备中最晚国产化的。
(1)单晶炉
按照下游厂商规划,设计2019-2021年新增产能19GW、26GW、47GW,对光伏单晶炉(10MW/台)的需求分别为1900台、2600台、4700台。单晶炉从最初的6MW、8MW伴随单晶硅的高速发展,目前最先进的已有10MW的单晶炉。若以未3年国内单晶扩产约92GW的体量进行测算(隆基37GW、中环25GW、晶科25GW、上机5GW等),单晶炉的市场空间约120亿元。叠加配套设备,设备投资额155亿元左右。
光伏单晶炉竞争格局:晶盛机电、大连连城双寡头:目前中国市场上单晶炉的主要生产厂家为晶盛机电、大连连城、京运通等。国外单晶炉设备厂商已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金刚线切片机
受益于新建需求和改造升级。根据中国光伏协会预计,2019年硅片产量有望达128GW,新增产量为19GW左右。以目前上机数控主力切片机机型,每台切片机的年产能为43MW,均价在180-200万元来测算,保守测算对应9亿元光伏切片机的市场空间。
之前传统的砂浆切片设备的效率较低,为金刚线切片机所取代,现在公司的主流设备年产能是43MW。2019年6月,上机数控65MW新产品在上海光伏展上推出,有望带来新的设备升级需求。以光伏切片机5年的生命周期来测算,2019-2021年年均更新需求的市场空间约10亿元。
目前中国市场上光伏金刚线切片机主要为上机数控、大连连城(隆基股份独家供应商,非上市公司)、青岛高测(新三板上市公司)3家寡头竞争。2015-2018年上机数控切片机累计销售额近15亿元,约占国产切片设备市场45%。
2014年之前,切片机设备技术被国外垄断,进口切片机设备售价高达1000万元/台。2015年以后,国内光伏切片机厂商迅速崛起,上机数控的切片设备实现量产后,价格仅为200多万元/台,且性能优于进口设备。
随着上机数控设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光伏设备行业国际巨头瑞士梅耶博格(MB)起诉上机数控切片机设备专利侵权,江苏省高院2018年8月二审终审裁定MB败诉。2019年初,梅耶博格将旗下光伏和特殊材料(包括半导体和蓝宝石玻璃工业)硅片设备和服务业务出售给一家全球表面增强技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美国PSS公司,从硅片业务中退出。目前国外切片设备厂商(MB、NTC等)已基本退出切片机中国市场。
(3)硅片分选机
刚开始国产化替代。分选机为非标自动化设备,用于硅片质量的测试、分选。在切片机进行光伏硅片切割后,需对合格的硅片进行筛选分类。
目前的竞争格局:硅片分选机是光伏硅片制造环节最晚国产化的设备,直到2017年仍被进口设备垄断。
奥特维是国内率先规模化销售硅片分选机的龙头厂商,公司2017年开始进行客户验证并取得大批量订单,2018年开始批量发货并当年实现收入1.6亿元。公司2017年开始销售的硅片分选机截至2018年末累计销售硅片分选机95台,存量市场占有率达11.8%。2018年全球光伏硅片产量前10名企业(合计占比81.1%,2018年全球光伏硅片产量为115GW)中的8家已采购奥特维生产的硅片分选机产品。
分选机存量市场空间约为13.8亿元: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截至2018年末全球硅片产能约为161.2GW,以平均每台硅片分选机年产能200MW测算,存量的硅片分选机数量约800台。根据奥特维招股说明书,该公司的硅片分选机售价为173万元/台左右。则存量市场规模约为13.8亿元。
4、电池片设备:短期受益PERC扩产,中长期看HJT量产化进程
PERC电池片相对于普通单晶硅电池片,转化效率高,价格优势明显:根据PVinfoLink的数据,自2017年底起到2019年1季度,PERC单晶电池片对普通单晶电池片的价格平均有2毛的溢价,超额的利润也促使了PERC电池产能自2018年起加速投放。
2018-2020年为PERC扩产高峰,预计扩产总规模超100GW:截止到2018年底,单晶PERC产能约为67GW,根据目前国内主要龙电池厂商的扩产规划,2019年的PERC产能在110GW。
竞争格局:捷佳伟创为前道设备龙头,迈为股份为后道设备龙头。目前PREC生产线设备投资已降至2亿元/GW左右。其中PERC产线前道设备以捷佳伟创为行业龙头;后道设备以迈为股份是市场龙头;激光SE、激光开槽设备以帝尔激光为行业龙头。其余国内厂商包括北方华创、罗博特科。
5、组件设备:主要为自动化生产线,已全部国产化
组件自动化设备受益于组件产线的扩产,目前国内组件生产设备已经全部国产化。2018年国内组件生产线投资成本降至平均6800万元/GW。随着国产层压机、自动焊接机等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单位时间处理的组件块数也会快速增多;同时电池片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半片、叠片以及新型材料的使用,都可以使得组件生产线投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根据下游需求来看,未来5年新增装机需求达20GW/年。以5000-6000万/GW的设备投资单价来测算,未来5年内新增组件设备市场空间约10-12亿元/年。
截至2019年底,全球组件存量产能约240GW:按目前的组件单价测算,存量组件的市场空间约120-144亿元。按照光伏组件5年的生命周期来测算,平均更新需求的市场空间约24-29亿元/年。
竞争对手:国外主要厂家有瑞士的MeyerBurger、德国的Schmid等;国内的成产厂家主要有金辰股份、苏州晟成(京山轻机子公司)、先导智能、羿珩科技(康跃科技子公司)、博硕光电等,均有提供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的能力。
2018年组件设备产业链主流公司收入体量在1-6亿元,毛利率约3-4成,净利率水平在10%-15%。
{image=11}
八、硅料
1、位于产业链最上游,技术壁垒高
多晶硅材料生产在产业链中处于高端,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多晶硅按照产品纯度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硅、冶金级多晶硅、太阳能级别多晶硅、及电子级别多晶硅。用于光伏生产的是太阳能级多晶硅,一般纯度在6N~9N之间,国标根据具体的参数差异将太阳能级多晶硅分为太阳能一级、太阳能二级、太阳能三级。电子级别的多晶硅对于产品纯度要求更高,一般要求9N以上,应用于电力电子上的硅材料纯度要求更高,通常要求纯度达到11N以上。太阳能级多晶硅处于晶硅光伏产业的上游环节,多晶硅料经过融化铸锭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别做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进而用于制造晶硅电池。
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Tokuyama、三菱、住友、美国的Hemlock、Asimi、SGS、MEMC公司,德国的Wacker(瓦克)公司手中。国际上多种生产工艺路线并存,产业化技术相互封锁和垄断。主要有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和流化床法,其中西门子改良法约占世界总产能的80%。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被上述国外企业垄断,我国核心技术工艺没有完全掌握,尚不能完全满足高阻区熔硅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生产成本明显偏高。
2、硅料进口依赖度逐年降低
2019年,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减少至13家,投产产能达到45.2万吨/年,相比2018年底增幅为16.5%。2019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34.4万吨,同比增长32.8%。虽然国内供应大幅增加,但是在产能没有满负荷释放的前提下,仍需从海外进口,2019年累计进口量14万吨,与2018年基本持平,进口硅料占比33.72%。
{image=1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3、硅料价格下滑明显
在大规模、低成本的硅料产能冲击之下,2019年,尽管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较快增长,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行。据统计,2019年全年国内单晶致密料均价为7.6万元/吨,同比大幅下滑31.2%,多晶疏松料全年均价为6.09万元/吨,同比大幅下跌39.8%。瓦克和OCI是海外两家最大的硅企,在价格大跌的情况下,两家企业的多晶硅业务盈利情况均呈现明显下滑。
韩国的OCI在2019年2月宣布其韩国本土年产5万吨的工厂将停产,部分转向生产电子级多晶硅。国内方面,满负荷生产的硅料也从2018年5.31之前的20家减少到目前的10家左右。
{image=11}
4、全球多晶硅产业竞争格局
2018年底,全球多晶硅的名义产能为59.8万吨,其中,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名义产能为38.8万吨/年,海外产能为21万吨;2019年上半年,全球多晶硅的名义产能为64.2万吨,其中国内的多晶硅的名义产能为43.3万吨,海外产能为20.9万吨,全球多晶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越发明显。
根据第三方调查研究机构IHSMarkit,全球多晶硅料产能排行前五分别为协鑫、瓦克(德国)、OCI(韩国)、新特能源(特变电工旗下)、新疆大全(美股)。
{image=11}
根据中国硅业分会披露数据,排名前五的企业产量约为23.7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9.3%,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产量达万吨级以上的企业从2018年的7家减少至6家,产量占比高达83.9%,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随着后续产能的继续释放,预计上述6家的市占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能方面,截至2019年底,协鑫、通威、大全、特变、东方希望五家企业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7%,预计2020年部分相对落后的产能还将进一步退出,前五家的产能占比有望达到84%。在国内落后产能基本替代完成的情况下,进口替代进程会加速进行。
{image=11}
2018-2019年,国内硅料产能呈现大规模的扩张,扩张的主体主要集中在通威、大全、特变、协鑫和东方希望等五家企业,使得国内硅料格局呈现较大的变化。
通威:2018年四季度,乐山和包头一期各2.5万吨多晶硅生产线(实际产能达3万吨)投产,推动总的多晶硅产能达到8万吨。
大全新能源:随着2018-2019年新疆Phase3B和Phase4A等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大幅扩张,到2019年底预计达到7万吨。
新特能源:2019年5月,公司新建的3.6万吨多晶硅项目投产,使得总产能达到7.2万吨,实际产能可能能达到8万吨。
东方希望:根据环评资料披露情况,一期工程3万吨生产线于2017年和2018年陆续投产;据报道,2019年12月,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年产12万吨多晶硅项目(一阶段3万吨)实现全流程贯通,有望较快投运。
新疆协鑫:项目首期于2018年10月投产,到2019年年中,新疆协鑫产能规模达到4.8万吨;2019年江苏中能和中环股份对新疆协鑫进一步增资,以使新疆协鑫产能达到6万吨。
九、硅片
1、单晶硅VS多晶硅
(1)成本
技术进步推动单多晶价差不断减小,单晶市占率快速提升,替代已成趋势。2015-2016年,基于单晶拉棒、切片技术的迅速发展,单、多晶硅片的价格差距大幅缩小。2016年初,单、多晶硅片价差曾降至最低0.02美元/片,对应单、多晶电池效率差约1.3%;后由于国内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市场引导,以及2018-2019年单晶Perc电池的技术升级,单晶Perc电池与多晶BSF黑硅电池效率差幅达约2.6%,单晶硅片的单位价值量较多晶显著提升,因此单、多晶硅片价差有所回升,但总体已较2015年以前水平大幅下降。截至2020年2月20日,单、多晶硅片价格分别为3.06元/片、1.55元/片,价差1.51元/片,在此情况下单晶硅片毛利率达到30-40%,而多晶硅片毛利仅为5-10%。
{image=1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转化效率
单晶由于内部原子排列有序,因此制成电池/组件后光电转换效率较多晶更高。2018-2019年单晶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约为21.8-22.1%,多晶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约为20.3-20.5%,效率差值约为1.5-1.6%。在实际生产中,在2018-2019年阶段,由于多晶Perc电池制造的性价比不如单晶Perc电池,制造商多仍生产常规多晶BSF电池,效率范围19.2-19.4%,较单晶Perc电池效率差异较大;至2019-2020年,多晶厂商推出的准单晶或将替代常规多晶,准单晶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预计约为21.8%,仅略低于单晶Perc电池。
{image=11}
(3)使用寿命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短,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单晶硅电站长期衰减比多晶硅低至少3%以上。
2、单晶硅市场占比不断增大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34.2万吨,同比增长32%;硅片产量约为134.6GW,同比增长25.7%;电池片产量约为108.6GW,同比增长27.8%;组件产量达到98.6GW,同比增长17%,并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硅片产量中单晶硅片的产量已经达到65%。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中国单晶出口占比已上升至42%,这一上涨势头自2018年一季度起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中国单晶组件出口占比超过20%,四季度更是超过了30%。由此趋势来看,2019年,或将成为单多晶占比切换之年。随着无补贴竞价上网的兴起以及可安装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市场对于高效产品需求越发增加。光伏投资者的关注度也从之前的抢装到回归本源,即项目本身的发电性能和长期可靠性,这是未来电站收益的关键所在。
分布式光伏电站都是建立在面积有限的屋顶,在单位面积上能够发出更多的电将直接决定屋顶电站的收益,因此在单位面积上效率更高的单晶电池将更具有吸引力。光伏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重心都将集中于分布式光伏,到2020年实现光伏发电装机105GW的目标,分布式的市场额度设定为60GW。
3、单晶代表企业----隆基股份
{image=52}
2019年,在国内行业整体回暖和海外光伏市场放量的背景下,营业收入水平较2018年迅速拉升并重新升至高点,同时公司拉晶工艺和硅片切割方面的技术优势作用明显,成本控制有效,公司盈利超预期高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49.6%;实现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06.4%;公司同时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50.6%,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205%。
{image=53}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2019年单晶硅片实现对外销售47.02亿片,同比增长139.17%,自用量18.46亿片。20Q1实现硅片外销量13.6亿片,自用量6亿片。2019年公司单晶组件时间对外销售7394MW,同比增长23.43%,其中海外销售4.99GW,同增154%,占比67%,自用量0.13GW;实现单晶电池对外销售715MW,同比增长45.62%。20Q1实现组件外销量1.87GW,自用量0.18GW。根据PVInfoLink预测,2019年单晶市场份额占比将上升至62%左右,到2021年将进一步提升至85%以上。2019年公司组件产品市场占有率约7%,随着公司组件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image=11}
2019年,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对外销售47.02亿片,同比增长139.17%,自用18.46亿片;实现单晶组件对外销售7,394MW,同比增长23.43%,自用971MW;实现单晶电池对外销售715MW。2020年Q1公司硅片出货量预计约19-20亿片,同比提升94%-104%,环比提升46%-54%。2020Q1公司组件业务营收超36亿元,组件出货量约2GW,同比增67%左右。2019年公司公告的扩产计划共14个,总投资额达293.17亿元。截至2019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42GW,单晶组件产能达到14GW,超预期完成了产能规划目标。截至2020年底,公司单晶硅片年产能有望达到75GW以上,单晶组件产能达30GW以上,面对新冠疫情,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计划,保持高速产能扩张,加快推进全产业链产能布局,夯实单晶领域的龙头地位。
{image=11}
2018年受“5.31新政”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公司依托在拉晶工艺、硅片切割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领先全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硅片非硅成本控制在1元以内,2019年切片环节平均非硅成本进一步同比下降26.50%),确保公司2019年毛利率、净利率重回上升轨道(毛利率同比+6.65个pct至28.90%,净利率同比+5.22个pct至16.89%)。此外,公司在2019年加强了对管理能力的优化,期间费用率在过去三年连续提升的基础上在2019年实现了较好的控制(同比-0.91个pct至8.68%),公司集团化管控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十、电池片浆料
1、电池片浆料耗量持续下降
2019年,晶体硅电池在全球光伏电池市场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全球电池片产量约为140.1GW,同比增长23.3%。我国电池片产量约110.3GW,同比增长29.8%。在各类电池中,PERC电池的市场占比继续增大,从2018年33.5%增长到2019年的65%。2019年常规铝背场电池的市场占比已下降至31.5%,相比2018年下降了28.5个百分点,双面N-PERT/TOPCon电池的市场占比在2019年达到了2.5%,异质结(HJT)、背接触(IBC)电池等新型高效电池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高,总的市场占比约为1%。
随着各类高效电池技术的应用以及丝网印刷技术不断提升,单片电池片的浆料耗量继续下降。2019年M2尺寸P型电池平均银浆耗量114.7mg/片,同比下降8.2%,其中正面银浆平均耗量约为83mg/片,背面银浆平均耗量32mg/片;常规铝背场电池的平均铝浆耗量下降到820mg/片,每片耗量同比减少280mg/片;158.75mmPERC双面电池背面铝浆耗量已降至280mg/片以内,优秀企业可以做到250mg/片。
根据各类电池市场占比及对应的浆料消耗情况测算,2019年全球银浆总需求量为3101吨,铝浆总需求量为20835吨;我国银浆总需求量为2441吨,铝浆总需求量16403吨。铝浆总需求量下滑,除了铝浆在单片电池片耗量较少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双面电池的市场占比提升,2019年占比约为14%,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image=11}
2、浆料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光伏产业链中,正面银浆对于光电转换效率等性能有着重要作用,是光伏产业链中重要的材料之一,下游客户对正面银浆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要求较高。但限于其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长期以来以杜邦、贺利氏、三星SDI和硕禾等进口产品为主。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正面银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正面银浆国产化诉求亦随之增加。虽然当前正面银浆市场占比较高的还是进口浆料企业,但是随着国产正面银浆的技术含量、产品性能及稳定性的持续提升,国产正面银浆在性能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不但能满足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逐步被光伏电池片生产企业所认可,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因此国产正面银浆竞争力正在逐步上升。根据亚化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度及2018年度,国产正银占全球正银市场份额分别为30%、37%。
3、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内企业整体利润较低
近年来,以无锡帝科、苏州晶银、广州儒兴、浙江光达、南通天盛等为代表的国内浆料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和技术进步,实现了国产浆料质量和性能的快速提升,打破了国内光伏浆料长期依赖国外巨头的市场格局。随着浆料的国产化程度在不断上升,良好的市场前景逐渐吸引了更多的竞争对手,使得浆料环节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内企业整体利润较低。如果企业不能通过技术革新、市场开拓、加强经营管理等途径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4、上下游市场对浆料及其配套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下游电池片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浆料厂商需根据新的电池结构及工艺要求设计新的浆料配方,在材料端提升新电池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二是下游电池片不断朝大尺寸方向发展,这对铝浆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印刷性能、弯曲度(影响电池片生产的碎片率)、铝背场附着力等;三是上游原材料中银粉基本依赖进口,日本DOWA和美国AMES等厂商占据主要市场,国产超细银粉起步较晚,虽然已能满足部分需求,但国产化需要进一步加速,以适应下游持续降本的要求;四是上游原材料中玻璃粉的技术水平需要持续提升,以达到辅助浆料产品进一步提升质量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电池环节的提效增质;五是浆料产品降本的需求会不断倒逼上游原材料中有机溶剂的市场销售价格继续下降。
5、正面银浆代表企业----帝科股份
(1)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等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并已积极研发和推广太阳能叠瓦组件导电胶、半导体及显示照明领域的封装和装联材料等多类别产品。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正银领域领先企业。
公司为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打破了该市场主要依赖国际巨头的局面。经过多年研发,公司已形成以玻璃体系、有机体系、银粉体系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产品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公司的玻璃体系研发能力能够快速实现常规产品到单晶、PERC单晶、黑硅等不同太阳能工艺对于正面银浆欧姆接触能力和烧结窗口的差异化需求;公司通过开发自主的树脂活化工艺及包括树脂、辅助材料在内的优化开发,具备快速、强大的有机体系开发能力,从而能实现行业领先的效率表现及多平台应用能力。
(2)主营业务
公司于2020年6月28日登陆深圳创业板。公司正面银浆以内销为主,境内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80%、97.79%和98.22%。
{image=11}
公司主要客户多为光伏行业知名企业,根据GlobalData统计的2018年全球组件出货量前十大厂商中,有7家(无锡尚德、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协鑫集成、中利集团、东方日升、韩华新能源等)均为公司的客户。此外,根据PVInfoLink2019年上半年全球专业太阳能电池厂商产能排名结果,公司客户通威太阳能及江西展宇出货量分别位列第一、第三位。
{image=11}
2019年,公司销量同比增长58.18%,主要系随着后续光伏政策的明朗以及下游光伏产品出口业务的带动,正面银浆市场需求回暖;同时,公司加大了对光伏行业知名客户的开拓力度,销量得以大幅增加。
(3)财务情况
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27%、44.2%。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2017年,随着正面银浆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大,毛利总额实现了大幅增长;2018年,产品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主要系受5.31光伏新政的影响,下半年市场需求短期内回落,抑制了销量的增长,而平价上网促使产业链各个环节毛利空间缩减,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维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加大了对光伏行业知名客户的业务推广,使得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所致。
{image=11}
2019年,在下游光伏产品出口业务的带动下,正面银浆市场需求大幅上升,产品定位、业务规模等与发行人相近的同行业可比公司苏州固锝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image=11}
十一、光伏电池组件
1、光伏平价上网依赖于光伏组件成本下降
我国光伏补贴下调、平价上网等政策一方面降低了国内终端需求,影响电池、组件库存消化,另一方面其要求产业链降本提效,影响产品价格。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全球太阳能电池均价呈逐年下滑趋势,我国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重要供应方之一,国内光伏新政对全球太阳能电池均价产生了较大影响,201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均价呈下滑趋势。
{image=70}
2019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约为4.55元/W,同比下降0.37元/W,降幅为7.5%。其中,组件在投资成本中占比约为38.5%,占比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非技术成本(不含融资成本)占比约为17.6%,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组件价格将继续下降,在总投资成本中的占比将持续降低,而其他部分成本虽维持下降趋势但降幅有限。预计2020年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是4.3元/W2025年有望下降至3.85元/W左右,相比2019年的下降幅度分别是5.49%和15.38%。
{image=71}
2、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呈现价跌量增
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规模逐年提升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207.8亿美元,同比快速增长29%。同时,,2016-2019年我国组件出口量在国内产量中的占比逐渐提高,2019年占比超过65%,我国光伏产业对外需依赖程度较高。从我国组件出口地区来看,出口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19年前十大出口市场(按出口额计算)中亚洲国家有3个,欧洲国家有4个,拉美国家2个,大洋洲1个。2019年的出口市场相比2018年最大的变化是,我国光伏组件第一大出口国从印度变为荷兰,二者出口占比变化幅度大。
{image=11}
3、组件产能持续扩张
2018年全球组件产能达到152.8GW左右(根据观研天下整理CPIA数据),中国组件产量为85.7GW,同比增长14.3%,预计2019年可达到93GW。
根据在国内有生产基地的21家光伏组件厂商出货情况的统计。2019年总计出货量为96.438GW,相比全球装机量的114.9GW,占比高达84%。其中,2019年,拥有10GW以上出货量的公司为3家,5GW~10GW的有4家,1GW至5GW以上的为11家。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从2019年的排名中还可发现,21家组件厂商在2019年的总计出货量为96.438GW,占全球光伏装机比重的72.7%。而2017年12家中国本地厂商出货量为63.43GW,占全球装机比例的63%。这一比重,与2018年和2019年差距大,进一步说明了主要企业的优势在日趋强烈,2019年排名前茅的厂商,集中度在加强。
从各大公司的实际状况出发也可看到:晶科、晶澳和天合等三大巨头,4年内的出货量增幅比例高达40%~50%之间。由于它们本身的出货基数很高,所以哪怕是增加10个百分点,也至少是GW级别的提升,甚至更高。东方日升、隆基股份、正泰新能源、尚德电力等,在4年内的出货量增幅,更是呈现了几何倍数的放大趋势,冲刺速度惊人。
{image=11}
{image=11}
数据来源:各大公开渠道,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整理
4、组件封装新技术不断涌现
(1)叠瓦技术
传统晶硅组件采用金属栅线连接,一般会保留约2~3毫米的电池片间距。叠瓦组件将传统电池片切割成4-5片,将电池正反表面的边缘区域制成主栅,用专用导电胶使得前一电池片的前表面边缘和下一电池片的背表面边缘互联,省去了焊带焊接。在一张60型面积大小相当的版型组件内,叠瓦组件可以封装66~68张完整电池片,比常规封装模式平均多封装13%的电池片。叠瓦技术平均可增加组件功率20W以上,明显领先于其他新型封装技术。
{image=11}
1)有效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光电转化率。叠瓦技术用导电胶替代焊带,避免了焊带遮挡,充分利用组件内的间隙放置更多的电池片。
2)减少线损,解决热斑响应,抗裂能力强。叠片组件特殊的串并结构减少了焊带电阻对组件功率的影响,抑制了因反向电流而产生的热斑效应。同时,并联电路设计使得在遮光时叠瓦组件的功率下降与阴影遮蔽面积呈线性关系,故叠瓦组件在遮光条件下比常规组件表现更好。
(2)半片技术
将标准电池片对切后串联起来,焊带功率损失减少,热斑几率降低,可提升输出功率5-10W。制造环节需要增加电池切片设备,且切半片后串焊机需求增加一倍。
(3)多主栅(MBB)技术
采用更多更细的主栅进行焊带互联,技术发展过程为:3BB→4BB→5BB→反光焊带→MBB。该技术大幅降低银浆耗量,同时使得有效受光面积增大,可提升输出功率5-10W。串焊过程中焊接点多,对精度和牢度挑战较大,需搭配自动汇流焊接设备。
(4)双面技术
正面、背面都可受光发电、发电增益最高达30%。电池背面效率略低于正面,背面透光导致正面效率略降。2018年双面组件需求快速增长,量产难度低,产线改造简单,成本几乎没有增加。
{image=11}
{image=11}
5、光伏电池代表公司----通威股份
(1)主营业务
公司以农业及太阳能光伏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主要业务及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image=11}
在农业方面,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其中,水产饲料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农业板块的主要利润来源。
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公司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同时致力于“渔光一体”终端电站的投资建设及运维。
{image=11}
{image=11}
(2)光伏业务介绍
公司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实现销售收入122.71亿元,同比增长60.56%;销量13.33GW,同比增长106.92%,实现毛利率20.33%。公司已在包括江苏泗洪、江苏如东、江苏扬中、江西南昌、广西钦州、广东台山、四川西昌、安徽和县等全国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渔光一体”基地。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发电项目56个,装机并网规模1,469MW,2019年实现发电172,259万度。在发电业务开展过程中,公司强化差异化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突显“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复合增效优势,加快推进光伏平价上网。
{image=11}
(3)财务情况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实现营收375.55亿,同增36.39%;实现归母净利润26.35亿,同增30.51%;实现扣非净利润23.14亿,同增21.22%;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5亿,同增26.85%;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亿,同降29.79%;实现扣非净利润3.16亿,同降33.39%。
{image=11}
尽管2019年硅料价格一路下行,致密料从年初的80元/kg下降至年末的73元/kg,降幅近10%,但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和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2019年仍保持28.4%的毛利率。同时,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硅料价格持续下挫,但公司仍保持较高出货量和盈利能力,2020年一季度乐山老产能实现5000吨销量,乐山和包头新产能销量均达到8200吨,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出货量仍将达到9万吨,同比增长超过50%。
{image=11}
公司2019年实现电池片出货量13.33GW,同比增长107%,在全年电池片价格下滑的情况下,公司逆势实现毛利率大幅提升,2019年全年毛利率20.21%,同比增加1.51pct。
{image=11}
(4)可比公司
{image=11}
6、光伏组件代表企业---中利集团
2019年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实现营业收入118.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5,462.49万元,较上年增长118.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40亿元,同比增长51.99%。
公司转让持有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了2019年当期利润。另据中利集团去年12月公告,其与交易对方签署协议,拟以6.31亿元的价格转让中利电子31.86%股权,该股权转让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工商变更。
2019年5月,中利集团对该定增方案进行了修订,仍拟将11.79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收购中利电子49.14%股权。但中利集团的该定增方案未获通过。定增收购被否后,中利集团转而由收购中利电子变为寻求转让其部分股权。
{image=11}
分行业看,2019年中利集团光伏业务收入47.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40.29%,光伏板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降低45.59%,毛利率达到11.11%。
{image=90}
中利集团2019年光伏电池片与组件生产量1795.49MW,销售量1,775.16MW;其商业光伏电站销售量、生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95.28%、97.49%,主要原因为规避政策影响,公司主动转型减少单纯的商业光伏电站开发业务;扶贫光伏电站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73.43%、79.15%、61.83%,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大批量的光伏扶贫业务开发已近尾声。
2019年集团通信行业营收22.24亿元,同比下降17.37%,占中利集团营收比重为18.81%。
2020年4月14日,中利集团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指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500.00万元~19,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中利集团亏损8,512.94万元。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疫情影响及中利电子不再纳入合并后销售收入减少。
{image=91}
(1)光电缆产业链
已形成年产400吨光棒及配套光纤、年产1000万芯公里光缆的成熟产业链,为三、四期1000吨光棒的投产奠定基础。
阻燃耐火软电缆系列产品在行业中名列第一,在稳定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着力拓展海外市场,并继续加大拓宽其开发与使用涉及的领域。
(2)光伏新能源
公司在加快开拓国内外组件销售、优质电站项目开发与EPC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强化研发能力,加紧加快推进对原有产线的单晶产能升级和改造以进一步保持产品创新力和提升竞争力。目前,公司PERC2.0技术电池研发批次效率已逾23%,且公司在近几年已对后续投建Topcon与HJT技术路线下的电池组件产品做好研发和专利的布局。此外,腾晖(泰国)的良好运行也助力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力加码,增强了公司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公司连续在BloombergNEFTier1PVModuleMakers的全球排名中进入前十。在光伏电站方面,公司专注于“光伏+”领域的创新探索,面对平价上网时代创新性地推出“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农光项目,实现光伏和农业深度融合,营造“光伏+农业+就业”三重叠加,有力推动农业光伏项目加速迈向去补贴的平价时代。
(3)军工电子
军工电子业务产品主要运用于武装部队自组通讯网络,并向枪支定位、事故预警等多方向技术运用延伸。通过对现有军工业务的综合考评公司转让中利电子31.86%股权,通过引入国资背景的投资者作为控股股东,有利于优化中利电子股东结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提升中利电子综合竞争实力、扩大市场份额。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7、光伏电池组件公司投资机会
(1)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
美国SunPower公司在叠瓦组件技术领域发展较早,赛拉弗光伏为国内首个量产叠瓦组件的公司,并持有叠瓦组件技术方面的专利。公司于2011年01月21日在常州市武进区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结构:周泽40%,朱武忠30%,李纲15%,席军涛15%。
2015年公司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第一批智能制造工厂。2016年发布叠瓦高效产品:日食组件。2018年中国首个使用叠瓦日食组件的5MW地面电站项目顺利竣工,全球最大使用1.5MW叠瓦日食组件和组件优化器的项目顺利竣工。2018年全球产能4GW,出货量6GW。
2017年公司实现产值18亿元,在英国、德国、日本等10个主要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络,产品应用于全球30多个国家,涵盖了艰苦环境条件下的众多商业和住宅项目。
2019年公司与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山西潞安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建设1GW全版型兼容高效半片组件项目。2019年5月发布创新型2.0mm双面半片组件。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电池两类。其中光伏组件包括标准产品、创新产品(双面及日食系列)、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应用主要包括户用光伏项目、工商业屋顶项目、地面集中电站项目。
(2)光伏组件公司上市情况
{image=11}
十二、光伏核心部件----逆变器
1、定义
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功率模块转换成可以并网的交流电,系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光伏逆变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的平稳运行,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年限。光伏逆变器约占到光伏系统总成本的11%,仅次于光伏组件占成本25%。
{image=11}
2、光伏逆变器分类
(1)集中式逆变器主要应用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电站容量在10MW~100MW级别,逆变器单体功率为500kW、630kW,主要特点是:1、单体功率大,同等容量电站逆变器数量少,每W单价低,后期维护工作量小;2、室内安装或集装箱安装,工作在室内环境,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后期维护成本低;3、大容量逆变器输出波形好,谐波含量少。(2)组串式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屋顶电站,电站容量在kW级别,逆变器功率等级较多,居民屋顶用的有3、5kW,商业屋顶和工业屋顶用的有20、30、40、50、60kW等,功率等级较多,主要为了适应各种不用的应用场合,由于单台逆变器容量小,同等容量电站逆变器数量多,逆变器每W单价高,主要特点是:1、防护等级高IP65,可直接室外安装,在恶劣环境下故障率偏高,故障后整机更换,后期维护成本高;2、具有多路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发电效率较集中式高,集中式只有一路MPPT功能。(3)集散式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大型山地电站,电站容量在MW级别,逆变器单体功率1000kW,集合了集中式和组串式的优点,每W单价介于两者之间。与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相比,做到了将“分散式MPPT跟踪”和“集中逆变并网”完美的统一,既解决了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存在的组件并联“失配”损失问题,又避免了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数量多面临的系统成本高、组件容配比有限等风险
3、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态势
2019年全球逆变器的出货量为126.735GW,同比增长18%。前十大公司依次是:华为、阳光电源、SMA、PowerElectronics、Fimer、上能电气、SolarEdge、古瑞瓦特、TMEIC、锦浪科技。这些厂商中,一半为中国公司。而固德威、Fronius、Ingeteam、特变电工、科士达、正泰电源系统等也名列前茅。
2019年排名前十的逆变器厂商,它们在2012年~2019年这8年的各自出货量总和,均超过了10GW。其中华为是唯一超过100GW大关的巨人,阳光电源约80GW。国内各大厂商占比方面,2019年华为的出货量全球占比22%,阳光电源13%。
{image=11}
2015年至2019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前三的名次一直保持不变,即华为、阳光电源(300274.SZ)和SMA。
以出货量来说,全球前十位逆变器厂商的竞争非常激烈。从2012年到2014年,SMA一直盘踞第一,其他多为欧美日企业如Kaco、Omron、施耐德等。不过,中国逆变器巨头华为,2014年连升6级到达第三,然后缔造了从2015年至2019年全球五连冠的伟业。另一家中国逆变器豪强——阳光电源在2013年就升至第二名,创下之后连续七年摘得榜眼的壮举。
固德威在2017、2018年杀入前十,列第十和第七。2019年,新实力派古瑞瓦特、锦浪科技(300763.SZ)首次进入前十,分列第八、第十。在此期间,还有特变电工(600089.SH)、科士达(002518.SZ)也曾列入前十。
{image=11}
(1)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及投资机会
2017年以前,中国逆变器市场被几家大公司覆盖,其它逆变器公司只能做一些小众市场,很难对主流逆变器公司构成威胁。这些主流公司包括阳光电源(300274)、华为光伏、上能电气、特变电工(600089)、科士达(002518)等公司。这种形势在2017年出现了一些变化,由于分布式电站快速增长(国内新增光伏装机53GW,其中地面电站34GW,分布式电站超19GW),组串式逆变器厂商迎来发展机遇,固德威、三晶电气、锦浪科技(300763)、古瑞瓦特等各家市场及发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2018年531光伏新政的发布让分布式发展势态急转直下,新政出台,在国家调控下2018下半年分布式光伏增长陷入停滞,光伏逆变器价格下跌迅速,2019年平价、竞价政策换挡、政策延宕,发展降速。2018年我国逆变器出口额约为18.2亿美元(含光伏、风电、汽车电源等),比2017年的14.9亿美元,增长了22.1%,但是价格下跌了18%。2019年度在中国制造的逆变器(含太阳能逆变器、汽车逆变器等所有逆变器产品)出口金额达到28.12亿美元。其中,20强光伏类逆变器出口达到14.29亿美元。
光伏逆变器公司投资机会:
上能电气:2018年收入8.47亿,净利润7054.9万,兴业证券2019年5月22日报送创业板,已经上市。
固德威:2010年苏州成立,2015年新三板上市,2017年收入10.5亿,净利润1.26亿,但2018年受中国光伏政策影响,略有下滑,但仍然有4.1GW。2018年7月新三板摘牌。值得关注。
三晶电气:2005年广州成立,2016年新三板上市,2017年中报收入1.98亿,净利润2400万,2018年4月新三板摘牌。值得关注。
古瑞瓦特;2010年深圳成立,增长稳定,2017年2.5GW,但2018年受政策影响,1.4GW,2019年古瑞瓦特在国内取得良好业绩,户用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中信证券辅导中。值得关注。
(2)海外光伏逆变器市场
2018年,美国依然是中国光伏逆变器出口的第一大国。荷兰、印度等国家紧随其后。2019年,预计印度等国的光伏市场增速较快。
{image=11}
2019年光伏逆变器出口1017MW。从出口国看,荷兰成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出货量11331MW,美国第二,6910MW,印度市场第三位,6359MW,越南第四位,2998MW。同时巴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也取得了GW级的成绩单。
2020年1-4月的海外整体发货情况来看,阳光电源发货金额1.39亿美元,(包含印度工厂)排名第一,华为0.97亿美元,排名第二,锦浪0.49亿美元,排名第三。据智新咨询了解,受疫情影响,4月份阳光电源印度工厂停工,产能受到影响,不过5月份工厂已经恢复生产。
从出口区域市场来看,荷兰出货量1794.14MW,排名第一,印度出货量416.92MW,位居第二,美国出货量416.29MW,排名第三。巴拿马出货量373.11MW,排名第四,澳大利亚出货量279.76MW,排名第五。
{image=11}
4、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趋势
(1)组串式逆变器成为主流,离散式份额增加
受系统设计更灵活、故障发生时的损失较低且生命周期维护成本更低等优势因素影响,组串式逆变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出货量首次超过集中式逆变器。GTMResearch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三相组串式逆变器总出货量超46GW,同比增长49%,高出集中式逆变器近4GW。组串式逆变器首次超过集中式,份额持续增加。
2018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仍然主要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微型和集散式逆变器占比较小。随着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快速增大及集中式光伏电站中组串式逆变器占比的增高,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占比达到60.4%。2019年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持续提升至52%。
{image=11}
(2)1500V成为行业主流
研究机构IHSMarkit报告指出,未来两年内全球1500V光伏电站规模将突破100GW。相较于传统的1000V系统,1500V系统以更高的电压等级、更长的组串长度,大幅减少设备成本、线缆成本及施工成本,发电量提升同时,系统成本每瓦至少降低约5分,是时下无补贴及低补贴国家光伏项目设计方案的不二选择。
{image=11}
伴随1500V系统在全球光伏市场的攀升,1500V逆变器出货量借势“水涨船高”。IHS报告显示,在2017年除中国外的全球光伏市场上,大功率三相逆变器出货中的40%为1500V,2018年这一比例已提升至62%,全面超越1000V。IHS预计,2019年1500V逆变器份额将继续增至74%,2020年则飙升到84%。
1500V系统已成为大型光伏项目降本增效的必要条件。在印度、拉美等低电价国家,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招标几乎全部采用1500V方案;欧美等电力市场发达的国家,直流电压也已经由1000V光伏系统切换至1500V;越南、中东等新兴市场直接进入1500V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采用1500V的GW级光伏项目,屡屡以超低上网电价刷新全球记录。
全球典型1500V光伏项目及中标电价
{image=103}
美国2016年1500Vdc的设备新增装机占比30.5%,到2017年实现翻番,达到64.4%,预计2019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4.20%。
5、逆变器代表企业----阳光电源
(1)主营业务
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浮体、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image=104}
1)光伏逆变器
公司光伏逆变器涵盖3~6800kW功率范围,全面满足各种类型光伏组件和电网并网要求,稳定高效运行于高温、高海拔、风沙、盐雾、低温等各种自然环境。
2019年公司全球出货量17.1GW,同比增长2.4%,其中国内出货量8.1GW,同比下跌31.9%,国外出货量9GW,同比增长87.5%,截至2019年底,阳光电源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100GW,成为全球首家突破“亿”千瓦的逆变器企业,获得2019年度中国光伏平价推动大奖。
阳光电源逆变器产品国内市占率30%左右,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国外市占率15%左右,已批量销往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等60多个国家,2019年公司在全球已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超100GW。2020年2月,阳光电源出口金额0.12亿美元(不含印度工厂),排名第一,阳光电源国内出口量463.71MW,同时印度工厂出货量480MW,海外共计出货量943.71MW,遥遥先排名第二的华为(出货量548.23MW)。
{image=11}
2)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阳光电源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卓越的系统核心装备研制能力、领先的系统集成设计能力,为客户提供光伏电站的开发、设计、建设、交易、智能运维等涵盖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
3)风能变流器
风能变流器产品是集电力电子、现代控制理论及新能源应用技术于一体的电能变换装置。变流器涵盖1500~10000kW功率等级,电压等级690V,3300V,包括全功率风能变流器和双馈风能变流器,全面覆盖国内主流风机机型。
4)储能系统
2019年公司加大了全球储能战略布局,实现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三元锂储能系统“双发展”,公司储能系统广泛应用于德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在北美,阳光电源仅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就超过了15%;在澳洲,通过与分销商的深度合作,阳光电源户用光储系统市占率超10%。截至2019年底,阳光电源参与的全球重大储能系统项目超过900个,在调频调峰、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经验。
5)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适用于纯电动大、中、小型商用车及乘用车、物流专用车等,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完善,能耗低,续驶里程长,可靠性高,最高效率达98.5%。
(2)财务情况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25.41%;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10.24%。其中,受益于海外出货量大幅增长,光伏逆变器收入39.42亿元,同比增长约7%;受益于全球储能战略布局顺利实施,公司储能业务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约42%;受益于风光储、智维业务的多维融合、齐头并进,公司电站系统集成实力不断增强,由深耕国内走向行销全球,2019年实现收入79.39亿元,同比增长约35%。
2020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6,627,232.9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78%。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公司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受影响较大。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项目开工逐步增加,公司生产经营已恢复正常,后续将加快各板块业务推进。
{image=11}
2019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3.81%,同比下降约1pct,其中光伏逆变器毛利率33.75%,同比提升1.42pct;储能业务毛利率36.51%,同比提升7.53pct;电站系统集成毛利率15.89%,同比下降3.15pct。2019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与18年基本持平,分别为7.58%和0.06%;销售费用率为7.06%,同比提升0.33pct,且近年来一直维持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销售人员增加带来职工薪酬增加,以及销售人员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带来投入增加所致。
{image=11}
2019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17.1GW,同比增长2.4%;其中,受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下降影响,国内出货量8.1GW,同比下跌31.9%,国外出货量9GW,同比增长87.5%。公司巩固并加大欧洲、美洲市场布局力度,抢抓更多新兴市场的机会。
{image=11}
2019年公司实现电站系统集成收入79.39亿元,同比增长35.29%,近年来增速维持在25%以上。根据智汇光伏统计,2019年公司中标光伏平价项目860MW,中标竞价项目1570MW,中标数均位居全国第二,这些项目将支撑公司2020年电站开发业务稳步增长。同时,根据公司公告披露,所有公司开发的电站均采用自产的光伏逆变器,因而中标电站业务也将支撑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增长。
{image=11}
2019年公司实现储能业务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41.78%。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全球储能战略布局,实现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三元锂储能系统“双发展”,公司储能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在北美,公司仅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就超过了15%;在澳洲,通过与分销商的深度合作,公司户用光储系统市占率超10%。截至2019年底,阳光电源参与的全球重大储能系统项目超过900个。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9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近年来始终位于行业前列,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目前也在积极和锂电池厂商合作共同布局未来电化学储能。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十三、光伏辅材
1、光伏辅材在光伏组件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光伏组件主要由玻璃、胶膜、电池片、背板、铝边框、接线盒、焊带、硅胶和包材等构成。其中,电池片的生产经历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在光伏行业从实验室到步入商业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前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这三个环节不断的技术变革的产业化应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光伏组件除去电池片以外的其他材料(通常称为辅材)也占有相当的地位,且由于辅材环节技术变革相对较少,成本下降幅度也不大,因此在光伏组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光伏辅材具体来讲有以下几项:
(1)玻璃
采用超白压延玻璃,具有高太阳能透过比、低吸收比、低反射比和高强度等特点,后道加工包括镀膜和钢化等,能够提高玻璃的光透过率和增加强度。
(2)胶膜(普通EVA/白色EVA/POE)
是一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经过加工后而成的化学品,是光伏组件不可或缺的封装材料,与玻璃和背板相互黏合,对电池片进行保护。随着双面发电组件的普及率提升,普通EVA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专门用于背面黏合的白色EVA和用于双玻产品的POE也逐步推广开来。
(3)背板
在户外环境下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抵抗光湿热等环境影响因素对封装胶膜、电池片等的侵蚀,起到耐候绝缘保护作用。须具备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紫外辐照、耐环境老化和水汽阻隔、电气绝缘等性能,以满足太阳能电池组件25年的使用寿命。按生产工艺分,主要有复合型、涂覆型和共挤型背板。
(4)铝边框
与有机硅胶结合,将电池片、玻璃、背板等原辅料封装保护起来,使得组件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由于铝边框的保护,组件在运输、移动过程中更加安全和方便。需要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较长的寿命(25年以上)和一定的强度。近年来由于双玻组件的推广,为了减轻重量也会采用半框的设计。
(5)接线盒
将太阳能电池模块产生的电能经电缆导出。
(6)其他材料
焊带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发挥导电聚电的重要作用;硅胶组件边框和背板接线盒的粘接密封;包材组件外包装材料。
2、辅材在组件成本中的比例不断提升
从2015年至今,电池片的价格呈现大幅下降62%,但是辅材的总采购价格仅下降16%,因此辅材占组件中的成本比例不断提升。当前辅材占组件成本比例约为37%。辅材采购成本占组件成本的比例从2015年的21.5%提升到2019年的36.9%。如果考虑组件环节一定的毛利率,辅材采购成本占组件价格的比例从2015年的19.8%提升到2019年的34.0%。
{image=11}
3、辅材环节行业格局较集中,厂商对产品价格的话语权较为强
玻璃环节,信义和福莱特双寡头格局越来越明显,自2013年至今两家合计产能始终维持在全行业的40%以上,预计2020年能够超过60%,且随着两家的产能扩张仍然快于行业,市占率会继续提升。胶膜环节,福斯特一家独大,目前占有超过50%的份额,前三大龙头厂商出货总量占全球80%。由于组件生产中辅材的不可或缺性,除非遇到极端需求萎缩的时期,一般辅材厂商对于价格的掌控话语权较强,一些组件厂也有通过长单锁定辅材长期供应的做法。
{image=11}
4、光伏玻璃代表企业----福莱特
(1)公司简介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玻璃研发、制造、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大型企业,创建于1998年6月,集团本部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浙江嘉兴市。集团下属有浙江嘉福玻璃有限公司、浙江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上海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嘉兴福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福莱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福莱特(香港)有限公司、福莱特(越南)有限公司、福莱特(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等九家全资控股公司。
福莱特的主要产品涉及太阳能光伏玻璃、优质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大领域,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和石英岩矿开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image=11}
股权穿透图(截止2020-03-31)
{image=11}
(2)光伏玻璃行业介绍
2006年前后,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和利润进一步扩大的带动下,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开始发展,中国玻璃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引进,投建光伏玻璃生产线,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到2016年前后,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从依赖进口发展到替代进口,国外企业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一些国外公司只剩一些产能较小的窑炉仍在生产。发展到目前,国内大型玻璃企业开始海外建厂,例如福莱特已在越南开建生产线,信义光能已在马来西亚布局产线。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据卓创资讯统计,2018年我国光伏玻璃全年产量为785.25万吨,占全球光伏玻璃产量的89.24%,其中出口至日本、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的数量约为175.11万吨,约占光伏玻璃生产总量的22.30%,如将以光伏组件形式出口的光伏玻璃计算在内,则出口量将远超这个比例,目前全世界超出90%的晶硅电池组件采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玻璃。
双面组件是指采用了双面电池的光伏组件,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发电量和降低系统的发电成本。近年来,随着制作工艺的成熟和对应成本的降低,从2018年开始国内多家大型组件企业已经进入双面组件规模化量产阶段,2019年全球双面组件渗透率约10-15%,但龙头组件企业出货中双面组件占比已接近3成。2018年上半年第三批领跑者项目招标双面组件占比52%,在不同地面环境下,其发电量增益可以达到8%~30%,能够有效较低系统成本与度电成本。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统计,预计2019年、2020年双面组件占比将分别达到20%、30%,按照120GW光伏新增装机、20%双面组件占比测算,光伏玻璃需求在2.2万吨/日,双面组件提升光伏玻璃需求约15%左右。
{image=11}
目前,光伏玻璃行业已经形成少数规模化企业的充分竞争的格局,并且主要集中在中国,我国光伏玻璃制造企业占据了全球光伏玻璃市场的前五名。前五大光伏玻璃生产企业中,信义光能国内及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第一,福莱特集团位居第二,另外三家分别为金信、彩虹新能源和中建材。按光伏玻璃原片产能计算,上述五大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占行业整体产能的80%左右。此外上市公司亚玛顿主要通过外购光伏玻璃原片进行加工产品后对外销售,也为业内主要企业之一。
{image=119}
随着国内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引进和研发,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在光伏玻璃行业的垄断,同时国内厂商充分利用国内成本优势,扭转了光伏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国内大型企业也开始在国外建厂。截止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光伏玻璃的最大出口国,产量占比达到全球90%以上。
{image=120}
从光伏行业整体规模发展的速度、产能利用率、技术发展及成本下降情况来看,一线龙头企业与二三线企业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补贴政策将会逐渐降低,规模小、品牌知名度差、融资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与一线龙头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远,市场份额将会向规模化光伏玻璃企业进一步集中。
{image=11}
玻璃窑炉从资本投入到投产需要1.5-2年,投产到达产半年,随着国内对玻璃行业的环保审查趋严,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错过了产能扩张的最佳时间,率先扩产的信义光能和福莱特玻璃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并且由于信义光能和福莱特玻璃均具备在海外进行光伏玻璃扩产的经验和能力,二者相对于行业的领先优势将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升。
(3)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光伏玻璃,该产品被专门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透光面板。
覆盖在光伏组件上的光伏玻璃经过镀膜后,可以确保有更高的光线透过率,使太阳能电池片可以产生更多的电能;同时,经过钢化处理的光伏玻璃具有更高的强度,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片承受更大的风压及较大的昼夜温差变化。因此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不可缺少的配件之一。
光伏电池主要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类,应用于晶硅电池的光伏玻璃主要采用压延法,应用于薄膜电池的光伏玻璃主要采用浮法。两种玻璃的工艺不同。
{image=11}
公司的光伏玻璃为压延法生产的超白压花玻璃,主要用做晶硅电池的封装面板。此外,公司还有浮法玻璃即原片玻璃,家居玻璃,工程玻璃等产品。
公司收入结构如下:
{image=11}
{image=11}
经过近几年发展,公司已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与一大批全球知名光伏组件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隆基股份、晶科能源、韩华集团、东方日升、Sunpower等等。除光伏玻璃客户外,公司与家居玻璃客户亦建立并维持长期业务关系,2005年起,公司通过了大型跨国家居零售商瑞典宜家的审核,成为宜家全球供应链中合格稳定的供应商。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17,708.7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5.29%。
{image=11}
(4)财务分析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07亿元,同比增长56.89%;实现利润总额8.63亿元,同比增长85.0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76.09%,对应EPS为0.37元。2019年毛利率为31.56%,同比上升4.44pct。
公司光伏玻璃业务2019年收入37.48亿元,同比+78.8%,光伏玻璃销量1.575亿平,同比+67.0%,光伏玻璃价格23.79元/平,同比+7.1%,毛利率32.87%,同比+5.18pct。2019年光伏玻璃量利齐升:1)19年玻璃供需偏紧,玻璃环节涨价;2)公司产品结构上高毛利率的薄玻璃占比升高;3)公司19年Q2新投产安徽凤阳第三条产线,同时18年Q3投产的凤阳第二条产线爬坡完成,产能提升。
2020Q1,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29.1%,环比下降15.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97.0%,环比上升2.6%。20Q1毛利率39.9%,同比上升11.6pct,环比上升5.0pct;20Q1归母净利率17.9%,同比上升6.2pct,环比上升3.2pct。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5)光伏玻璃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image=11}
{image=11}
十四、光伏行业发展趋势----分布式
1、全球分布式光伏概况
(1)全球分布式光伏占比不断提升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报告显示,与2018年相比,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2019年的绝对数量略有增长。不过,与集中光伏电站相比,这一比例相对下降。2019年,由于许多国家招标计划的大力推动,大型地面电站的绝对数量有所增长。
{image=11}
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推动了太阳能光伏的部署步伐。在很多国家,分布式光伏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零售电价,而根据IEA的预测,到2024年将进一步下降15%35%的幅度。通过政策支持和有效管理等方式,分布式光伏的全球装机量有望在2024年达到600GW。
(2)各国分布式光伏发展促进政策
目前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的光伏项目主要以集中式电站为主,其中以英国与印度最为显著,其小型电站占比不足整体装机项目的10%,而中国、日本、美国的小型电站项目则占比本国总量的30%左右。相反地,德国、台湾、澳洲地区则更加倾向于小型电站,其小型电站占比均超过总体项目的80%。
{image=11}
同样作为以小型电站为主流市场的德国,在新能源渗透率极高的前提下,开始紧密部署储能板块,鼓励小型电站配备储能设施,用以辅助电站运作。具体推进措施为,配备了储能设备的光伏项目,2017年度可享13%安装回馈金,逐年递减到10%;资金方面,德国开发银行2018年推出1.23亿欧元预算;以上措施预计可刺激德国10,000套以上家用光伏+储能设备系统落地。
日本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高昂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居民的上网补贴电价高达42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57元。日本高额补贴新能源主要是因为2011年的福岛核电危机,所以日本民众和政府都特别重视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日本光伏分布式发电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公园、学校、医院、展览馆等公用设施,还开展了居民住宅屋顶光电的应用示范工程。
台湾地区在2009年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条例》,明确的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和全额上网都实行强制义务,并对可再生清洁能源实行标杆上网电价统一标准。上网电价的执行期限为20年,采取统一电价。台湾的标杆电价采取的是项目完工时整购费率基准和竞标机制相结合的方法,30KW以下免于竞价。这种方法使得台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远高于地面电站,有利益分布式的发展。
美国市场2019年光伏新增装机13.3GW,大型地面电站约占新增装置的60%,分布式占40%。美国不同的州针对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不同,比如2018年北卡罗纳州的补贴政策如下:非赢利机构(学校、教堂)、居民、商业机构安装光伏可以分别得到以下折扣:
——非赢利机构(学校、教堂):100千瓦以下的光伏系统,每瓦折扣75美分。也就是说,安装100千瓦(或超过)可以得到7.5万美元的补贴。
——居民:10千瓦以下的光伏系统,每瓦折扣60美分。也就是说,安装10千瓦(或超过)可以得到6000美元的补贴。
——商业机构:100千瓦以下的光伏系统,每瓦折扣50美分。也就是说,安装100千瓦(或超过)可以得到5万美元的补贴。
这一计划的补贴总额预计达到6200万美元,新装20兆瓦分布式光伏,先申请先得,指标用完为止。
2、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
(1)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主要安装在中国经济最繁荣的东部和南部,大约52%的产能来自浙江、山东、江苏和安徽4个省份。
{image=11}
2019年2月28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2019年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情况。根据公告,2019年光伏新增装机30.11GW,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2.2GW,占比40.5%,相较去年同期,装机及占比双双下滑。而这也是近三年分布式光伏首次下滑。
{image=134}
{image=135}
中国分布式光伏自2017年迎来爆发,2018年受531政策影响,发展停滞,2019年受补贴退坡及政策下发时点较晚等因素影响,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出现下滑。
2019年分布式光伏按下“减速键”,主要在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步伐放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骤降,一方面在于补贴骤降之下业主投资积极性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竞价模式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并不占优势,最终进入国补名单的项目较少。在2019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光伏竞价项目大名单中,分布式光伏项目3555个,其中全额上网项目56.5万千瓦,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41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466.5万千瓦,占比仅20%。
(2)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增长的原因
1)国家目标
按照2016年中国印发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分布式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应以每年10万千瓦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至少达到60万千瓦。同时,建造100个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示范区,80%的新建筑屋顶和50%的现有建筑屋顶配备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此外,中国于2014年推出了太阳能光伏扶贫计划,支持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的发展,并允许家庭自由使用电力或将其出售给电网。
2)政策补贴
作为光伏应用的半壁江山,分布式光伏在政策层面备受偏爱。然而,在国内市场,分布式光伏的真正崛起则始于2016年底、爆发于2017年。2013~2015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0.8GW、2.05GW、1.39GW。
2016年底,随着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受消纳困局笼罩,更加灵活的分布式光伏开始进入各大电站业主的视线。2017年政策再次“助攻”:三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下调,而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维持0.42元不变,由此分布式光伏近20%的超高收益立即吸引了大批金主蜂拥而至。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较2016年暴增3倍。
2018年5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2018年安排10GW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除国家太阳能补贴,12个省市还出台了地方补贴政策。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耐用性和相关激励政策使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项目之一。
2018年地方政府对分布式光伏补贴
{image=11}
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补贴强度,颜色由绿变黄,表示补贴强度逐渐增加。
{image=11}
2020年4月,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通知,2020年竞价补贴总额10亿元,户用项目补贴总额5亿元,预计对应工商业分布式和集中式地面电站装机规模约20GW和户用项目约6.5GW。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基本向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预计新冠疫情对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影响较小。
{image=11}
3)可盈利商业模式
中国的工商业电费远高于家庭电价。因此,企业多安装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以实现电力自给,节省成本。此外,与农业、渔业、畜牧业等相结合的“太阳能光伏+”正显示出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多的潜力。随着光伏系统整体费用的降低,大部分投资业主对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在10%-15%。农村的房屋一般都具备独立产权,而屋顶一般闲置,利用闲置资源,安装之后无需劳作即可获得收益,可节省电费,可卖电收益,这也是光伏扶贫的主要模式。
(3)分布式光伏发展潜力
1)分布式交易试点的实行,将极大的带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发展
根据2017年11月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分布式能源项目在110kv电压等级内可以选择就近销售电量。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不但可以保持较高收益率,而且可以借此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根据相关政策,国家能源局将重点选择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场址等发展条件好,电力需求大,电网接入条件好,能够实现就近消纳的市(县)级区域以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区域等作为分布式交易试点区域,并于2018年7月1日之前证实启动交易。
根据分布式交易办法,试点区域内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可实现用户直供电,降低限电风险,提高收益率。这就意味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力可以“隔墙”卖给需要电力的单位。如此一来,分布式光伏将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在不依赖补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较高的收益。此外,分布式交易对售电方及用电方来说能够实现双赢,对于自身屋顶资源有限、无法完全覆盖自身用电电量的大工业、工商业等企业来说,通过市场化交易可以买到比平时更便宜的电;对于户用光伏业主来说,也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更高的收益。因此,交易试点将成为2018年分布式光伏的一大机遇,而企业如果能够提前布局,或能抓住机遇,实现行业领先。2020年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光伏扶贫仍有一年机会。同时,光伏扶贫也是产业扶贫中效益最好、收益可靠的方式之一。
2)光伏扶贫是当前主旋律
根据《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在普通地面电站补贴下降0.1元、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下降0.05元的同时,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以及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维持原来补贴不变,使得光伏扶贫一下子成为了整个行业中收益水平最高的项目之一。收益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高收益率将吸引大批企业纷纷布局。而光伏扶贫作为国家最支持的项目,同时还享有土地利用优惠政策以及补贴优先发放等优惠政策,不但可以避免土地纠纷,而且还不存在补贴拖欠问题,消纳的保障也最大程度规避了“弃光限电”问题。因此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前景可期。
3)可开发屋顶资源广阔
分布式光伏电站所需屋顶资源具备较大的可开发空间。屋顶资源主要来源于工商业屋顶以及户用屋顶。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的数据,仅2004年-2018年十多年的时间内,全国累计竣工的工业厂房仓库面积达650,691.64万平方米,如果上述屋顶有50%可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则累计可建成约325GW的分布式电站,是2018年底累计开发容量的6.4倍左右;此外,商业屋顶和户用屋顶也将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丰富的屋顶资源,且随着未来新建工商业建筑和居民住宅的逐年增多,屋顶资源将源源不绝,因此未来分布式光伏电站可开发空间将随着屋顶资源的不断增加,市场前景愈加广阔。
4)户用光伏市场方兴未艾
在2017年近20GW的分布式装机中,占大部分的还是工商业屋顶,户用光伏虽然火热,但事实上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50万户装机以及200%的增长只是户用光伏爆发的开始,除了目前发展较好的浙江、山东、河北等地之外,广东、江西等地的户用光伏有望成为户用光伏的新兴市场。OFweek行业研究中心分析,2019年国内户用装机户数有望突破107万套,2019年新增30万套。而在中东部等土地资源缺乏的地区,户用光伏才是最适合的发展模式。
整体看,2017年户用光伏市场迎来市场启动,2018年停滞,2019年在政策保障的情况下全年并网5.3GW(考虑18年部分项目指标占用1.3GW,实际装机4.0GW),预计2020年户用指标有望达到7GW,实际装机有望突破8GW,户用市场将迎来快速复苏。截至2020年3月底,全国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258.9MW,其中1月、2月和3月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12.99、1.07和11.83万千瓦,3月装机出现明显修复。2020年户用市场补贴额度5亿元,度电补贴标准为0.08元,对应大约有6GW的装机规模,同时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即使没有国家补贴,也可以在6年左右收回成本,因此预计2020年户用装机将有望达到7GW,同比提升60%左右。
{image=11}
3、分布式光伏代表企业----芯能科技
(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与服务(为客户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光伏产品研发和制造。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通过自持并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为用户提供清洁能源,并从中获得稳定的发电相关收入;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与服务主要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者提供屋顶资源、电站所需硬件、并网支持及后续智能化运营和维护等服务;公司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主要包括晶体硅片等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业务。
{image=11}
公司在屋顶资源尤其是工业屋顶资源获取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取屋顶资源达953万㎡,涉及工业企业631家,可建设约953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937兆瓦,年发电能力可高达9.37亿度。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继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
(2)经营情况
{image=11}
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8,709.7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8,417.28万元基本持平,但各业务收入占比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产品研发和制造及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及服务(为客户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313.20万元、8,573.38万元、2,441.4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1.26%、22.37%、6.37%。各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15%、124.37%、-81.76%。盈利能力较强的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大幅上升;光伏组件在保障自用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海内外市场,对外销售收入较上年大幅增加,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较低毛利率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及服务业务收入减少,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
2020年4月28日,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季报,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一季度营收9,283万元,同比增加65.87,主要系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扩大,发电收入增加以及光伏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所致。营业成本5,893万元,同比增长85.73,主要系当期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扩大,相关成本增加,光伏产品销量增加,相应产品成本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6.34%。
(3)财务分析
{image=11}
公司2019年营业成本较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发电业务成本增加3,188.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9.67%,主要是自持电站规模持续增加,电站折旧等因素导致发电成本增加;光伏产品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171.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19.10%,主要是2019年度光伏产品销量增加,相应产品成本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及服务业务成本减少8,029.4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1.79%,主要是2019年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相应业务成本大幅降低。
{image=11}
{image=11}
{image=11}
{image=146}
十五、光伏与风电经济性对比
1、过往风电经济性优于光伏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082小时,光伏2019年全国平均利用小时数1169小时。2019年国内风电和光伏的度电成本(LCOE)分别为0.32和0.35元/kWh,预计2022年,风电和光伏LOCE有望降至0.31和0.28元/kWh,光伏的成本优势逐步体现。
{image=147}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风电平均度电成本(LOCE)于2017年起低于脱硫煤标杆电价(0.374元/kWh),光伏则于2019年实现。目前风电LOCE低于光伏,预计2020-2022年间,光伏LOCE有望持平随后低于风电。光伏电站建设成本预计从2019年的4元/W降至2022年的3元/W,在保障8%的全投资收益率下,全国13个省份/地区将实现平价上网。
{image=148}
分省份地区来看,平价上网对应的电站建设成本:不同地区由于燃煤标杆电价和发电利用小时数不同,平价上网的基准也有所差异。按照8%的IRR对光伏平价项目进行反算,得出以下结论:
1)全国范围内,光伏平价项目门槛最高的是重庆,要求电站系统成本低至1.20元/W,门槛最低的吉林,对应电站系统成本为4.11元/W。东北三省及蒙东成为平价时代下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
2)取全部地区的平均数,全国光伏平价上网项目的门槛为3.07元/W。
3)从系统成本角度预计国内平价进程:当前4元/W建设成本下,共有1个省份/地区实现平价,若电站成本降至3.5元/W时,有6个省份/地区实现平价,当造价下降到3元/W时有13个省份/地区实现平价上网。
风电由于对补贴依赖性小于光伏,陆上风电度电补贴在0.15元左右,光伏度电补贴在0.23-0.3元左右,因此风电平价上网的进程快于光伏。根据2019年全国风电的平均利用小时数2082h,风电建设成本按照7200元/kW保守测算,预计全国风电的平均度电成本为0.32元/kWh,低于全国的平均脱硫煤标杆电价0.37元/kWh,约2/3以上的省份风电度电成本低于脱硫煤标杆电价。但从收益率角度(8%收益水平)考量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仍需结合各地区的风资源禀赋和利用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
2、未来光伏经济性将优于风电
近年来光伏发电由于技术迭代快,使得组件价格、初始投资成本、度电成本都处于快速下降通道中,过去9年来光伏组件价格下跌80%以上,而陆上风机价格9年来约下降50%左右。
光伏的发电功率曲线是以中午时刻为对称轴成抛物线形,与太阳的朝出夕落一致,而风电受到风力的风速和风电变化影响发电功率不稳定。若电力交易完全放开,光伏因为白天发电与工业生产用电同步,容易获得更好的电价。
风电机组的机械转动构造,造成齿轮箱、调速器、轴承等转动零部件容易在运行中发生损耗与故障,因此风电机组的后续运维成本占到总投资成本的10%-15%。光伏发电设备则不存在此问题,运维成本更小。
综上所述,风电在度电成本上面的优势将很快被光伏取代,光伏将凭借多项成本优势在未来凸显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十六、结论
1、在全球电力生产结构中,光伏发电占比2.4%,低于风电5.4%的占比。虽然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小于风电,但是在2019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中,光伏占比55.4%,高于风电33.5%的占比,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增长率20%明显高于风电10%增长率。因此未来光伏占全球电力结构中的比例将持续提升。
2、中国自2009年开始启动光伏示范项目,由此揭开了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大幕,而此时海外发达国家对光伏补贴政策优厚,叠加中国较低的生产成本优势,从而使国内光伏企业的产品大量出口。但是随着2012年以德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光伏补贴退坡,海外光伏新增装机量开始下降,同时由于自2012年起美国、欧洲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中国大量光伏企业出口骤降,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补贴金额在2012-2017五年间维持高位,这一政策促使国内光伏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光伏产业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发展。2018年由于国内度电补贴首次出现下降,造成当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首次出现下滑,光伏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短暂步入低谷。欧盟自2018年9月起结束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且国内光伏出口产品的毛利率远高于同等内销产品,于是国内光伏企业开始提高出口占比。2019年虽然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再次出现下滑,但是海外光伏市场在各国实现清洁能源政策的目标推动下增长迅速,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加大了产品出口比例,因此中国光伏企业在2019年普遍取得了较好业绩。
3、2020年国家对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补贴电价都有所下滑,且相较于2019年的30亿总补贴金额,2020年的光伏项目在补贴总额上只有15亿,延迟并网导致补贴退坡的相对敏感程度更大。今年光伏补贴政策出台较早,投资主体准备时间更为充分,且今年48.5GW的新增消纳空间的前置条件已落实。基于上述情况,2020年国内光伏行业将迎来抢装潮,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将和去年持平。
4、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无补贴时代,预计上半年在政策正式出台前将仍有部分补贴项目抢装并网,但是下半年随着平价上网的全面实行,预料全年国内光伏装机量将比2020年有所下滑。
5、如果新冠疫情在2020年基本结束,那么2021年对于全球光伏产业而言仍是强劲的一年,因为2020年很多海外项目并网延迟预计将于2021年完工。但是,若海外疫情在2021年延续,光伏需求将出现断崖式下跌,再加上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大国印度已经限制从中国进口电力设备并可能在2020年8月继续提高光伏组件的反倾销税,欧盟与中国近来关系恶化未来也不排除重启“双反”,因此2021年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出口将面临很大困境,我国光伏产业自2021年下半将可能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6、随着各国光伏产业补贴的退坡,全球市场对于高效单晶硅产品需求增加,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对单晶硅产品的需求更大。单晶硅龙头企业隆基股份继续扩充产能,保利协鑫等多晶硅企业也开始在云南布局单晶硅产能。单晶硅出货量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增速已经超过多晶硅,特别是海外需求持续高涨,可以关注二级市场技术含量较高,降本增效明显的单晶硅生产企业。由于硅基材料公司资金投入大且回报期长,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因此一级市场机会不大。
7、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位于产业链中游,降本增效压力较大,但这也促使部分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脱颖而出,例如叠瓦技术的领导者江苏塞拉弗公司。
8、光伏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成本在整个光伏系统建设中仅次于组件成本,技术含量较高。该行业中一些规模较大,技术突出的公司值得关注其投资机会,例如未上市公司固德威、三晶电气、古瑞瓦特等。此外,由于分布式光伏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主要产品用于分布式光伏的逆变器上市企业锦浪科技也值得关注。
9、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占整个光伏系统的比重逐年提高,拥有比集中式光伏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分布式光伏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工商业分布式,而户用分布式方兴未艾,且2021年集中式光伏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政策取消后,户用光伏可能仍然存在一定补贴,因此我国户用光伏装机量仍将维持高增长态势。
10、各国政府为鼓励光伏产业发展在行业早期都有一定补贴,但是在补贴逐步退坡后,作为本质是公用发电事业的光伏产业其未来发展将趋于平稳,靠政府补贴推动的产业爆发式增长终将成为过去时。
11、在光伏细分产业链中,上游硅片公司毛利率和EPS水平较高,而单晶硅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多晶硅。位于中游的电池组件厂商因受到下游运营企业降本增效和上游原料企业集中度高议价能力强的双重挤压,EPS水平普遍较低,资本市场给予的PE估值水平也较低。而下游光伏运营企业主要为大型国企,在运营期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业绩稳定。值得关注的是逆变器和光伏辅材等细分行业,由于组件生产中核心零部件和辅材的不可或缺性,龙头厂商对于价格的掌控话语权较强,赢利能力和市场估值水平甚至可以超过上游晶硅企业。
附:光伏产业链代表公司估值对比
{image=149}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拟收购标的营收严重依赖单一客户 光韵达收问询函
来源:财联社记者罗兰6月24日上午,深交所向光韵达(300227.SZ)发函,矛头直指公司再收购对象通宇航空。据悉,光韵达2019年以1.89亿元的现金收购了通宇航空51%的股权,此番收购虽然为上市公司当年业绩贡献了30.2%的净利润,然而该利润成色却不足。数据显示,2019年通宇航空超八成的营收来自成飞集团,构成对单一客户的严重依赖。00023年猛砸40亿:新药“烧钱”愈演愈烈 科伦药业增长拐点何时现?
来源:全景财经不到三年,研发投入占到扣非净利润的3倍。一边是经营业绩每况愈下,一边却是研发投入节节攀升,这样大干快上式的研发强度,真能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吗?0000澄清 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尚存一定不确定性
澄清!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尚存一定不确定性来源:国是直通车别慌{image=1}{image=2}△(资料图)工人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制药有限公司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车间作业。图片来源于中新网科学面前,必须严谨。“钟南山:复方板蓝根对新冠有效”,近期有如此标题的内容出现在一些网站和社交平台,这些断章取义的消息四起,引发了民众对复方板蓝根的抢购。00002分钟读财报|*ST刚泰提前锁定面退 互联网珠宝第一股何以至此?
素有互联网珠宝第一股的*ST刚泰(维权)即将面值退市。12月11日,*ST刚泰一字板跌停,截至收盘,跌停板上的封单为31.2万手,股价报0.68元,收盘价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0000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6%公司股份:新美星
更多内容:www.qbytx.com,新美星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新浪财经讯6月15日消息。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或协议转让等减持股份累计不超过136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比例的6%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