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要“回家”了?业界:港交所和科创板都是机会
一位专注服务于上市公司的全球战略公关咨询公司高管对新浪财经表示,今年的中概股似乎陷入了第二轮的信任危机,更多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被无端地标签化,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会接踵而来,可能因此会有更多公司寻求私有化。
文/新浪财经 魏天谌
对于中概股以及寻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来说,2020年愈发不好过。
科创板或将是新的上市目的地,上述高管指出,国内科创板对标美国的纳斯达克,无论从IPO注册制,宽进严出、发挥市场监督功能的监管理念,还是信息披露的详尽要求,无一不给公众公司或者希望登陆资本市场的发行人,抛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和要求。
继阿里巴巴去年11月完成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第二上市后,京东和网易都将第二上市提上了筹备日程,预计可能在今年6月登陆港交所。百度在5月21日传出为提高估值将从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的新闻,后据新浪科技求证,退市传闻属谣言。
继4月初瑞幸造假事件曝出后,美国证监会(SEC)和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表声明,提醒投资者特别注意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公司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质量的风险。4月23日SEC主席Jay Clayton更是在电视上公开重申了这一点。
科创板之外,港交所也为这些想要“回家”的中概股,尤其是巨头企业提供了选择。今年1月,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对新浪财经表示,以前许多公司选择到美国上市,往往是因为没有选择。目前港交所关于IPO发行、结算等方面所有改革措施要么已经改革完毕,要么正在迅速推进之中,未来如果企业想要走向国际化、又想在离家近的地方上市,港交所就是这些企业的不二选择。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则通过了一项名为《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法案,规定如果任何一家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要求,将禁止该公司的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法案同时还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们是否为外国政府所有或控制。
该法案接下来将在众议院投票并交由总统签字,通过后才能成为法律。
{image=1}
李小加表示,原本第二上市对于公司来说不是一个必需的考虑,阿里在港交所第二上市起到了一个示范的动力作用,引发了这种可能性的广泛讨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总的来说,第二上市为港股市场,尤其是新经济领域带来很多新机。
Jason Ye认为,该法案就算最终入法,仍然为中概股公司的后期合规留下了比较大的操作空间,比方说,如果公司在三年内使用符合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就可以避免其公司股票被停止交易,并不是马上被勒令退市。此法案的初衷是能更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更透明的信息披露,而不是让中概股下市。因此,目前的中概股公司及其投资者不必过于紧张。
关于中美两国公共公司跨境监管的细节和进展,中国证监会在4月27日答记者问时表示: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以来,中国证监会第一时间对外表明严正立场,并就跨境监管合作事宜与美国证监会沟通,美国证监会作出了积极回应。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多边备忘录等合作框架下,中国证监会已向多家境外监管机构提供23家境外上市公司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其中向美国SEC和PCAOB提供的共计14家。此外,2019年10月中美双方对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存放在中国内地的在美上市公司审计工作底稿调取事宜也达成了共识,目前合作渠道保持畅通。
{image=2}
今年迄今为止,登陆美股市场的中国公司寥寥无几。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和美国股市的动荡,上半年的IPO市场原本就极其惨淡。据一位参与上半年某大型中概股IPO的消息人士对新浪财经透露,公司一度考虑过延迟甚至取消上市计划。
5月19日,纳斯达克交易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三份修改提案,旨在提高对来自新兴市场的拟上市公司IPO最低发行规模、并购上市后最低公众市值、公众持股比例、管理层资历、审计师资质等各方面要求。
责任编辑:覃肄灵
在2011年前后,部分中概股公司曾一度陷入严重危机,全年从美国退市的公司总市值甚至超过了同期赴美IPO募资总额,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艾瑞泰克、盛世巨龙、东南融通等50余只中概股因未能满足信息披露条件、财务造假等原因被停牌或退市。这场信任危机历时数年时间才被完全化解,直至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多家优质中国企业纷纷赴美上市,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热情也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纽约欧洛律师事务所亚洲业务部主席律师Jason Ye对新浪财经表示,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了对公众公司的审计要求,目前的现状是大约90%的中概股公司用的是四大会计事务所(即四大)在中国境内的分部办公室作为审计师,而中国的四大不受PCAOB的直接监管,可以不需要向境外提交审计底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