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上半年GDP增速负转正 市委书记:创新思路破危局
原标题:苏州上半年GDP增速负转正,市委书记:创新思路破危局
受新冠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今年一季度GDP下滑厉害,但二季度“回拉”迅猛,上半年,该市已实现GDP增速0.8%,“转负为正”。
除此之外,苏州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增量、税比全省第一,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工业投资增速位于江苏全省乃至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前列,成绩可喜。
7月31日,苏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代表苏州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其中提到了“六个危”,这“六个危”既是苏州过去一段时间也是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六个危局”,而苏州在面临这“六个危局”时又致力于用创新的思路打开“六个新局”。这或许也是苏州能在上半年经受住多重考验的“关键”所在。
这“六个危”分别是,疫情冲击之危、中美经贸摩擦之危、产业结构之危、产业链安全之危、消费滑坡之危、城市能级之危。
针对疫情冲击之危,苏州表现不俗。据蓝绍敏透露,作为服务人口超1550万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苏州在江苏全省发现疫情最早、防控难度最大。
但最终苏州及时研判、快速反应,成为防控最严格、防控效果最好,守住了“零死亡、零院感”的底线,
蓝绍敏称,苏州还是复工复产效率最高的城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5亿元。不仅如此,“面对疫情之危,我们用更高的招商引资热度打开了新局。”蓝绍敏说,今年年初苏州就推出一整套“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这在疫情期间作用和优势明显,成为“屏对屏”替代“面对面”招商的先行样板。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之危,苏州则用更快的贸易市场开拓打开新局。比如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开拓,推动对外贸易从“单边依赖”转向“多边布局”。
上半年,该市对美贸易占比下降到21.9%,“一带一路”贸易占比上升到23.3%。
面对产业结构之危,苏州选择用更强的科创策源功能打开新局。比如建立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选定生物医药作为全市主攻“一号产业”。
面对产业链安全之危,苏州则用更优的产业布局重塑打开新局。比如首创开展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活动,将苏州做强产业链的决心昭告全球。
此外,苏州还在疫情期间重磅推出“姑苏八点半”这一文旅夜间经济品牌,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措施,则都是用更深的消费需求刺激来为疫情期间的消费滑坡打开新局。
而不断融合进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苏州市域一体化,举办九城市政协共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高质量发展活动,都是为了突破苏州城市能级之危,用更广的区域发展空间来打开新局。
责任编辑:张玉
空缺8个月,湖北省委副书记到位
据湖北日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批准,王瑞连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他曾在西藏工作37年,短暂任职海南之后,2018年10月前往湖北。{image=1}王瑞连出生于1964年7月,山东邹平人,15岁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西藏,直至2017年调任海南。0000王贺胜继续兼任湖北省卫健委党组书记
7月24日上午,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涂远超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决定免去王贺胜的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image=1}湖北省卫健委官网7月25日早间信息显示,不再兼任省卫健委主任后,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仍兼任着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一职。0000澳葡萄酒产业毁于中国?外媒这样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月17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价值数十亿元的葡萄酒产业如何毁于中国效应?南澳州的葡萄酒制造商杰瑞德·怀特花了近十年在中国拓展业务。然而,短短几个月,一切努力化为乌有。这与葡萄酒的质量无关,而是中澳两国数月以来外交摩擦不断恶化的结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