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97

“增量降本”:科技成银行普惠小微利器

新浪财经综合2020-08-07 06:49:401

“增量降本”:科技成银行普惠小微利器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赵萌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链中断、订单骤减、成本高企等困难,急需额外金融支持。7月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为进一步“增量降本”,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业务呈现出不少创新做法,一些契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也广受好评。

拓展场景提高服务覆盖面

“鉴于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短、频、快’的特点,交行在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设计端采用标准化的线上产品为主。”近日,交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李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交行已形成“标准化产品+场景引流+互联网营销”组合展业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

场景引流是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的一大利器。截至目前,交行已先后在全国工商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微信公众号、官网以及浙江、四川等近60个省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在线金融服务平台开通“小微贷款直通车”服务通道,对接各类外部场景渠道近300个,通过外部渠道引流发起线上申请近8000笔。疫情防控期间,交行为27个省份的数百家民营小微企业新批复授信额度约60亿元。

据了解,下一阶段,交行将持续依托金融科技优势,搭建数字化经营基础服务平台,通过与政府数字平台对接,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获客、服务、风控能力,全面赋能业务发展。

创新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扩大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只是第一步,交行还借助科技力量,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探索各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新业务模式及产品。交行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就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加强战略合作、发展产业链金融就是实践之一。

李亚表示:“作为首批战略合作的银行,交行通过与该平台合作,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以大型企业信用为核心,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和政府信用在融资中的增信作用,通过在线保理等业务为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融资提速、降低成本。”

此外,交行还与“中企云链”等外部机构开展合作,发挥各自特长,为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资金变现,实现“1+N+N”供应链金融模式。

据了解,去年交行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建立了商业银行首家专属业务合作模式。疫情防控期间,交行执行优惠贷款利率,围绕担保机构减免担保费等优惠政策,组织重点分行积极对接国有担保机构,推出“抗疫担保贷”“抗疫复工贷”等银担融资方案,大力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生产和复工复产,通过银行和担保机构双方合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交行抗疫复工担保贷款投放超500户,金额约25亿元。近期,交行又成为首批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开展“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的银行,双方将进一步为小微企业、“三农”等主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服务小微与风险防范“两不误”

“近年来,交行普惠金融业务在全行统一的授信与风险政策框架内,通过多种方式稳步探索区别于传统公司和零售业务的经营模式,防范和化解风险。截至今年6月末,交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99个百分点。”李亚表示。

如何在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同时,避免“僵尸企业”搭便车?交行的实践表明,首先是要形成差异化的授信和风险管控机制。交行普惠条线以信贷投向和产业结构为抓手,对业务总量进行整体的调整和监控。

其次是动态调整普惠业务政策安排。一方面,交行普惠条线采取全方位纾困政策,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灵活调整授信准入要求,加大展期和续贷力度,截至目前,交行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予以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涉及贷款金额超1300亿元,惠及还息、还本客户超6万户;另一方面,加强资金流向管理,调整贷后监控规则,确保贷款资金真实用于救困救急。

再次是加强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交行充分运用各类内外部大数据信息,搭建了信用风险与欺诈风险双控、数据驱动与线下核实结合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同时,加强专职数据分析团队建设,提高对普惠信息数据和规则模型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最后是推进差异化的贷后监控与管理。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交行普惠业务贷后监控管理全面覆盖法人实体与实际控制人、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集群风险与单户风险。在实施手段上,综合运用“系统监测预警”与“人工调查核实”方式,并根据交易场景、客户评级、支付方式等自动生成差异化的贷后监控策略。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