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60

恒指季检周五公布:阿里美团或占比5% 腾讯或成输家

新浪港股2020-08-10 14:23:180

新浪港股讯 8月10日消息,恒生指数季检结果将于8月14日公布,美团、阿里、小米有望纳入恒指。其中,美团市值高达万亿,纳入概率或最高,美团点评股价翻红涨2.43%,小米、阿里跌2%。

在8月进行的恒指季检中,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将有资格被纳入。第二上市公司也将可以被纳入。业内人士认为,美团点评、阿里巴巴和小米集团极有可能被纳入,因为它们的经自由流通量调整市值和成交量巨大。

关于流通股份认定,一股一票股为流通股,比如小米A类股被视为非流通股。第二上市以香港股本为流通股,比如阿里流通股只按香港股本计算。根据个别第二上市成份股在恒指及国指中的比重设有5%的比重上限,小米、美团、阿里占恒指比重最多为5%。

美团、小米、阿里流通值有多少?

新浪港股查询发现,截至2019年年报,目前小米共计240.567亿股,雷军持有42.546亿股A类股,林斌持有14.113亿A类股。其中,雷军A类股占比64.15%,以此计算,小米A类股66.32亿股,因此,小米日前还有174.25亿股(计算作小米纳入恒指的流通股),按发稿价15.08港元计算,流通股市值为2627亿港元。

{image=1}

截至2019年年报,美团方面,王兴持有4.896亿股A类股,占比66.56%,穆荣均持有1.1865亿股,王慧文持有0.364亿股。以此计算,美团共有7.356亿股A类股,而美团共有58.267亿股股本,以此计算,美团若纳入恒指流通股为50.91亿股,市值为1.15万亿港元。

{image=2}

阿里巴巴若纳入恒指,流通股将会是多少呢?新浪港股统计,根据第二上市规则,阿里流通股只按香港股本计算,根据CCASS数据,香港中央结算系统持有48.1亿股,减去花旗持有的23.53亿股,阿里港股股本(流通股)持仓为22.8亿股,目前市值为5490.24亿港元。

{image=3}

阿里、美团、小米是否符合纳入恒指要求?

广发策略廖凌表示,新规落地后,架构限制不再阻碍以上三家公司进入恒指指数。但若最终纳入恒生指数,还需考量上市时间(港主板上市时间满2年,但若市值处于港股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前25名,可缩短上市时间限制)、市值(处于恒指选股范畴内所有个股的总市值的前90%)、交易量等多方面因素,以及获得指数顾问委员的最终确认。

根据恒指公司的恒生指数编算细则,一般股份要上市两年才合纳入资格,但如果上市公司市值够大,则有一条快速通道可晋身蓝筹。按上市以来平均市值计,若公司市值是港股首5位,上市满3个月即可染蓝;若排名6至15位,即可于上市后6个月被纳入恒指;若是16至20名,则12个月即可;若21至25位,则是18个月。

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已经上市满6个月,公司总市值港股第一,流通值也高达6000亿港元,排名前20,有望快速纳入。

美团市值高达1.3万亿,位列港股第六,流通市值也超过了1.1万亿港元,上市时间即将满2年,符合6个月快速纳入条件。

小米市值3635亿港元,上市时间已满两年,市值位列前25名,有望本次纳入。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由于过往很少在同一次季检新增三只成份股,而且阿里巴巴(9988 HK)、美团点评(3690 HK)及小米集团(1810 HK)的自由流通市值及占恒指的权重较大,我们估计恒指公司未必一次过同时间纳入三间公司,但阿里及美团在恒生科技指数的已为列第一及三大权重成份股,考虑阿里在电商及美团在在线消费所在行业的代表性,相信有较大机会被纳入恒指。

光大新鸿基策略分析师温杰表示,应该有三只可以符合资格被纳入,所以推断小米、美团、阿里都可以进入恒指。但要留心现在市况波动,部份科技股更受美国制裁。短期主动式基金未必大幅流入,局限他们的表现。

华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表示,小米、美团、阿里都有望纳入恒指。随着更多具有增长性和优质基本面的公司成为指数成分股,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有望获得更高估值水平,香港市场也有望获得更高的流动性、交易量和代表性。目前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和美团点评的股本回报率和市盈率均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指历史性改革,各大权重股将有何变化?

在8月进行的恒指季检中,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将有资格被纳入。第二上市公司也将可以被纳入。虽然恒指公司很少在一次季检中进行三项变动,但由于指数成分股已有一年多维持不变,因此这次或有较多变动。

由于该指数检讨将涉及恒生综合大型股、中型股和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的变动,因此检讨结果还将导致港股通名单发生变化。

1)恒指新经济权重未来五年或提高至35%。庞溟表示,恒生指数此次优化调整,以及2018年修订的港交所上市新规,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兴趣以及港股中科技类核心优质资产的估值水平。按照我们的估算,在过去的两年中,新经济公司在香港市场的市值占比已经由23%上升到30%。我们预计,这一比例有望在未来5年间继续稳步上升到35%甚至更高。

2)恒指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提高未来盈利表现。颜招骏表示,恒生指数公司将于8月14日公布季检结果,是恒指大改革后的第一次成份股调整,今次季检将令恒指以及港股展开历史新一页,有助解决指数代表性不足,更好反映整体港股实际的运行状况。当前恒生指数有超过60%的权重在金融及地产这两个旧经济行业,盈利增长动能不足,成为指数的缺憾,从而压制恒指的盈利增长、估值及指数表现。随着往后更多“W”及“SW”股被纳入蓝筹,增加在恒指的可选消费及信息科技行业比重,对指数表现及估值提升带来积极作用。

3)第二上市公司有望纳入港股通。庞溟表示,阿里巴巴(9988.HK)已经满足被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的客观条件。如果上交所与深交所现行的关于港股通纳入的相关规则和细则得以修订,其他在港第二上市优质公司纳入港股通的时间要求有可能会进一步缩短,或有可能将以是否被快速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指数产品作为判断标准。在港第二上市优质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个股和香港市场交易量和活跃水平。

颜招骏表示,三只股票不一定全部纳入,在乐观情境下,若三间公司同时间被纳入,我们估计权重占比合计达到11.4%,预计美团、阿里及小米将共吸引22.5亿美元追被动资金配置。金融行业的权比无可避免被下调,当中以友邦(1299 HK)、建设银行(939 HK)、中国平安(2318 HK)的影响较大。腾讯(700 HK)的权重从11.36%再被下调至10%的上限,是今次季检中最大的输家。

多少被动资金入场,谁是季检赢家和输家?

颜招骏表示,在乐观情境下,若三间公司同时间被纳入,我们估计权重占比将共达到11.4%,金融行业的权比无可避免被下调,当中以友邦(1299 HK)、建设银行(939 HK)、中国平安(2318 HK)的影响较大。腾讯(700 HK)的权重从11.36%再被下调至10%的上限,是今次季检中最大的输家。另外,我们认为药明生物(2269 HK) 有机会取代石药(1093 HK)成为蓝筹股,公司于过去12个月底平均经自由流通市值达到833亿港元。

他预计美团、阿里及小米将共吸引22.5亿美元追被动资金配置。

颜招骏表示,据估算,美团及阿里巴巴可达到5%的权重上限,而估计小米的权重为1.4%。截至7月31日,与恒生指数挂钩的交易所买卖产品的资产管理价值约197亿美元,我们估计美团、阿里及小米将分别带来被动资金流入9.85亿美元、9.85亿美元及2.79亿美元,分别需要6个、5个及3个交易日完成购买(假设每日购买金额占日均成交金额的25%)。

他预计太古A、信置、长江基建、恒隆地产、中信股份有机会被剔出恒指。

由于恒指公司表明维持50只恒指成份股,因此若纳入“AMX”便必须把3只现有成份股剔出,考虑到平均市值、日均成交金额、公司所处行业的代表性,我们认为太古A(19 HK)、信和置业(83 HK)、长江基建(1038 HK)、恒隆地产(101 HK)或中信股份(267 HK)被剔出的机会较大。比如,信和置业于3个月的日均成交金额只有6,500万港元,过去12个月底平均经自由流通市值只有345亿港元),占权重只有0.38%。

最后我们简单说下,腾讯海外版微信上周五遭遇特朗普封杀,市场担忧封杀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游戏或者投资业务,引发腾讯巨震。上周五腾讯跌超5%,今日再度跌超3%,两日市值蒸发4455亿港元,马化腾个人身家蒸发4455*8.42%=48亿美元。相反,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身家逼近1000亿美元(彭博数据超1000亿,位列第三),仅次于贝佐斯、比尔盖茨、LV老板阿诺特。

周三公司即将公布中期业绩,市场料网游业务仍相对强劲,但关注疫后腾讯的广告收益表现,集团利润率或因网游、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企业业务的额外营业支出承压。综合12间券商预测,腾讯上半年纯利料介乎511.66亿元至582亿元人民币。

此外,恒指周五季度检讨,阿里、美团、小米如果纳入恒指,无疑进一步降低腾讯权重,成为本次季检最大输家。(文/金石)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