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时会有误差?
原标题:天气预报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时会有误差?
昨天傍晚,北京市防汛办发布提示:12日我市将有大到暴雨,倡议各单位弹性工作、居家办公,建议市民减少出行,停放车辆注意安全,避免到山区、河边和危险地带。
暴雨常见,但如此让人严阵以待的暴雨不多。这样的提示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不少人甚至还对这场暴雨有所“期待”。
但是,12日早晨,让大家等待的暴雨并没有“如约而至”。不少人对降雨非常关注,一大早就在“气象北京”的微博上询问降雨情况,称自己所在的地区还没有下雨,还有网友直接艾特“气象北京”,问“说好的暴雨呢”。
那么,今天北京的暴雨还会不会下?
{image=1}
最新答案
北京市气象台今早6时发布了最新预报:今天白天,北京多云转阴有中到大雨,伴有雷电,北风二级左右转东风三四级,最高气温29℃;今天夜间,北京有大雨到暴雨(伴有雷电)转多云,东转北风三四级,最低气温23℃。
目前,暴雨黄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中,强降雨对交通影响较大,请减少出行,驾车注意避让积水路段,山区谨防地质灾害。
此次降雨过程天气有三大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预计今天早晨开始出现降雨,主要降雨时段为今天中午到夜间,13日早晨降雨逐渐减弱结束;
二是过程雨量大,预计全市平均降雨量40至80毫米,城区50毫米左右,西部、北部沿山一带局地可能达到20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至100毫米,降雨期间伴有雷电和局地短时大风;
三是影响范围广,此次过程为京津冀区域性暴雨。总体来说,预计此次降雨今天早晨从本市南部地区开始,自西南往东北移动,逐渐影响全市。
对此,气象部门也再次提醒,强降雨时段在午后至夜间,降雨对晚高峰影响较大,请注意防雷防雨。
也就是说,暴雨还是会下,时间为午后到夜间。
预判依据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是古代人看云识天的办法。这时候的天气预报,大多是凭个人经验。
到了20世纪,人们已发明和应用了气象仪器来测量大气状态,气象学开始进入“科学时代”。
{image=2}
特别是无线电的应用,使各地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及时汇总到一个中心,绘成“天气图”,但天气图还是严重依赖预报员的主观判断。
20世纪上半叶,科学界提出用描述大气运动的原始方程组作定量天气预报的构思,但方程组非常复杂,无法直接求解。
1961年,我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在深入分析天气演变过程的理论基础上,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求解大气斜压原始方程组,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原始方程组的天气预报图。
我国科学家创造的半隐式差分法和此后又创新的平方守恒法,至今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简言之,气象监测已从单纯的“站点监测”变为包含气象卫星遥感的全球监测,气象预测已从经验预报发展到数值天气预报。
从经验到科学的演变,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随着预报预测系统日益完善、水平不断提高,预报员们更加从容和自信,交出的答卷越来越优秀:
全国24小时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6.7%、80.4%、84.5%,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8分钟;
近年来,我国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稳定在70公里左右,各时效预报准确率全面超过美国和日本,对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保持世界领先。
可以看出,88%的预警准确率是这次预判北京暴雨的依据所在。但88%不是100%,仍是一个有误差的概率。
为什么会有误差呢?
天有不测风云
现代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
制作天气预报相当于一个制作产品的过程,由大气综合探测、气象资料采集、气象信息加工处理、天气预报制作、气象信息服务等几个系统“接力”产生。
以作为“原材料”的观测资料为例,大气是没有国界的,各地的天气变化相互关联,制作天气预报需要全球观测资料。如果把全球每一个经纬度算作一个格点,沿着纬线是360个格点,沿着经线是180个格点,垂直方向大气也是运动的,考虑50层,也就是50个格点。这样,描述全球大气运动需要格点的数量级为106到107。但是,现在远远做不到全球这些格点上都有观测。
所以,这个观测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
不仅如此,在整个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从“原材料”、“加工厂”到“产品检验”,都可能是不完美的,都可能产生误差。
科学发展需要遵循一定规律,天气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我国的气象事业,从70年前的“一穷二白”艰难起步到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代代气象人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为的就是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康。
{image=3}
拿北京市防汛办发布提示来说,基于科学的气象判断,把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提早告知公众,是未雨绸缪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降低暴雨发生的危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所以,在对待天气预报的态度上,公众也需要多些沟通、理解和体谅。(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杨杰
辽宁发布域外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通告 涉北京多个区镇
辽宁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请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重点地区实施精准防控措施。自2020年6月14日15时起将北京市丰台区,西城区月坛街道、金融街街道,涉北京多个区镇2020年6月14日0000重庆一煤矿一氧化碳超限事故16人无生命体征
9月27日凌晨30分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共造成17人被困。截至目前,17名被困人员已搜救完毕,其中,16人无生命体征,1人已送往医院全力抢救。事故发生后,重庆市、綦江区两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抢险救援、医学救援、善后工作、调查评估等工作组,应急、医疗、公安、消防等部门在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目前善后工作有序进行,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0000国家体育馆完成首次制冰,冬奥时将承接冰球比赛项目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娇颖)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今日(1月28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冰球比赛场馆国家体育馆完成首次制冰工作,目前已具备比赛测试条件。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历时6天完成2块冰面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国家体育馆是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比赛场馆,此次转换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场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