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干勇谈中国新材料:差距在哪?怎么追?
原标题:院士干勇谈中国新材料:差距在哪?怎么追?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我国是材料大国,整个材料体系是完整的,每个领域都涉及到了,几乎没有缺陷,2018年的新材料产值是3.64万亿,现在已经完全接近4万亿了,但是我们不是强国,支撑保障能力不够,产业基础能力也不够”,8月12日,在“先进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中,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团主席、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表示。
干勇院士在会议中提供了一组数据:在信息显示、运载工具、能源动力、高档数控机场和机器人五大领域所常用的244种关键材料中,中国仅有13项材料国际领先、39项国际先进,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的有101种。
在干勇看来,目前国际高端材料技术壁垒日趋呈现,垄断性也越来越强,同时研发模式在变革,孕育着颠覆式创新。在这种前提下,中国新材料产学研界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对新一代的材料研发要抢占高点;另一个任务是对现有材料的提升。
材料涉及广泛的基础学科和多种工业门类,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对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产业尤为重要。干勇预测,至2030年,中国对新材料的战略需求将会特别突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为例,预计大尺寸硅需求量将会达到每年40亿平方英寸,新型显示材料的需求量每年将达到3.5亿平方米。
同时,包括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基因编辑等未来可能引发巨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将会在未来的10-20年催生对量子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新兴能源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的巨大需求。
在干勇看来,中国的战略转型期一方面对新材料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新材料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顶层设计已有迹象。按照干勇的介绍,目前有关新材料的重大项目方案编制工作正在推进,2019年4月成立了指南编制工作组,方案已经经过多次修改,等待下一步的推进。
另一方面,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部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任务也在推进之中。目前中国在材料领域共计有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干勇建议相关实验室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相互配合、互相支撑的立体结构。
新材料产业正在成为各地方政府着力推进的产业集群之一,从2009年至2018年,各地陆续出台了近40项有关新材料发展的政策文件。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中即提出,到2022年,山东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万亿,年增长10%以上,产业规模保持全国前三,力争位次前移,终点新材料细分行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60%以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20%以上。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2万亿,重点发展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先进技术材料三大类方向。
干勇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山东注重制造业的发展,大体量产业很多,同时重视科技创新,因此在一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中高阶端,多家大型企业涉及了不同类别的新材料产业推动,预计能在新材料领域作出更多贡献。
在干勇看来,新材料涉及门类众多,同时又具有极为基础性的作用,不论在产业界还是科研界,都需要有更多的“集群意识”。
“我们提了很多想法,要集群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要把相关产业、资本聚集起来,补齐整个产业链,形成‘兵团作战’;科研领域也是这样,可以把同类功能的实验室进行整合,否则每个实验室都只能当‘侦察兵’,当不了‘作战部队’”,干勇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经济观察网获悉,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正于8月10日-15日在山东青岛举办。8月12日,“先进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 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重要板块之一,在青岛举办,同日举办的论坛还有国际检验检测能力验证研讨会、工业互联网与5G创新发展论坛等,泰安分会场举办了中国科协服务山东创新发展现场交流会,威海分会场举办了海洋智能装备及智慧海洋论坛。
责任编辑:蒋晓桐
LG化学将电池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
e公司讯,据韩联社报道,LG化学公司1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通过了拆分其动力电池业务的决议。在经10月30日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暂名“LG能源解决方案”的公司将于12月1日设立。LG化学将持有新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首次公开募股时间待定。责任编辑:邓健0000碧桂园投资文和友小龙虾公司
据天眼查App显示,8月12日,湖南文和友小龙虾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碧桂园关联公司海口市碧桂园创投科技有限公司、嘉瑞加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注册资本从500万人民币变更为675.8万人民币,增幅约35%。湖南文和友小龙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杨干军,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食品销售;农家餐饮服务;大型餐饮;食品的研发等。0000国家药监局:做好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监管与治理
证券时报e公司讯,6月23日,国家药监局在山东济南召开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会议要求,各级药监部门要突出排查治理重点。在全面推进各项任务的同时,要强化疫情防控转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按照八部门的联合通知要求,依职责做好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的监管与治理。责任编辑:邓健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