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84

访莱茵技术铁道事业部孙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能过剩如何化解

中国经营网2020-08-13 14:23:162

原标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能过剩如何化解?——专访德国TUV莱茵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铁道事业部总经理孙宁

本报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

近年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四川、浙江、广东、河北等省均提出各自的千亿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在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的同时,业内也在担忧,轨道交通已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各地继续规划,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过剩?(详见中国经营网7月23日报道《多地规划千亿级轨交基地 本地造与产能过剩难平衡》http://www.cb.com.cn//index/show/zj/cv/cv13492561266)

针对轨道交通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思路等,《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德国TUV莱茵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铁道事业部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咨询公司原副总经理孙宁。

全产业链过剩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看待当前轨道交通装备产能过剩问题?2016年以来,比亚迪(002594.SZ)、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通号(688009.SH)等越来越多新企业进入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对行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孙宁:现在轨道交通产业过剩是全面过剩,不仅在车辆生产领域,其配套的各个设备系统,如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设备系统的子系统(列车玻璃、空调系统等)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此外,行业所需要的铝合金、不锈钢等原材料制造能力也是过剩的。

相比地铁,单轨、磁悬浮、有轨电车等轨交新制式进入门槛较低,成为越来越多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新企业进入领域的敲门砖,这也给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从产业发展角度,如果产能不足,就会成为卖方市场,不利于行业发展。产能存在过剩意味着行业能力有冗余,竞争才能更充分,产能略过剩是利于行业竞争和发展的。但当一个行业出现严重过剩时,就会造成大量浪费。

目前轨道交通产业就存在严重过剩,部分车辆组装、生产厂每年订单只够维持六七个月生产时间,甚至更短,其他时候因缺乏订单,工人只能放假。

地方保护主义加速产业过剩

《中国经营报》: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哪些?

孙宁: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产业政策。国家多次发文鼓励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将轨道交通装备作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的行业。国家发改委2017年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轨道交通装备作为重点领域。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是对的,但地方政府将国家产业政策照搬作为各省自己的产业政策,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缺少均衡,造成了行业的过剩。

第二个原因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但带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只是区域内的需求。每个省的省长、市长都希望将本地的轨道交通订单留在本地,部分省市已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市场需求可能达到一二百亿元,如此庞大的产业需求,地方政府自然想要在本地建厂。

更糟糕的是,地方政府在规划建厂时,不仅将本地未来的轨道交通项目市场全部列入本地工厂产能,甚至覆盖周边城市、周边省份。如福建建设一个车辆生产厂,在规划时不仅覆盖福建市场,还会想着要占领广东、广西市场。大家对市场需求都过于乐观,市场重叠,加重了产能过剩。

地方保护主义之下,每个省市都想建一个主机厂,作为省长是没错的,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产能就严重过剩了。在产业发展初期,各省政府都认为自己可以搞得定市场,但市场是个无形的手,不是行政权力可以完全搞定的。相信市长,不如相信市场。地方保护这种不利于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行为,对行业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第三,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改变导致产能过剩。在行业发展初期,通常是业主出资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并分别对工程、车辆、信号系统等项目进行招标。近年来,随着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总包模式的盛行,许多项目都是由业主招标确定承包商,承包商再对各个分项进行招标。如此,承包商话语权加大,而承包商天性是逐利的,自己拿到的项目不想与人分一杯羹,从工程到车辆都想自己消化。

每个工程企业手里都有轨道交通总包项目,于是纷纷下场自己造车,自己研发信号系统。这实际上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第四,国家鼓励投资向实体经济,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典型的实体经济,所以大量业内外的资金进入这个领域。但现在的投资都进入了过剩的、落后的领域,没有进入轨道交通核心技术领域或者说先进领域。许多投资是重复性的,而没有投向有竞争力、有技术含量的领域。

部分国有企业在投资上是不考虑回报的,只考虑如何扩大手中的权力,如何寻找寻租机会,导致了行业的产能问题。

“吃不饱”又“死不掉”

《中国经营报》: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危害有哪些?

孙宁:第一,投资效益变差。

第二,资源被分散,导致产业无法做强。大家都忙着在低端竞争,打价格战,无心提升技术水平。正常的竞争下,在产能严重过剩时,水平较差的工厂没有订单就会死掉。但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下,各地都会优先把订单给本地企业,造成无论这些工厂水平如何,都会有订单。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过剩导致谁都吃不饱,但也没有工厂因此倒闭。

同时,地方政府追求本地化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本地企业垄断了当地市场,本地企业因为有地方保护,在本地服务差。

第三,市场无法实现公正、公开、公平,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行业内现在经常出现由于行政原因,不该上马的某个交通制式或项目顺利上马的现象。

第四,导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解决存量 杜绝新增量

《中国经营报》:产能过剩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孙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存量,杜绝产生新的增量。

第一,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理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现有的过剩产能尽快转型,转型到产能缺乏、有市场需求的领域。如,部分缺乏订单的车辆生产、组装厂可以考虑转型做维保,部分工厂可以转型进入轨道交通之外的领域。

第三,坚决杜绝产生新的增量。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效预防和化解产能过剩。城轨车辆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区,不得新增城轨车辆产能,企业申请建设扩大城轨车辆产能项目,上两个年度产能利用率应均高于80%。

《通知》的思路是正确的,但缺乏惩罚性举措,只告诉各地要控制产能,但没有说明违规扩大产能将受到怎样的惩罚,这就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巧立名目新增产能,控产能政策难以落地。建议在控产能政策中,增加严格的违规处罚措施,督促地方政府严格落实。

责任编辑:尹悦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