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 还没到懈怠的时候
原标题:王辰院士: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还没到懈怠的时候
作者 | 王辰
要点速览
● 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而是疫情时代。预判疫情的难度是极大的,而精确的预测应该说几近不能,目前的情况不是一个可以懈怠的时候。
●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状态处境是:本土传播基本阻断,散发、小规模流行/暴发呈常态化,境外流行持续,对我国的输入压力长期存在,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转入大流行背景下的“新常态”。
● 近期疫情与海鲜市场密切相关,原因在于海鲜市场和产品风险环节多、传播风险大,溯源工作困难,加上病毒传播和疫情的扩大作用。
● 今年秋冬和冬春季节一旦合并流感,鉴别诊断会非常困难,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普遍地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一定是在今年9月底以前、不要晚于10月份进行充分的大人群接种。
8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作了题为《常态与应急相结合——当前新冠防控的策略》主旨报告。
报告中,王辰分析了影响未来疫情的因素,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疫情防控转入大流行背景下的“新常态”,并提出了常态化防控的主要应对措施。
以下为报告实录:
关于新冠疫情,我们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根据最新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死亡已经超过70万例,而且疫情在不断进展和蔓延中。我们国家是受到疫情严重影响最早的国家,但现在总体情况控制得比较稳定。
从我们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到,经历了1、2月份比较严重的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省的暴发之后,现在疫情已经总体趋于明显的控制,而且基本上只是一个间断发生小规模流行、一定小规模暴发的情况。
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后疫情时代。但是实际上这个概念必须很清楚,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现在是疫情时代。
作为疫情时代中的一个中间的时间点,我们现在到底处于疫情早期、中期还是后期?到底是尚处在发展期还是已经到了激起期或者马上接近消退期?这都是我们需要考量和估量的。
说现在到底处于哪一时期还为时过早,我们对新冠肺炎的疾病规律、很多特点还没有掌握。因此,对疫情的干预,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也就是要尽可能控制疫情的出现,并采取社会动员和行动。
我们知道控制传染病关键靠3大因素:第一是隔离传染源,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一般的医学原理和规律规则。
据此,我们可以采取像追踪病原、隔离、切断传染源等一系列措施。再一个措施就是所谓的科技干预。科技干预是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一些专业化的行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医疗救治行动,包括药物、利用疫苗所采取的预防行动等等。这两个因素都是在干预疫情中最主要的因素,它们的交互作用影响到疫情总体的防控效果。
对未来疫情趋势的估计,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也被无数次问到对疫情的趋势和走向如何判断。大家知道,我们对疫情规律掌握得还是不够的,趋势上如何走向虽然可以做一定的猜测,但很难真正做出很有把握的预测。
尤其是影响疫情最本质的因素,实际上是病毒的特点。在面对人体这样一个新的宿主环境下,必然会加快它的进化和变异,以适应人体这个新的宿主。这是生物界一种通常的规律和现象,叫做新宿主的适应现象。表现出来就是一些基因改变,还有其他很多的一些表现成性状的改变:一个是致病性,一个是传播性。这两个方面是它突出的问题。
传播性决定疫情传播的广泛性,致病性决定了包括病死率在内的病情严重程度、被感染人体临床表现。
我们知道,不同病毒的变异株,不同的病毒在不同传播链上,在不同的传播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同境遇。它受到不同个体的影响,会受到个体所处的集体环境社会是否加以隔离干预的影响,会受到个体是否打过疫苗的影响,这个个体是否是有过有效的干预药物的影响。
诸多的影响因素,在这么多因变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构成了一种很复杂的情况,确实难以预判。所以,预判疫情的难度是极大的,而精确的预测应该说几近不能。
世卫组织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组织了很多专家对疫情趋势进行了研判。世卫组织提出,全球COVID-19的风险水平显然是非常高的。这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到全球的情况。
另外大流行预计要持续很长时间,世卫组织主流的观点认为还有几年的时间。我们不期望这样,但这是专家们的一个估计。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估计都是非常初步的,很难谈到精确的估计。
而这次目前的情况,很显然不是一个可以懈怠的时候,包括中国在内。它还是引起全球性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
现在除了新冠疫情,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在秋冬季节的时候,会不会和季节性流感、新出现的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伴随出现、交互影响,从而增加它的复杂性。有没有其他的一些人类社会或自然界的因素也参与其中,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大家知道在传染病的流行上,社会状况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传染病分不同种类,特别是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类最难防的多种传染病交互存在的情况,这点我们必须心存戒惧之心。
从世界卫生组织,到包括我们所处的西太平洋地区,都根据全球和本地区情况做了一系列的风险预测,采取了一系列社会干预措施和科技干预效率的综合评价。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社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影响民生的因素不仅仅是传染病,虽然这个传染病是一个极大的扰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扰动因素,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定的重大问题,但也要适度适法,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应采取收放自如的方法,不追求极大的不成比例的成本和效益比,把疫情压得极低,而是采取在疫情可控的程度上一个适度的效率比。你要把疫情压得极低,投入的成本是极大的,适度的情况下符合疾病本身规律,符合人类要照顾到很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中央提出来的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样一个问题。
就我们国家来说,如果放得比较开,可能会出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一个疫情加重的程度,这个时候我们要采取更重要的一些措施,始终维持在这样的压到一定程度,但同时社会能相对正常运转的程度上。
我重复强调一下,这个判断是要基于对疫情的精确监测的基础之上的。
对我国疫情现在防控状态的基本判断是这样的:
本土的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了,散发的小规模流行和暴发是间断的、常态化出现的,境外的流行压力对我们造成的输入压力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经济运行与疫情防控之间、疫情的流行之间形成了新的常态,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状况。
我们要抓住一些关键的技术点,比如武汉、北京、大连,还有国际上的多次疫情,都和海鲜市场和加工厂是有关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实际上我们分析出初步的道理:海鲜是冷链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病毒很容易存活下来,而海鲜是各类食品中最跨长距离运输的一种。跨长距离的远途运输,意味着涵盖世界各地的可能运到这边的海产品,包括异源地的产品,这是我们已经发现的应该汲取的教训。
所以应对这些疫情,不能再采取个案化应对的办法,而应该进行规律化的探索,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形成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规定,并且切实实施。
现在有两个转变,在疫情防控方面大家是必须关注到的:一个转变就是要从全面的应急处置转变为常态化的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另外一个转变,就是从群专和群防群控这样的大规模社会防控模式,转为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常态化管理模式,也就是“手术刀式”的管理方式,比较精确化的。
这个就是我们强调的基于监测基础之上的疫情应对,而且有关行政和业务部门必须保持一种高效、敏感、专业的状态,才能保证处于常态。专业化的判断、专业化的管理,这是需要强调的。
我们国内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情况是科技的力量、专家的力量,尤其是真正经过调研、思考,能秉公直言的专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列出的这些都是要形成一种新的状况。比如现在我们说人群聚集的情况要控制,个人的一些生活习惯等等要注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也要真正兼顾到防疫问题。这是我们的一种新常态,各方必须予以遵守。
常态化的一些主要措施,大家要很清楚,一个是启动严重的情景应急这种准备工作,再一个是建立高度敏感的新冠肺炎和流感等传染病常年监测系统。
我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新冠肺炎和流感在今年秋冬季节如果再出现,会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保持灵活的响应级别的调整机制,另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是至为重要的,只有铸就了科技之剑才能更加有效地防控疫情。
要搞一些应急的准备工作,不能再变成完全的遭遇战,要变成有准备的战斗。比如医疗资源扩展最有效的方式,80%、85%、90%都是轻症普通型病人,用方舱医院解决,迅速地把所有病人隔离起来,重建医疗系统等等这些。另外像检测能力等等,都要做筹谋准备。
“平战转换”机制,是人类社会资源的一种调整方式。形成新常态,不搞“平战结合”是不行的。
医疗资源一定要进行资源补齐。坦率地说,我们国家在对医学的重视上,我希望能更加加强一些。必须在医疗上真正拿出社会资源来,这点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急预案必须充分,而且是科学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是需要评估的,是真正的需要进行把控和修正的。强调今冬春、秋冬和冬春季节一旦合并流感,鉴别诊断将非常困难,隔离人群的难度明显加大,社会资源的投入将明显增加,而且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实际上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是大批的,和新冠交互在一块,对社会心理、社会稳定的冲击不可小觑,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普遍地接种流感疫苗。
我希望山东省和全国充分考虑这个问题,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给予具体的技术建议,流感疫苗一定是在今年9月底以前,不要晚于10月份注射,要充分的大人群接种 ,这是我们给的一个很重要的建议。
面对新冠,我们现在要思考自身,是不是还缺一点更长期的规划和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点必须要考虑到。
所以说,现在的疫情时代和今后的后疫情时代,必须切实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和支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产业发展。痛定思痛,勿易忘痛,痛而得智,失而得福,这句话应当是所有人记在脑子里面的,不能一下子把这个事情淡忘掉。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这是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
来源:科学网
责任编辑:祝加贝
还在下!北京全市普降中雨 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雨水淅淅沥沥,已经下了近20个小时,且仍在持续。根据最新数据,从17日19时至18日1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5.5毫米,城区平均16.2毫米,西南16.0毫米,东北15.7毫米,西北14.8毫米,东南14.8毫米,城区最大朝阳朝外20.4毫米,全市最大密云西庄子21.8毫米。全市已普降中雨。根据预报,这场雨将于夜间渐渐减弱,半夜前后结束,所以晚高峰还是会受到降雨影响,大家出行注意安全。0000深圳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更新
据“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8日,深圳政府在线官网更新了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覃伟中(深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工作。分管市审计局。黄敏(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税务、统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对口帮扶、对口支援、精准扶贫、扶贫协作、经济协作工作。0000北京房山长阳20万居民免费测核酸
0000公务员考试考场外堆满垃圾 环卫工:这也叫有文化?
{video=1}8月22日,贵州贵阳,贵州省公务员考试一考点门外垃圾成堆。现场不少考生把易拉罐、饮料瓶及备考资料随手堆放在考点门口的台阶上,而该考点门外就有三个垃圾桶。环卫工整整清理了两撮箕,她表示难以理解:”这也叫有文化?“{image=1}责任编辑:张玉0000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添1万余个优质学位
连续3年,城市副中心每年都有新增优质校开学,仅今年一年就新增2880个优质中小学学位。“十四五”期间,这种速度将继续保持。目前,副中心规划在建幼儿园和学校将新添一万余个优质学位。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