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6月钢铁行业或波动上行为主
经过了4月份的窄幅震荡行情之后,5月国内钢市终于迎来反弹走势,且行情坚挺,涨势喜人。此轮涨势,主要是由于“危险的疫情得控制,复工的钢企忙生产,萧条的市场得政策,延迟的需求终释放,低迷的经济已复苏”五大利好下,钢铁行业整体出现回暖行情。虽然在月底有下跌态势出现,也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过于乐观后的短期回调走势,但整体市场波动并未超出预期,业内人士依旧看好后市为主。
{image=1}
来源:生意社
据生意社监测, 5月28日钢铁指数为898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065点(2017-12-05)下降了15.68%,较2015年12月20日最低点493点上涨了82.15%。(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较5月初上涨4.91%,月内最大振幅5.61%。整体来看5月国内钢铁行业保持上涨为主?
铁矿石:市场供小于求,价格稳步上涨
{image=2}
5月国内进口矿价格呈现“稳步上涨”行情,主要是由于港口库存低位,钢厂需求高位,形成短期的“供小于求”的基本面上涨走势。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全国45个主要港口的进口铁矿石库存为10926.08万吨,连降5周,且降幅继续扩大,并创下3年来新低水平。但是4月份库存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周平均在11552.96万吨。因此市场库存的再次降低,对矿价形成有力支撑?
{image=3}
另一方面,下游钢厂在利润的趋势下,开足马力生产。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全国247家样本钢厂的高炉开工率在90.49%,连续14周回升,并创下5年来新高水平。且4月份周平均开工率基本保持在79。63%左右,而5月周均开工率在90%左右,因此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对矿石采购需求明显好转,进而亦支撑矿价?
{image=4}
综合来看,国内进口矿市场呈现“供小于求”态势,整体价格坚挺上涨为主。截至5月28日,澳洲62%PB粉矿港口车板均价在729.78元/湿吨,巴西63.5%粗粉价格在796.62元/湿吨,62%印粉价格在670.17元/湿吨,分别较5月初上涨11.45%,10.68%以及11.08%。
钢材:终端需求稳定,心态刺激市场,价格涨涨涨
5月份钢铁行业整体表现明显好于4月,且钢产量,利润率都在涨价行情下有着显著的回升。加之期货市场在业内强好预期下,几乎连涨一月,导致现货价格在短期利空因素(产量增加,去库存量收缩,成交量放缓)下,亦未有明显降幅,保持宽幅震荡走势。
从供应面看,截至5月22日,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90.49%,周环比增0.65%,同比增0.39%,连续14周回升;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0.95%,周环比增1.00%,同比增1.40%,连续11周回升;日均铁水产量242.09万吨,周环比增2.67万吨,同比增3.72万吨,亦连续11周回升。且三者数据均创下近5年以来的新高水平,说明钢厂在利润趋势下,生产积极性高昂,也导致了市场供应压力回升,长期来看,拖累钢价涨势。
从库存面看,截至5月28日,全国五大钢材社会库存在1562.24万吨,虽然连续下降11周,但整体降幅在逐步收缩,且库存水平较2020年年初依旧有87.40%的增幅,库存压力依旧较大?
{image=5}
从需求面看,数据显示,以市场上现货最多的建筑钢材为例,5月份的月平均成交量虽然比4月高,但整体仅高出0.6万吨;而周平均成交量与4月基本相当。虽然有个别日期成交量明显较多,但整体难以改变市场成交放缓的事实。另外,截至5月28日,建筑钢材的社会库存量为1040.79万吨,连续下降11周。但按照月均消耗量来算,库存天数仍旧有43天。因此,市场去库存化速率明显比4月要减缓,长期来看,对钢价形成打压?
{image=6}
不过,两会已经结束,虽然国家并未有明确的GDP指标,亦没有明确的经济增长刺激措施,但是,“两新一重”的市场利好政策却在实体经济上已经开始发酵。而李总理亦指出,不搞大水漫灌,要细水长流。因此,长期来看,经济刺激或持续稳定,政策利好亦会长时间存在,那么对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钢铁行业来看,亦不失为一种长期利好。
综上所述,生意社分析师何杭生认为,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整体供应压力依旧较大,虽然利润好转,但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带来的边际效益,最终依旧会让终端客户买单。所以,迟来的需求增长效应,或在4-5月基本消耗完毕,6月钢市想要好转,只能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推动钢价继续上涨。不然成本压力下,钢厂只有减产一途;毕竟进口矿市场的供应减少,仅因国际疫情的特殊事件下,才有短期的放缓局面,未来国际市场疫情的有效控制下,国际矿山的发货“只增不减”操作来拟补前期损失,那么矿价才会有所回落。
因此,就从国内的钢铁行业环境下,6月钢价或在“原料不降,成本上升;利润不减,生产不停;供应增加,需求放缓”的三大利空下,开启宽幅震荡行情。整体走势或“先跌后涨,再跌企稳”,最终还是涨势收官为主。预测生意社钢铁指数运行区间依旧在850-900点?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修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