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制止餐饮浪费,中国需重塑待客传统
原标题:港媒:制止餐饮浪费,中国需重塑待客传统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多地食堂设监督员等措施制止餐饮浪费 中国越来越多省市级餐饮类协会、机构加入到制止餐饮浪费的队列中。各地密集公布一批制止机关食堂餐饮浪费的实施细则。
不少地方还设置类似“用餐监督员”的角色。例如,江苏常熟市政府网站发布消息,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设立“制止餐饮浪费督导员”,机关食堂内增设“餐饮浪费现象曝光台”。重庆璧山区政府网站说,依托机关职工食堂多举措开展宣传教育和浪费粮食管控,设置专人进行现场劝告引导。
香港《南华早报》8月15日文章,原题:若要制止餐饮浪费,中国或许需要重塑待客传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几十年来,这首提醒人们珍惜粮食的经典古诗,一直是中国向小学生最先传授的良知。但如今,第一人口大国的餐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领导人指示全国采取行动,在疫情后以一种“危机意识”对待粮食安全问题。
在一个历来通过(餐桌上)剩余饭菜衡量待客之道的国度,这需要一种文化转变。2018年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在中国,过量菜品向来被视为主人好客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如图)。近几十年的经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餐饮浪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祁镇(音)说,由于曾遭受长期饥荒和短缺,中国人一直重视勤俭节约。但同时,通过奢华宴席表达待客之道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催生浪费。
70岁的上海老人马林辉(音)说,他与父亲都认为殷勤待客事关面子,“小时候我家没多少吃的。但有客人来时,我们会拿出积攒了好几个月的食物,否则会没面子。”“即便到现在,当女儿和孙辈们把我为他们做的饭菜吃得精光时,我仍会觉得尴尬。”近几十年来的繁荣增长和持续丰收,已使中国社会从食品短缺转向过剩。在这种背景下,节俭如今常被等同为小气。
自2013年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公款消费支出已下降,但餐饮浪费未明显改善。专家说这绝非短时间内能纠正的问题,培养良好消费文化需要长期努力。(作者左茂红,丁玎译)
责任编辑:吴金明
大连:将适时恢复长途客运班线运营
0000天津厅官于茂东受贿案开庭 被控受贿超1800万元
澎湃新闻记者从天津一中院方面获悉:8月12日,天津一中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南开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于茂东受贿案。天津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于茂东的亲属等100余人旁听了庭审。{image=1}0000刘贵芹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3月19日,教育部党组在北京化工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刘贵芹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袁自煌不再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0000中国传媒大学艺考复试方案调整,现场测试改为线上
昨晚,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现场考试调整方案公告对外公布。通告透露,原定复试阶段的现场考试调整为线上考试,包括心理测试和专业测试。{image=1}公告提到,结合目前疫情形势及防控工作要求,为切实保障涉考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原定复试阶段的现场考试调整为线上考试。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