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谈中东变局:是和平来临,还是新的风暴?
原标题:[解局]中东变局:是和平来临,还是新的风暴?
最近中东的大新闻,莫过于阿联酋与以色列宣布两国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同时,以色列称,将暂停侵占巴勒斯坦领土,集中精力拓展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这的确是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会引发连锁反应的大事。据以色列方面消息,接下来,两个海湾国家(巴林、阿曼)以及北非的苏丹,也会同以色列建交。
此前,除埃及和约旦外,以色列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都是敌对关系。这也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原因之一。外界期待,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缓和,能让中东走向和平。
真会如此吗?
在下判断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以色列与众多阿拉伯国家的核心矛盾:巴以冲突。
{image=1}
一
巴以冲突已持续80多年。双方的核心矛盾是,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都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但显然,巴以冲突早已超越双边冲突的范畴。宗教、文化、民族、外部大国干预……一系列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让这场冲突久久不能平息。
翻开地图就能看到,中东地区(尤其是以巴勒斯坦为核心的地带)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同时扼守印度洋与地中海(大西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按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过去300多年的“规矩”,当老大的国家肯定要把持这儿,心里才有安全感。
因此,早在巴勒斯坦还是奥斯曼帝国地盘的时候,当时的世界老大英国就有意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借犹太人的手,挖奥斯曼的墙脚。一战后,英国果然把巴勒斯坦弄到手了,但发现当地阿拉伯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情绪同样强烈,太难管理。
于是,英国只能对犹太民族“赖账”,一边压着犹太人移民,一边压着阿拉伯人的情绪,结果成了一笔烂账。二战后,世界老大换成了美国,英国拍拍屁股走人,烂摊子甩给了联合国。
按照联合国安理会1947年决议,既然犹太人和当地的阿拉伯人不肯生活在一个国家里,那就建立两个国家好了:一个犹太人的以色列国,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作为三教圣地的耶路撒冷,单独算“国际城市”。
问题是,这项决议是在美、英、苏、法等大国的操纵下通过的,涉及的当事者之一阿拉伯人,对此持强烈反对态度。
当时已基本实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对西方殖民者的仇恨情绪非常普遍,他们在“泛阿拉伯主义”的旗号下,试图联合起来反对西方干涉。其中的领导者,有埃及的纳赛尔,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也有比较极端的宗教团体“穆斯林兄弟会”。
至此,巴勒斯坦问题就超出了巴以矛盾的范畴,成为整个阿拉伯民族与犹太人的矛盾。巴以冲突又被称为“阿以问题”。
就在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建国当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虽然阿拉伯国家人多势众,但有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大获全胜,阿拉伯国家惨败。
之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又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大量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成为难民,原本说好归属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被以色列占领,圣城耶路撒冷也被占领。
于是,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长期同以色列保持敌对关系。
{image=2}
二
面对军事上打不过以色列(及美国)的现实,阿以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最先动了其他念头的是埃及前总统萨达特。第四次中东战争功败垂成后,他认为如果继续纠缠“让不让以色列存在”这个问题,只会拖累埃及的发展;同时,“泛阿拉伯主义”的号召力不再,阿拉伯国家似乎也不像以前那么团结了。
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两国领导人在美国总统度假官邸举行会晤,双方在白宫南草坪握手并签署和平条约,两国建交。
可想而知,此举会令埃及被其他阿拉伯国家视为“叛徒”。埃以建交5天后,阿盟宣布驱逐埃及,并将总部从开罗迁往突尼斯。尽管10年后阿盟恢复了埃及的席位并将总部迁回,但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领导力一去不返。
萨达特本人更因此付出了血的代价:1981年10月6日,在一次阅兵仪式上,对萨达特恨之入骨的“穆兄会”成员成功混入受阅部队,将其刺杀。
14年后,类似的事件也在以色列重演: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白宫签署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奥斯陆协议》。1995年,拉宾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
道阻且长。在阿以和解之路上,中东国家的世俗统治者与中东社会强大宗教力量之间的矛盾,也往往成为不可忽视的巨大障碍。
看完历史,再回到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的新闻上。这当然是美国和以色列乐见的中东格局。但在乐观背后,阿拉伯世界如今依然浓厚的宗教氛围、宗教力量,恐怕还会成为影响局势走向的暗流。
{image=3}
三
美国对以色列的长期偏袒世人皆知。在中东,不少阿拉伯人对此怨愤极深,认为美国袒护以色列,是阿拉伯失败的根源。
这种怨愤与强大的宗教影响力结合在一起,给了宗教极端分子招兵买马的理由和机会。想想看,“9·11”事件中的劫机者里有多少个沙特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又是哪国人?
可见,虽然在世俗统治层面,沙特和美国是亲密盟友,但在民间社会、宗教力量眼中,对美国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
“基地”组织、ISIS(“伊斯兰国”)以及“穆兄会”,虽然路线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识:将西方文明视为阿拉伯民族苦难的根源。
对于中东普罗大众,这个观点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想象一下,在巴以问题仍无完美解决方案之前,如果在美国授意下,未来更多阿拉伯国家的世俗政府同以色列建交,这些国家社会层面的宗教力量会做何反应?
恐怕答案不言而喻。
还有另一支重要的中东力量需要考虑——伊朗。阿联酋宣布与以色列建交后,公开发表反对声明的正是巴勒斯坦和伊朗。
在声明中,伊朗表示,阿联酋此举是“愚蠢的战略行为”,警告阿政府面临“危险的未来”。
可以预见,若未来某些阿拉伯国家经过美国牵线搭桥,与以色列“媾和”,那么,一直持强硬态度、不承认以色列合法性的伊朗,将得到更多中东民间力量支持。这也会让伊朗在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争夺宗教“正统派”地位时,多一分优势。
更别提那些更加极端化的组织——宗教立场根深蒂固的“穆兄会”、尚未灭绝的“基地组织”和ISIS。不拿这事做文章,简直不是他们自己了。
因此,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表面上是两国的事,但越瞅越像美国“强扭的瓜”。人们会问:看上去中东正走向和平,但这是真正推开“和平之门”,还是又启动了“风暴之门”?
{image=4}
文/千里岩
责任编辑:张申
英国将南非发现的变异病毒称为“迄今最糟糕变异”
{image=1}海外网11月26日电据英国《卫报》26日消息,英国政府将南非新发现的新冠变异毒株定性为“迄今为止最糟糕的变异”,其存在的大量突变数量为德尔塔毒株的两倍。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大臣贾维德宣布,从26日中午12时起,英国将把南非、博茨瓦纳等6个非洲国家列入红色名单,同时暂停这些国家入境英国的航班。此外,从这些目的地返回的英国旅客必须被隔离。0000阿尔及利亚南部省份出现疟疾疫情
阿尔及利亚卫生部29日证实,阿尔及利亚南部一些省份近日出现疟疾流行,目前已经确诊病例超过1100例。阿卫生部当天发布的一份新闻公告称,每年九月份,随着雨季来临,在阿尔及利亚南部与萨赫勒各国接壤的省份都会出现输入性疟疾疫情,患者主要是来自萨赫勒各国的公民,或是在这些国家居住过的阿尔及利亚人。目前,所有患者都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和治疗。{image=1}0005阿根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35552例
根据阿根廷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该国24小时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93例,累计确诊35552例;新增死亡35例,原标题:阿根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35552例首都及周边地区将加强交通管制当地时间6月17日,累计死亡913例。{image=1}0000巴基斯坦一客车坠河 致1人死亡17人失踪
据巴基斯坦救援机构7日消息,一辆客车当天上午在该国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上戈希斯坦地区坠入一条河流,造成1人死亡、17人失踪。上戈希斯坦地区救援机构官员穆罕默德·哈姆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辆载有18人的客车在急转弯时失控冲出路面,坠入河中并沉没。救援机构的专业潜水员和当地民众对失踪人员展开搜救。由于事发地点地形复杂、河水深且流速快,搜救工作面临较大困难。0000美国芝加哥一餐厅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1日消息,当地警方发言人汤姆?埃亨说,在美国芝加哥市(伊利诺伊州)的一家餐饮店发生枪击导致1人死亡、5人受伤。埃亨在推特上发布消息称:“当时在一家餐饮店内的6人受枪伤,1人死亡。”芝加哥电视台WGN9报道称,枪击事件发生在卢梅斯咖啡煎饼屋(LumesPancakeHouse)内。据消防员称,一名不明人员向在街棚下吃饭的人开枪。伤者已被送往医院。责任编辑:武晓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