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31

长三角一体化再发力:哪些城市有望成为黑马?

一财网2020-08-23 20:21:250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再发力:有哪些平平无奇的城市有望成为黑马?

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加快欠发达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要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去年12月1日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明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但在长三角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一方面,从省份来看,安徽作为中部省份,与东部的沪苏浙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落差。2019年安徽人均GDP为58496元,与7089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一定的距离。而同期沪苏浙的人均GDP都已超过10万元,最高的上海达到15.73万元,因此安徽与沪苏浙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落差。

从城镇化率来看,2019年,沪苏浙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其中上海超过了80%。相比之下,安徽仅为55.81%,不仅远不如沪苏浙,而且也明显低于60.6%的全国平均水平。

这样的落差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安徽省合作办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沪苏浙来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905个,实际到位资金2402.3亿元,同比增长8.1%;占全省比重50.8%,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分析,安徽与沪苏浙的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相互之间的互补性也比较强。不光是资源的互补性,功能性的互补性也存在,比如生态、旅游、制造业等。在产业层次方面,尽管安徽在某些领域有些突破,但总体上安徽更多的处于中下游,沪苏浙处于上游。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安徽深入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合作,这对安徽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根据今年年初出台的《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到2025年,安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前列,人均水平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从具体的区域来看,根据《纲要》,长三角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等,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等,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共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在中心区外,苏浙皖还有14个城市,这些城市主要位于苏北、浙西南、皖北、皖西以及皖南的黄山。这里面,皖北、皖西、苏北不少城市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方人口较多,城镇化率较低,工业化和城镇化都还有比较大的空间。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对14个非中心区城市2019年主要经济数据指标的统计,14个城市中,只有徐州、淮安和衢州这三个城市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11个城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阜阳、亳州、六安、宿州等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高的一半,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水平较低,非中心区城市的人口也大量外流。统计显示,14个城市中,除了淮北外,其他城市均处于净流出的状态。其中,有4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出超过百万,分别是阜阳、徐州、亳州和六安。阜阳的人口净流出达到了251万人。

表:14个非中心区城市2019年主要指标

{image=1}

皖北、苏北人力资源丰富

总体上看,这些区域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和消费市场潜力大,毗邻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较好。

前述《纲要》提出,要支持苏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要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中心区重化工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具备承接能力的中心区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区升级转移。

要发挥这些优势,就需要软硬环境的改善。这其中,硬件基础设施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建设无疑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高铁、城际铁路的建设,产业在长三角核心区和苏北、皖西北等地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梯度分配。

今年6月28日,备受关注的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开通运营,该线经湖州站与南京至杭州高铁接轨,通达杭州,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对安徽来说,商合杭高铁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大通道,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皖北、皖南相互融合。同时,商合杭高铁连接长三角发达城市,有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前述安徽省的实施方案提出,皖北地区要集中集约承接。制定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遴选一批条件较好的开发区与沪苏浙开展园区结对共建,强化土地供给、环境容量、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积极承接沪苏浙中心区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升级转移,有序承接新型、绿色重化工业,力争骨干企业迁移布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承接。

林斐说,皖北地区是安徽全省人口密集区,阜阳更是安徽人口第一大市。皖北到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人比较多,但依然有很多劳动力需要在当地实现就业和城镇化。从产业发展来看,当地的产业集聚度不够。皖北的土地资源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很有优势,加快集中集约承接,有利于集聚产业、人口等要素。

在江苏,去年12月16日上午,江苏省和中铁上海局在江苏盐城召开现场会,宣布徐州至盐城高速铁路、连云港至镇江高速铁路连云港至淮安段正式开通运营。随着多条高铁的运营或者开工建设,未来苏北地区对接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步伐也将加快。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高铁极大提升了皖北、苏北等地的区位优势,浙江、苏南和上海在土地、人力等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部分产业可以加速向皖西北、苏北等地转移,从而在城市群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当前这些地方在软环境尤其是营商环境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未来这一区域需要向长三角发达地区和其他发达地区看齐,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当地的优势。

责任编辑:吴金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