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锐评:《苹果日报》之毒 更甚于新冠病毒
原标题:《苹果日报》之毒,更甚于新冠病毒
今天的香港,存在两种病毒。一种是新冠病毒,一种是借《苹果日报》等载体传播的“政治病毒”。前者侵害身体,后者荼毒思想。香港要走出泥沼再出发,要同时战胜这两种病毒。
香港暴发第三波疫情以来,《苹果日报》关心的不是市民安危,而是能不能借此制造对立、吸引眼球。凡是政府出台的抗疫举措,它一律攻击、抹黑;凡是内地支援香港的行动,它一律污蔑、中伤。《苹果日报》网站,甚至以世界公认属污名化的“武汉肺炎”为名称开设频道。“毒苹果”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撕裂社会、消解共识、阻挠抗疫,好“借乱谋利”“借疫生财”。至于普通市民的健康和福祉,从来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image=1}
讽刺的是,这只“毒苹果”还硬要在腐坏肮脏之外,刷上所谓“新闻自由”的油漆。自由不是堕落的借口,更不意味着可以肆意践踏法治和规则。环顾世界,媒体最基本的伦理,就是不得报道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而对《苹果日报》来说,谎言总是张口就来,歪曲事实如同家常便饭。其煽动性言论的疯狂与极端程度,在全世界范围都极为罕见。尤其是在抗击疫情、挽救生命的紧要关头,《苹果日报》仍不断给抗疫举措泼脏水、设障碍,事实上已沦为新冠病毒的帮凶。
“苹果”之毒,不仅源自其迷惑性、误导性、破坏性,更源自其毫无建设性。翻开《苹果日报》,除了情绪化的标题、没完没了的诋毁、充满谬误的小道消息,读者可曾读到过符合香港实际、切实可行的抗疫建议?可曾读到过对香港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一概没有。这张以炒作煽情、渲染色情血腥起家的报纸,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成为香港的建设性力量。毕竟,藏在《苹果日报》背后的“黎智英们”,既没有建设的意愿,更没有建设的能力。
如果以为《苹果日报》只是一张报纸,那确实“小看”它了。根据媒体披露,神秘的“苹果日报慈善基金会”每年捐出大量资金,其中九成捐款去向不明。有不少市民质疑,该基金会与香港黑暴势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为其破坏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实情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有一点却很明确,《苹果日报》绝不简单只是反对派的“政治传单”、乱港势力的“文宣机器”,其本身很可能就是一个具有相当危险性的“政治组织”。
新冠疫情再顽固,终将得到控制,“毒苹果”之毒还会延续多久? “毒苹果”之毒,更甚于新冠病毒。我们呼吁香港各界在同心抗疫之时,也不要忘记提高警惕,抵制《苹果日报》、远离“政治病毒”,共同营造充盈正气、具有建设性的舆论空间。
责任编辑:朱学森
王毅分别会见印尼、菲律宾外长和东盟秘书长
6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重庆分别会见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菲律宾外长洛钦、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在会见印尼外长蕾特诺时,王毅表示,我愿继续同你密切合作,推动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方支持印尼成为地区疫苗生产中心。蕾特诺表示,印尼希同中方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尽快复苏,维护南海和平稳定。0000开始办理!这笔钱,去年有人退了8000多元!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自2021年3月1日起办理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3月1日零点刚过,就有网友熬夜等着退税了而那时由于人数可能比较多,系统出现短暂崩溃{image=1}这次汇算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自己“不退不补”{image=2}也有网友称“去年退了8000元”{image=3}还有网友说:“补缴2000多元”{image=4}0000多地紧急通知!这些人原则上不得离开当地
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出现了确诊的本土病例,疫情呈现反弹趋势,疫情防控形势趋于严峻。日前,多地公布紧急通知,学校师生原则上不能离开当地,部分地区居民区恢复扫码测温制度。多地通知:教职工和学生不得离开当地浙江宁波11月12日,宁波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image=1}0000广东23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
广东卫健委9月24日通报,9月23日0-24时,广东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广州报告3例,2例来自伊朗,1例来自菲律宾;深圳报告1例,来自日本。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离点发现,入境后即被隔离观察。新增出院3例。截至9月23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07例(境外输入411例)。目前在院19例。责任编辑:朱学森SN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