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72

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获小行星命名

新京报2020-08-31 12:44:410

原标题: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获小行星命名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为了纪念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今天(8月31日)是中科院院士吴汝康逝世14周年纪念日,上午,“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行。

记者了解到,吴汝康星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是紫金山天文台在2010年8月7日用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国际小行星的命名是永久性的荣誉,从此,吴汝康的名字将进入宇宙星空。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协办。

{image=1}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行。摄影/新京报记者?张璐

关注1:吴汝康有哪些科技成就?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汝康是中国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奠基者,提出建立“今人类学”。

1916年2月19日,他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46-1949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学习。自195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专职研究员(该研究室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身),先后担任古人类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并兼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8月31日,于北京逝世。

吴汝康是研究中国出土人类化石的第一位中国体质人类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为我国1949年至1966年期间出土的大多数人类和猿类化石做了第一手的描述和比较性的研究,他关于蓝田、周口店、和县的直立人,丁村、马坝、资阳与建平等处的智人化石的研究报告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人类学者的必读参考文献。

从20世纪60年代起,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曾经被认为是人类和现生大型猿类的祖先,吴汝康在对我国出土的大量化石进行研究后,于1987年将其归并,建立禄丰古猿的新属名,被人类学界广泛接受。

20世纪60年代,吴汝康根据对北京猿人的研究,提出了从猿到人的过渡中“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的概念。此外,在人猿分界的辩论中,他指出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的脑子、语言、意识、社会等人类的重要特征并非同时出现,从古猿演变成人是一个大的质变过程,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生物属于亦猿亦人的阶段。他提出:两足直立行走标志着这个过渡时期的开始;开始制造工具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意识和语言萌发于制造工具之前。

1965年和1984年吴汝康与同事一起编写和出版了《人骨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方法》,并参与领导了中国工业人口成年人身体尺寸国家标准的制订。在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于1985年提出建立“今人类学”,主张将阐述现代人类群体体质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知识归纳于此领域,并为此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吴汝康是我国最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学家。他从人类体质入手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增加了人对自身的认识。

关注2:这颗小行星是如何被发现的?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赵海斌介绍,这颗行星是紫金山天文台在2010年8月7日用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这台通光口径为1.04米的施密特型望远镜,具有大视场、强光力的特点,配上高灵敏度的CCD探测系统,具有快速探测移动天体的能力。

“8月7日晚,我们将望远镜对准宝瓶座时,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当时它离我们2.11亿公里。”他说,后续得到了基特峰天文台、莱蒙山巡天、泛星计划等望远镜的多次观测证实,并进一步算出了它的精确轨道,完全符合国际上新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所需要的条件。

因为,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12年给予这颗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

他说,吴汝康星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日运行椭圆轨道的偏心率为0.173,轨道倾角为15.930度,轨道半长径为2.536天文单位。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74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4.04年。

吴汝康星在其轨道上的运行速度相当快,平均每日以159万公里的高速前进,这相当于平均以每秒18.4公里的速度在绕日运行。由于它到地球的距离通常有几亿公里,而地球也在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绕日运行,因此从地面上看上去,吴汝康星在星空中显示出缓慢的移动。吴汝康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远可达5.95亿公里,最近时只有1.64亿公里。

{image=2}  赵海斌介绍这颗行星的发现过程。摄影/新京报记者?张璐

关注3:小行星如何命名?

小行星上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讯息,对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有重要意义。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宇宙和太阳系天体结构的认识、推进了天体力学的发展,而且对促进人造卫星上天、人类迈入宇宙航行时代起到基础和开拓的作用。

小行星由谁来命名?命名规则有哪些?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朱进。

朱进介绍,小行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最早,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发现者对小行星进行后期观测,从而把小行星的轨道定准。同时,如果小行星光有编号没有名字,在使用时都是数字容易出错,也不容易让大家对这颗小行星有印象。

小行星的命名首先需要由发现者提出对这颗小行星的建议命名申请,包括小行星的永久编号和暂定编号、小行星的发现者和发现时间、准备起的名字以及对提名的说明。一旦命名获得批准,这些信息将发布在小行星通报上。“发现者必须在10年之内给他发现的小行星起名字,不然命名权就可能交到他人手中。”

朱进解释称,最早的时候,小行星都是用女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后来开始放宽到使用男神的名字和更加宽泛的命名。目前,对小行星的命名要求非常开放,但要满足几个要求。比如发现者提出的命名不能太长,不能超过16个英文字符;提出的命名最好是一个单词;命名不能带有攻击性;不能和已有的小行星名字或卫星名字太接近。涉及政治和军事的事件或者人物,必须在事件过去100年后或者人物去世100年后,才能用于小行星的命名。此外,不能涉及明显的商业性命名。

截至2020年6月15日,小行星永久编号已经按顺序排到了546077号,其中已经被命名的小行星是22129颗,也就是说,只有4%的满足命名条件的小行星被命名了。

记者了解到,随着望远镜巡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月都有大量小行星被发现。小行星的名字包罗万象,有科学家、机构、历史事件、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历史名人、神话园林和名山峻岭、动物植物、树木花卉等等。以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旨在彰显被命名人士在科学、教育、文化、慈善等某个领域所做的贡献,表达社会对他们的敬重。一些小行星以“明星”命名,比如周杰伦星,它的发现者为周杰伦的粉丝。

很多小行星以中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其中一些小行星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命名。一些小行星以当代杰出科学家,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数学家陈景润,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命名。2016年1月,以五位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小行星的仪式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此殊荣。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樊一婧 校对?赵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