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07

多数增收不增利 净利普降倒逼消金业洗牌

时代周报2020-09-01 11:04:171

原标题:净利普降倒逼消金业洗牌

时代周报记者 黄坤

2020年,正在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分水岭。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小米消金、晋商消金、湖北消金等十三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炉,整体波动较大,净利普遍出现下滑。

从消金行业的头部机构来看,招联消金出现了自成立以来的首次业绩下滑,实现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减少18.56%;中银消金上半年实现净利1.01亿元,仅占去年全年净利润6.59亿元的15%,有较大幅度下滑;中邮消金实现净利润0.49亿元,较去年同期1.39亿元,下降64.74%。

刚开业3个月的小米消费金融,也交出了2020上半年的“成绩单”。截至6月30日,小米消费金融资产总额15.105亿元,营业收入343.9万元,净亏损906.9万元。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上半年消金机构出现业绩的压力,主要与疫情影响相关。他表示,“整体看,上半年消金公司出现了资产规模下降、业绩增速放缓或下滑的情况。一方面是用户借款意愿相对减弱,而营销获客成本却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则是疫情背景下,部分用户的收入受影响,使得不良资产风险上升,从而影响机构利润。”

8月30日,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乔永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具有成长叠加周期双重属性,数据、场景、拨备成为行业风险控制的核心屏障。疫情之后行业进入洗牌期,长期看,流量数据广、负债成本低的头部机构和细分场景可靠、资产端定价能力强的垂直机构将走出低谷。

净利下滑增速放缓已成定局

十年之期,消金行业正在迎来调整和分化。

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等巨头角逐消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消费金融公司已发展到26家,注册资本433.4亿元,资产规模4861.5亿元,贷款余额4686.1亿元,服务客户数1.4亿人。

“净利下滑”成为今年上半年消金公司年中业绩的关键词。在已披露数据的十三家消金机构中,招联金融等8家出现利润下降,其中,湖北消金同比下降93.5%,海尔消金同比下降70.33%;中邮消金较去年同期下降64.74%。

8月30日,消费金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资金成本、营销获客成本高、贷后压力大是消金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风控能力缺失,疫情来临,还款人能力下降。受国家政策和疫情影响及竞争压力,持牌消金的利润今年有很大程度下滑。

同时,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多家消金公司业绩增长速度放缓,兴业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9.62亿元,同比增加41.86%,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加20.36%,与此前超过100%的复合年增长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8月30日,兴业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孔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方面,疫情冲击部分客群和消费场景(如长租公寓/医美/教育/旅游)受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蚂蚁金服等巨头纷纷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其中蚂蚁消金类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约为当前消费金融全行业规模的四倍。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消金行业已逐步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市场增长率不高、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巨头入场将加剧行业的马太效应,头部机构牢牢把控市场大部分份额,中小机构需要从细分领域切入以谋得生存之地。

多数增收不增利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十三家消金公司披露业绩,从营收来看,招联金融依旧以60.23亿元的成绩稳居老大,兴业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9.62亿元排名第二,中银消金实现营收21.3亿元,位居第三。

从净利润来看,有四家消金机构净利超过1亿元,分别是中银消金实现1.01亿元、长银五八消金实现1.2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5.32亿元,招联金融实现5.78亿元。

然而,多数机构出现增收不增利。招联金融营收增长30.76%,净利却下滑18.56%,锦程消费金融未经审计的营收约为3.7亿元,同比增长65.2%;净利润6652.18万元,同比下降16.7%。

同时,据美凯龙27日晚间公布的半年报,上半年,海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6.803亿元,同比上涨0.29%;然而净利润仅为0.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0.33%。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2020年上半年度公司的营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场景业务占比有所上升,但是整个行业受疫情大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湖北作为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消金行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020年上半年,湖北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5.50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5.96%;净利润为0.037亿元,较上年下降93.4%。

但值得注意的是,晋商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上涨,实现营业收入3.0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30亿元增长37.89%;净利润为0.359亿元,较上年的0.327亿元增长9.786%。

中国银行业协会在近期报告分析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一方面短期压制的消费欲望将逐步释放,另一方面年轻群体的就业和收入更容易受疫情影响,消费金融需求可能在疫情之后出现短期快速增长。长期来看,消费金融还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增量市场。

下半年:洗牌加速 破局重生

民间借贷利率重划“红线”,消费金融行业被认为或迎新一轮洗牌。

规范监管的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法调整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约15.4%),其实部分消金产品实际利率已高于该水平。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不少持牌机构的贷款利率都贴近此前的24%之保护上限,例如包银消费金融在支付宝中的“包你贷”利率为23.94%;微信中的“微粒贷”利率为16.42%,“包你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年化利率符合不适用于“15.4%的民间借贷司法保护利率上限”规定。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适用的规则和利率标准不同,但部分地方法院的确会采用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来约束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因此对民间借贷利率重划红线也给消费金融公司带来调整压力,涉及下调利率、调整利率标识形式等。

孔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首先,持牌消金公司后续产品收益受约束的可能性较大;其次利率上限设置将导致客户从小贷向其他产品迁徙,消金公司能否受益核在于如何有效增加新产品供给。

孔祥表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能否承接相关需求,核心需要关注能否借助特殊场景实施更有效的风险把控,本质是增加新产品的供给,减少风险溢价水平。

目前,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贷款规模已近5000亿。伴随互联网巨头等各方资本力量积极介入,一方面导入流量增加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加剧业内竞争格局,消金公司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中信证券认为,消费金融公司料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有望在消费场景、科技赋能、差异化竞争等方面加强布局,未来亟需强化:科技与信贷业务间协同;拓展大额度、高频度消费场景,增加线上业务比重;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拓展资金来源,夯实资本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责任编辑:尹悦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