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威胁澳大利亚
原标题:脸书威胁澳大利亚:强制我们为新闻内容付费,就不让澳用户分享新闻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澳大利亚政府正计划推出一项法案,要求脸书、谷歌等科技巨头向澳大利亚媒体支付使用其新闻内容的费用,但此举遭到上述公司的强烈反对。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日报道,脸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董事总经理伊斯顿(Will Easton)8月31日在一篇博客中表示,如果法案通过,将停止让澳大利亚用户在脸书分享新闻。
{image=1}
近年来,澳大利亚传统媒体公司的广告收入正在被其网络竞争对手侵蚀,而读者也不愿付费订阅,这对澳大利亚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
CNN援引澳大利亚当地研究机构的估计,指出自2019年1月以来,澳大利亚全国已有200多家新闻机构削减了业务、暂时关闭或永久关闭。
路透社称,今年7月,澳大利亚公布一份立法草案,允许该国新闻媒体就脸书和谷歌使用其内容的费用进行协商。若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就将由仲裁机构决定谁的报价更合理。脸书或谷歌如果违反由此产生的任何协议,将被处以最高1000万澳元的罚款。这项草案已于8月28日完成公开意见征询。
对此,伊斯顿8月31日以停止澳大利亚用户在脸书及旗下Instagram上分享新闻相威胁,试图阻挠澳大利亚推出相关法案。
他称:“这并非我们的第一选项,而是我们的最后选项。但唯有这么做,才能防止出现不合逻辑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不会帮助、反而会损害澳大利亚新闻媒体产业的长期活力。”
伊斯顿表示,澳大利亚政府的法案误解了互联网,监督此事的委员会忽视了重要事实,即“最关键的是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哪一方从另一方中获益更大。”
“最令人不解的是,它迫使脸书为新闻机构自愿放在我们平台上的内容支付费用,而价格也忽略了我们给出版方带来的经济价值。”伊斯顿写道。
在脸书之前,谷歌上个月已经明确表示反对相关法案,该公司警告称,此举将有损澳大利亚用户谷歌搜索体验,也会为YouTube用户带来“后果”。
对于脸书方面的最新声明,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弗赖登伯格(Josh Frydenberg)9月1日表示,在经过18个月的公开调查后,其认为这项拟议的法案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并将创建一个更为可持续发展的本地媒体行业。
弗赖登伯格表示:“我们不会回应来自任何一方的胁迫或威胁。”
主导这项法案的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表示,脸书的反应“不合时宜及有误解”,该委员会主席西姆斯(Rod Sims)说,该法案只是为了给脸书和谷歌与澳大利亚新闻媒体的关系带来公平和透明。
澳大利亚游说团体Free TV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布里奇特·费尔(Bridget Fair)则指斥脸书的计划无异于“欺凌”,她称这家美国公司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为新闻内容支付公平的报酬”。
“澳大利亚的脸书用户被勒索了,(脸书)以此恐吓澳大利亚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让步。”费尔在一份声明中说。
责任编辑:张迪
印度首都辖区遭近30年最严重蝗灾
当地时间6月27日,印度北部城市古尔冈遭大批沙漠蝗虫入侵,距离该市约30公里的首都新德里随即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据“今日印度”网站报道,这是印度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蝗灾。每年6月至11月间,印度经常发生沙漠蝗虫灾害,但今年的蝗灾相较往年有所不同。目前,受灾城市的相关部门正通过车辆喷洒药物杀死蝗虫,并要求居民关好门窗。责任编辑:郑亚鹏0000联邦政府不满发警告 德国两州拟解除防疫管制
德国《图片报》25日报道说,维持社交距离与戴口罩的规定在6月5日到期后,德国政府打算继续延长。中新网5月26日电据“中央社”26日报道,德国图林根州与萨克森州因新冠病毒感染率降低,宣布计划解除重要的公共卫生防范措施,却招致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不满,警告这可能导致民众对防疫松懈。责任编辑:杨杰0000寒流加持冷空气 巴西多地出现几十年未遇雨雪天气
受极地冷空气前锋和海上寒流的共同作用,从当地时间21日开始,巴西中南部地区的气温降至多年来8月份的最低水平,出现大范围降水和霜冻等天气现象。{image=1}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连日暴风雨,截至22日上午,里约市24小时内平均降水超过125毫米,降水最多的地区降水量接近150毫米。里约南部沿岸掀起3米高的巨浪。巴西海军从21日9点开始发出了东南部沿海36小时的封锁令,禁止任何船只出海。0002欧足联宣布调查激光笔事件 欧洲杯决赛主裁敲定
中新网7月9日电北京时间8日,欧足联官方宣布,将对欧洲杯半决赛英格兰与丹麦队比赛中小舒梅切尔遭到激光笔照射一事展开调查。{image=1}在北京时间8日凌晨进行的英格兰2:1战胜丹麦的欧洲杯半决赛中,有人在凯恩主罚点球时使用激光笔照射小舒梅切尔的面部,该行为违反了欧足联纪律委员会的相关条例,英格兰队受到了欧足联的指控。0000北半球酷热!多地气温创纪录,极端天气缘何变频繁?
中新网7月10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这几十年来,科学家一再警告气候变化将导致热浪越来越频繁,而且强度有增无减。这一预警如今不仅在加拿大成为现实,也在北半球其他众多地区上演,使这些地区越来越不适宜居住。{image=1}[极端炎热!北半球多地温度创纪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