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伟:今年上半年,银行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90%
{image=1}
“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于2020年9月5日-9月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维权)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出席并以“抓住机遇 压实责任 稳步推进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潘光伟称,当前行业乱象和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银行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和杠杆率整体下降,来源于同业的资金规模和比例持续下降,刚性兑付、以钱炒钱、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缓释。
数据显示,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90%,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分别减少62%和31%。银行理财业务按照规范的方向有序调整,呈现更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一些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对于中国整治影子银行风险的显著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值此金秋时节,十分高兴能与诸位相聚通州,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财富管理问题。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展现出潜力足、韧性强的鲜明特征。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天,结合论坛主题,我想就银行理财转型发展与大家分享几点意见:
一、平稳过渡,银行理财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银行理财业务作为我国资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在监管规则持续完善,规范转型纵深推进的情况下,业务风险持续收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打破刚兑”“卖者有责、买者自负”投资理念初步形成,银行理财公司初具规模,理财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呈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行业乱象和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银行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和杠杆率整体下降,来源于同业的资金规模和比例持续下降,刚性兑付、以钱炒钱、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缓释。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90%,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分别减少62%和31%。银行理财业务按照规范的方向有序调整,呈现更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一些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对于中国整治影子银行风险的显著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理财业务逐步回归本源。银行理财行业形成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共识,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建设,增加长期限、净值化产品发行,产品形态不断丰富,注重不同资管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和有序合作竞争,整体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1万亿元,近三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高225%;3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规模降至资管新规发布时的28%。
根据中银协和普益标准调研情况来看,首先,净值化转型速度加快。截至今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其次,开放式产品占比逐渐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6.7万亿元,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67%,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再次,期限错配情况有所缓解。按募集金额加权,截至今年6月末,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91天,同比增加约8天。随着产品端平均期限的增长,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资产端和产品端期限错配情况明显缓解。
三是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银行和理财公司积极主动支持参与抗击疫情,踊跃发行抗疫专项理财产品,投资疫情防控债券,重点支持民生行业、疫情防控单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银行和理财公司注重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努力丰富理财产品供给,汇集引导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产余额约为19.3万亿元,相当于社会融资总规模的7.1%。在支持直接融资方面,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债券14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增加2万亿元,增长16%;投资股票7907亿元,约占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1.5%。
四是银行理财公司初具规模。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截至目前,共有21家银行获批设立理财公司,其中17家已获批开业。理财公司在起步初期就树立了审慎合规意识,日常经营中坚持依法依规展业,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系理财公司的存续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余额合计约为2万亿元。
五是助力居民财富增长。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投资需求,银行积极顺应监管导向,陆续上线混合类、权益型、养老型理财产品。通过差异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跨市场的理财投资服务。2019年末,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9255亿元,有效满足了居民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
看到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尽管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确定延长至2021年末,但过渡期内需要完成的转型任务依然艰巨,银行理财仍面临着净值型新产品发行困难、存量老产品压降难度大、投研能力不足、资管行业基础性政策存在差异、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等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
第二、主动作为,稳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供给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保监会加强了法律制度和规则体系建设,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规定。同时,银保监会就过渡期银行理财存量处置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注重实事求是、精准施策,推动银行业稳妥有序落实整改任务。这些政策措施,是监管部门从疫情防控常态化出发,落实“六稳”和“六保”任务的具体举措,将有利于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等多方面的冲击,有利于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风险,有利于缓解存量资产集中处置压力。
一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资管产品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是我国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冲击背景下,银行业需要统筹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存量资产整改处置,同时也要稳定实体经济融资来源,助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过渡期延长政策,有利于转换融资模式,扩大融资来源,转换增长动力,为理财业务平稳过渡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随着整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理财业务改革转型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影子银行风险将持续收敛,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二是妥善处置过渡期内存量资产整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对资管业务产生了双向冲击,尤其在资产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一些授资项目原有还款安排面临调整。由于老的理财产品期限错配较多,压降程度要考虑到不同的银行机构资本实力、信贷资源、客户还款意愿等多种情况,存量资产处置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但这不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方向出现变化,银行仍是理财业务转型升级的第一责任人,需扎实细致编制存量资产台账和存量资产整改计划,综合采用多种压降路径,不拖、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推进整改工作,尽早完成整改任务。
三是遵循竞合发展理念,实现合作共赢。过去,银行理财业务与其他金融资管业务处于不同赛道,各自“跑马圈地”。随着破除刚兑和净值化转型的需要,理财业务将与其他资管业务挤入同一赛道,同台竞技。银行理财在发挥自身优势,追求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应秉承竞合发展的理念,充分借助资管“朋友圈”的力量,与优秀券商、基金公司和私募管理人合作,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形态和策略,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股权投资产品,对冲投资风险,增厚投资收益,以产品创新不断提升获客能力。
第三、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助推银行理财转型发展
近年来,中银协紧紧围绕“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工作职能,在推进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结合自身职责,向监管部门积极反馈会员单位关于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的意见建议。二是多次举办培训会议,传达资管新规及相关配套细则的监管思路和要求,组织专家编制了《资管新规及理财办法解读手册》,对新规进行了解读。三是起草了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账户管理、产品管理、技术规范制度,构建了商业银行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管理与服务的实施路径与操作规范。四是发挥行业自律规范工作,积极补齐估值核算制度短板。资管新规强调资管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和公允价值计量。净值化管理的真正核心是对投资标的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这就要求在计算产品投资人的权益时,能够及时体现出投资运作的成果,暴露出当前承担的风险,而产品估值是否合理、可靠直接决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现程度。可见,估值能力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资产管理机构应持续关注投资标的估值变化,将估值工作贯穿于募资、投资、运作管理和退出等环节,为投资者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因此,建立理财行业完备统一的行业估值标准,对于落实资管新规和理财办法的相关要求,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两年,中银协先后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指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指引》,启动了《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指引》《理财产品资产减值指引》等课题研究工作,今后通过这些行业指引的出台,弥补银行理财产品在会计核算、公允价值计量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短板,有力助推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银行理财应秉承“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初衷,不忘初心,稳步前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丰富金融产品和供给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努力开创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更加辉煌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