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拖欠教师4亿多工资”背后问题也要查
原标题:“拖欠教师4亿多工资”背后问题也要查
国办督查室派员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进行明察暗访发现,截至今年8月20日,当地5年共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记者调查发现,拖欠工资背后,当地教育系统隐藏其它问题。
很多人很纳闷,“5年拖欠近5亿工资”为何现在才曝光?大方县一名教师跟记者说的情况,或许能答疑解惑。据他说,曾有老师因向政府反映相关问题被处分,还有不少老师遭到解聘威胁,县城老师被威胁调到边远村小,不准参加职称晋级和评优。即使被国办督查室点名后,当地仍有教师因在朋友圈转发国办督查室通报而被相关部门电话警告。
记者发现,问题不是一天产生的,正是当地一些职能部门习惯性捂盖子,“不解决问题,先解决提问题的人”,一次次打压“提问题”的人,一次次对潜在问题视而不见,才让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越来越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庭审公开网“受贿罪(2019)黔03刑初8号”庭审视频显示,公诉人提到,大方县现分管教育的一位副县长,在担任某镇党委书记期间,曾多次行贿大方县原县委书记张瀚时,希望在职务调整过程中得到“关心”。
2018年5月,张瀚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后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决定给予张瀚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但让当地不少教师难以置信的是,包括前述副县长在内的84名行贿人中,不少人并未得到相关处理,一些人甚至之后被提拔。
此外督查还发现,大方县以推进当地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名义,发起成立乌蒙信合公司,变相强制教师等公职人员存款入股,违规截留困难学生补助,打着“服务三农”的幌子,将揽存的资金几乎都调剂到大方县政府下属融资平台公司使用,成为县政府财政“周转资金池”。这些钱去了哪里?用于什么?是有难言之隐,还是有“不便”公开的用途?这些问题还没看到任何反馈,我们期待深入调查和适时公布。(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吴金明
蓬佩奥称中国用经济利益胁迫英国 我驻英使馆回应
使馆发言人:今年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五周年,中国驻英国使馆刊文《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美国国务卿声明答记者问》,中英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中英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任。中英两国都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都倡导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都主张开放包容,我驻英使馆回应0000中、高风险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将实行14天隔离观察
此外,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传染病网络直报作用,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今(15)日,做到发现疫情2小时报告、12小时完成核酸检测、24小时完成流调。同时做到发现疫情2小时报告、12小时完成核酸检测、24小时完成流调。但境外疫情仍在蔓延,果断采取疫情处置措施。00002020年国防预算预计增长6.6%
中国2020年国防预算预计增长6.6%,低于2019年7.5%的增长目标。分析人士表示,这符合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形势。(环球时报英文版){image=1}责任编辑:吴金明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