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何败走电商?高瓴资本张磊:缺乏库存管理能力
原标题:腾讯为何败走电商?高瓴资本张磊:缺乏库存管理能力
腾讯对于电商,感情复杂。
近期,这家巨头再次布局该业务,对小鹅拼拼、微信小商店进行升级,QQ惠购、直播购物等产品进入内测。
事实上,电商对于腾讯,是诱惑,也是伤痛。早在2010年,腾讯就已进军电商,那时,京东还未做大,包括QQ网购,拍拍网以及后来控股的易迅网。甚至在2012年,腾讯第二次组织架构调整中,专门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 ,不可谓不重视。
但结果惨淡。腾讯电商业务毛利率仅 5%-6%,收入占比在 2013 年的时候达到 16%,却不能贡献明显利润。
更重要的是,相对高速发展的京东,电商业务看不到希望,由此,腾讯选择甩包袱。2014年3月,腾讯与京东达成合作,以2.14亿美元+QQ网购+C2C拍拍网+少量易迅股权获得了京东IPO前的15%股份,也宣告着腾讯彻底退出电商。
关于腾讯败走电商,因素是多重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最近出版的新书《价值》中解释,做虚拟商品的腾讯,缺乏库存管理能力,这是失败重要因素。“腾讯本质上在做虚拟商品,不涉及库存或盘点。但面对库存商品的时候,腾讯需要拥有一系列生产、制造及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如果腾讯非要做电商,基因里却没有库存管理能力,那么它很难杀出重围。而京东的突出优势就在于,能够创造并管理一套完整的订单生产、仓储管理、销售配送的生态系统。但是,京东的基因里缺少 ‘移动端’,偏偏电商的入口很大程度上在于 ‘移动端’。恰好腾讯手里有移动端,腾讯的社交、游戏等在移动端均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张磊称。作为腾讯与京东的早期投资人,他撮合了两家结盟。
“腾讯早期被投资人称道的,是它运用互联网工具构筑了社交生态系统,并在此系统上创造出丰富的虚拟产品。在一段时期内,封闭的生态能够增加用户黏性或提高转换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打造竞争壁垒。但是,互联网的根本属性是共享、开放和包容,企业尊重这种互联网精神,才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张磊还分析。
另一头,抛开投资人视角,从微观看,也能解释腾讯为何折戟电商。“腾讯不懂零售,过度专注于产品设计,并不适应当时市场。内部赛马机制反而消解了本身规模优势,电商需要形成合力。”有腾讯前员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此前是易迅员工,经历了腾讯入主易迅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腾讯保持着对京东的影响力,高瓴资本则在逐步减持。据京东财报,截至2020年2月29日,刘强东直接持股为15.1%,还拥有的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的投票权,刘强东共有78.5%的投票权。腾讯持有17.8%股权,及4.6%的投票权,为京东第一大股东。沃尔玛为京东第三大股东,持股为9.8%,拥有2.5%的投票权。
2018年7月,高瓴资本从最高持有接近1.6亿股京东的流通股减持到2100万股京东股票,持股比例进降低至1.45%,退出了京东主要股东行列。2020年8月14日,高瓴资本公布的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显示,减持京东409.46万股,同时,加仓阿里195.04万股。
责任编辑:陈志杰
紫金矿业涨逾半成 中期多赚逾三成
新浪港股讯,紫金矿业(02899)现价升5.41%,报5.26元;成交约2175万股,涉资1.12亿元。紫金矿业公布,截至6月30日止中期纯利按年增长30.64%,至约24.21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9.5分人民币,不派中期股息,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纯利约24.19亿元人民币,按年升46.04%。0000DYNAM JAPAN回购17.14万股 涉资123.45万元
DYNAMJAPAN(06889.HK)公布,于2021年06月11日回购17.14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7.17港元至7.23港元,涉资123.45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1427.14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863%。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IGG回购100万股 涉资796.15万元
IGG(00799-HK)公布,于2020年12月04日回购100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7.84港元至8.00港元,涉资796.15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1923.4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556%。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快讯:港股恒指跌幅扩大至2% 石油股大跌中海油跌近14%
11月30日消息,港股恒指跌幅扩大至2%,国企指数跌超2%,红筹指数跌超3%。石油股大跌,中海油跌近14%,中石化跌近7%,中石油跌超6%。内银股走低,渤海银行跌近7%,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跌近5%,民生银行跌3.36%。科技股大跌。美团跌超5%,阿里跌3.49%,中芯国际跌3.37%,腾讯跌1.97%。责任编辑:马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