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纯权益产品亮相在即 2万亿招银理财如何做股票直投?
{image=1}
首只纯权益产品亮相在即,2万亿招银理财如何做股票直投?19人团队覆盖九大板块,看好港股机会
经过半年多的团队组建、投研体系搭建,招银理财计划在9月中旬发行公司首只主动管理的纯权益型理财产品。
这只名为“沪港深精选1号”的股票类理财计划,可直接投资A股和港股市场,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占净资产80%~95%,还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了股指期货对冲权限。
日前,招银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范华、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朱红裕接受了包括券商中国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详解公司在权益直投方面的理念与打法。
范华透露,目前招银理财对权益直投的投资经理设置考核期为三年,希望以长期考核导向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持续做好深度研究。
截至6月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总规模达2.38万亿,排名市场第二。其中,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规模突破万亿。
用“笨办法”、“慢办法”做投研
问:朱总历经公募、私募投资,再到现在的理财子,您觉得投资理念会不会有所变化?
朱红裕:投资理念上,我觉得没有本质的变化。
每类平台都有不同的特点。公募是非常市场化、相对比较成熟的资管机构,私募更加细分,而理财子在权益直投方面还处于初创期,我们也很荣幸能在这张白纸上“作画”。
但无论在任何平台做投资,有两点是不会变的:一是需要基于整个平台的体系、力量和优势,不可能脱离平台支持,自己独立就把事情干成;二是这个团队需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上要有一个共识和打法。
就我所在的权益直投部门来说,核心理念还是“结硬寨、打呆仗、长期取胜”,更强调用“笨办法”、“慢办法”做投研。
所谓“笨办法”,是要不断地做深度研究。资本市场“聪明人”云集,短期内作出趋利避害选择的占大多数,真正不断地做对长期有利选择的反而同行者寥寥,但这条路更为宽敞。
3月初开始,招银理财权益直投部门就开始不断地做行业、公司的深度研究,目前已经形成近30份深度报告。这些报告并非一次性的,而是反复讨论、滚动更新,以加深我们对行业、公司的理解。当然,这些工作我们才做了半年而已,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至于说“慢办法”,是我们这个部门不能只从市场上招揽人才,也要从内部培养、选拔。
目前权益直投部门当中,好几个年轻研究员都是我和行业研究主管来带,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后续我们也将建立完善的实习生体系,逐步搭建投研团队的内部培养机制。
假设这两件事我们都能做好,相信两三年后,招银理财的权益直投会搭建一个更加完整的框架和投研体系。
详解权益直投团队
问:招银理财的权益直投团队是如何构成的?
朱红裕:目前我们的权益直投部门一共19人。其中,包括我在内共有3位投资经理,平均具备10年以上投研经验。
另外,去年以来,部门从外部资管和券商等机构引进了10余位市场化的投研人员,包括9位资深行业研究员,覆盖金融、地产、机械设备与新能源、可选消费品、必选消费品、科技与互联网、化工与新材料等九大板块。
这基本上是参照公募基金来配置,而且分工更“专”一些,因为这19个人并不包含宏观、策略、市场等研究人员。
当然,虽然宏观、策略、市场等研究团队放到了招银理财研究部这个大中台上,但同样能够为权益直投部门提供研究支持。
基于现有19人的配置,以后每年我们还会补充一到两个人,在团队基本成形后,主要靠内部培养、内部提拔来建设人才队伍。
如此,权益直投部门能够更好地形成统一的投资文化、团队文化,可承接的资金规模、策略丰富程度都会增加。
问:如何通过考核引导投资经理做好长期投资?
范华:如果一边宣扬长期投资,另一边却对投资经理进行短期业绩考核,其实容易让投资经理“人格分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招银理财一开始就确定了长期考核导向,目前设置的考核期是看三年。
当然,“长期”也是由“短期”构成的。作为一个新团队,权益直投部门目前还没有过往3年、5年的业绩,还是要从一年、两年做起来。
有了长期的目标,投资经理会稍微放心一点,不会因为这三个月的业绩不及同行,或这三个月因为大盘行情不好而产生太大的心理负担,也更容易与管理层建立信任,他们就会愿意去做对长期更有利的决策。
也只有进行长期考核,才能看出投资经理真正的投资能力,而非运气使然。
当然,我们也会经常做一些短期总结,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的投资回顾、业绩归因等等,看哪里做的不够,并不断改善,这是投资流程的一部分。
从近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整个投资流程都比较顺畅,今年的绝对业绩、相对业绩也不错,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所以我们也比较有信心。
构建股票池
问:权益直投团队的股票池情况如何?如何做投资决策?会不会集中投资?
朱红裕:目前我们已经构筑了500多个沪港深龙头优质公司作为基础股票池,其中重点股票池里有大概190只,分别占A股、H股总池子的9%和3%左右。
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先把一些我们觉得能跟住的重点行业、重点公司先拎出来,后续随着能力边界的拓展、研究的深入,再慢慢扩大这个池子。
在做投资决策时,一方面还是先对这个行业、公司推算出一个三到五年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同时考虑置信度因素,也就是我们对这家公司的判断到底有多大的把握,二者相结合。
起初阶段我们也不会过于集中。集中其实是结果,是在对一个行业、公司有深入研究和比较后才有把握去做的配置选择。
当然,集中也意味着可能会丧失投资流动性,还要承受波动性,所以这对后端的研究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还是那句话,有多大能力做多少事,这是原则,投资是灵活的,研究是严谨的。
目前来看,我们对一些个股的研究与讨论还不够,相对分散会是个更好的选择,也能更好地控制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我们会在每次深度报告出炉后对一家公司有个基础打分,这个打分结果也直接决定了后续的配置规模。譬如某公司打分在3.5以上,就可以配5%,4分以上可以配10%,但已有的近30份报告中,大部分打分都只在3.5左右。
在对一些行业、公司的研究更加深入,理解更为清晰的基础上,再把配置比例提高也不迟,没必要为了集中而集中。
看好港股投资机会
问:招银理财即将发行的这只类公募产品中,港股市场也是重要的投资标的,如何看待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朱红裕:现在港股整体的估值比较低,但结构分化明显,存在很好的投资机会,往后看1-3年的话,港股机会略大于A股。
具体到行业上,重点关注金融地产、医疗(特别是医疗器械)、教育(高教、职业教育)、互联网、电商等行业。
除此以外,我们也会考虑一些低估值的制造业龙头,行业竞争格局从部分龙头充分竞争走向共享市场的过程中,有一些很好的机会。
挑选行业,本质上也是要在行业赛道和行业竞争格局之间去寻找平衡点。需求能实现相对稳健的增长,同时行业竞争格局又很好,这是最好的情况。
问:对A股市场的看法呢?
朱红裕:A股市场近期波动加剧,但对中长期前景我整体还是比较乐观的。
长期来看,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关键问题,对此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突破。
中国对教育的重视,让我们在享受人口红利后升级至工程师红利。另外,高层和监管层的各项政策着眼长远,让长期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首只主动管理的纯权益产品
问:招银理财于去年11月开业,为什么现在才发行首只主动管理的纯权益产品?
范华:理财子公司成立以来,客户可选择的产品货架不断丰富,在以“固收+”为主的同时,权益类产品也随着市场火爆而备受关注,所以我们一方面是顺应潮流。
其次,招银理财已经在5月份发行了一只规模较小的纯权益私募FOF产品,目前来看,无论是业绩还是客户接受度都不错,为权益直投产品的发行奠定了基础。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在筹备阶段就已经开始组建权益投资团队,经过大半年的组建,基本上搭成了一个可以支撑做权益直投的投研体系,所以现在也合适对外发行首只主动管理的纯权益产品。
朱红裕:其实三四月份的建仓时点更好,当时我们的权益直投团队也大部分到位,但为什么没有在当时发产品?因为团队的磨合、投研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时间。
可以说,当时我们对一些核心行业、核心公司的跟踪还没有进入状态,能力边界相对有限。这时候为了发产品而去发产品,不符合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
选择目前这个时点发行首只纯权益直投产品,也是考虑到团队磨合、内部体系和流程都已经相对顺畅,能力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所以做了这样的安排。
问:与其他资管机构的权益产品相比,此次招银理财发行的产品差异何在?
朱红裕:就投资范围来说,“沪港深精选1号”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占净资产的80%~95%,这点和公募产品没什么差别。
区别在于,考虑到一些极端情况的应对,为了保护客户利益,我们保留了应用股指期货工具的权限。
不过这个工具我们会慎重使用,或者绝大部分时间都不会用。至于说什么时候才用,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我们整个投研体系的结果显示股票市场性价比很低,相对其他资产不具备长期吸引力;二是我们没办法选出好的股票了。
除此以外,相较于公募,理财子在渠道、企业客户调研方面更具优势,能更深入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寻找优质标的。
当然,我们也在学习一些市场上的头部公募,但不是完全仿照,而是集各家之长把招银理财的权益直投真正做起来。
权益投资占比提升是确定趋势
问:回到招银理财整个公司的层面,我们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布局是怎样的?
范华:整体来看,在权益投资方面,目前招银理财已经有了一个50人左右的权益/多资产投资板块。
具体细分为几个部门,包括直投A/H股的权益投资部、专门进行FOM/MOM投资的委外投资部,还有投资股、债、非标的多资产投资部,经营外币理财的跨境投资部,以及量化衍生品投资部。
做这样一个细分,其实在架构上也更接近于海外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
问:目前公司权益投资占比如何?对未来的占比提升有何预期?
范华:这需要分两部分来考虑。首先,招银理财接受母行委托管理的老产品中,涉及部分权益投资,但按照监管要求,老产品是在逐步压降的,所以将来这块的权益比重会逐渐缩小。
而新产品是完全净值化的,有多少会投到权益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客户的需求决定。这个我觉得很难去给出一个比例。
当然,未来理财子的权益投资占比提升是一个确定趋势,但我觉得大家可能高估了潜在的规模或者说占比提升的速度。
一方面,老产品在逐步压降,很难在这部分去大量配权益资产;另一方面,新产品中有多少能做权益投资,关键还得看客户的接受度。
问:可以看到,目前理财客户对产品净值的波动容忍度还是比较低的,招银理财在做权益投资时如何减少这方面的影响?
范华:受债市调整影响,今年6月部分理财子公司产品净值回撤幅度比较大,其实从投资角度来说,这个波动是在容忍范围内的。
所以我们也做了很多投资者教育相关的工作,希望客户理解投资,接受这种正常的波动,来换取更好的长期收益;同时,我们也通过一些措施,希望把投资管的更好,减少净值回撤。
就权益投资方面来说,主要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仓位的把控,二是借助一些衍生工具(譬如股指期货、期权)来对冲下行风险。
朱红裕:其实股市波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反而提供了调仓的机会。
但在权益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确实要跟客户、渠道都讲清楚,我们这是个类公募的产品,是积极进取型的高风险产品;同时,在产品起步阶段,我们在投资端也会更加稳健,在组合搭建过程中的行业相关度、集中度层面都做好管理,让客户能逐渐接受正常的波动。
在客户认同度、风险接受度更高的阶段,我们也可以尝试发行更长期的产品,譬如三年期的,这样对客户跨越周期赚钱也更有保证。
责任编辑:陈志杰
已提前降仓!多家私募回应“预警危机”,还有私募收回基金经理操作权限,赎回压力究竟多大?
财联社(北京,记者黎旅嘉)讯,虎年首周,来自私募的数据极不“友好”——有超1200只私募产品业绩跌破0.8的预警线,其中包括123只百亿私募旗下产品;另外有超过500只基金跌破0.7止损线。百亿私募大佬但斌执掌的东方港湾、梁宏执掌的希瓦私募、百亿量化私募赫富投资等旗下产品均出现在榜单。一时间预警线、止损线、清盘线成为了私募的关键词。0000私募年度成绩单浮现:冠军已豪赚738% 榜单前十收益率门槛接近300%
私募年度成绩单浮现:冠军已豪赚738%,榜单前十收益率门槛接近300%!冠军产品年内已大赚738%,前三名收益率均超400%,前八名均超300%……A股市场2020年交易步入尾声,私募机构成绩单已基本成型。来自国内第三方机构的最新监测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股票私募(仅统计主观多头产品)近九成实现正收益,收益率超过30%的私募产品数量占比约四成。前十收益率门槛接近300%0000上投摩根李德辉:用三道防线穿越疾风骤雨
上投摩根李德辉:用三道防线穿越疾风骤雨来源:韭圈儿近期市场波动很大,这让我想起在3月份全球市场暴跌熔断时写过的一个帖子#为什么不要奢求躲过暴跌?#里面提到了一个重要现象叫波动率聚集{image=1}以过去10年的创业板为例暴跌点和暴涨点常常是连续出现甚至成对出现的通过择时躲过暴跌通常也意味着会错过暴涨所以如何躲过暴跌这道题它绝对是超纲了而我们观察恐慌指数0000募集失败+延长募集期 德邦基金新品发行为何如此坎坷?
日前,德邦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德邦安瑞A/C募集期届满,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是最近一年来该公司募集失败的第2只基金{image=1}《投资时报》研究员齐文健公募基金募集失败的队伍中再添新成员。日前,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德邦基金)发布德邦安瑞A/C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这是今年以来全市场第15只发行失败的基金产品。0000七夕为爱开好“投”华商新量化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106.77%
仪式感是对美好日子的尊重。在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向所爱之人传递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今年要怎样来表达爱意呢?用基金定投方式送对方一份保障吧,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财富增值护航人生,为爱,开个好“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