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人类活动和污染排放强度降低 PM2.5浓度削减
原标题:防疫中人类活动和污染排放强度降低,PM2.5浓度削减
疫情防控与空气质量变化有关系吗?近日,清华大学吴烨、张少君团队通过交通大数据动态追踪北京、武汉、成都等重点城市交通排放量变化,揭示中国大城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交通排放与空气质量变化规律。研究显示,疫情防控,人类活动和污染排放强度降低,整体上削减城市PM2.5浓度,同时也证明,机动车污染控制将是今后中国大城市核心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中之重。
{image=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各地迅速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人类活动和污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该研究构建了时间序列机器学习模型,定量分析2020年1月至4月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大城市空气质量的整体影响。通过交通大数据动态追踪重点城市交通排放量变化,解析交通部门采取的机动车管理措施是否会影响污染物变化。
研究团队选择北京、成都、上海、深圳、西安和武汉六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至2020年(疫情爆发前)历史气象和空气质量数据,构建时间序列随机森林模型,实现对无疫情防控情景下城市尺度质量的定量预测。相比简单对比或者化学传输模拟等传统方法,该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气象短期波动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避免排放清单构建带来的高数据需求性和不确定性,适合对较长一段时期空气质量变化的动态研究。
研究显示,在防疫措施最严格的一级防控响应阶段,六城市二氧化氮浓度比无疫情防控情景预测值降低36%至53%。深圳、成都和西安在解除一级防控响应后二氧化氮逐渐回升,4月底已经恢复到无疫情情景预测浓度90%以上的水平。北京和武汉在4月尚未解除一级防控响应,二氧化氮仍然显著低于无疫情情景预测值。研究发现,疫情防控会导臭氧在北方城市(包括武汉)小幅上升,主要因为这些城市冬季多处于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区导致。
通过4个月较长期的动态追踪,以北京为例,改进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疫情防控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是1月底和2月中两次短期特殊气象(高湿、静稳)条件下PM2.5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排放整体大幅下降,北京市一级防控响应阶段的PM2.5浓度比无疫情情景平均下降了42%。
{image=2}
研究进一步选择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最高的北京和成都为案例,借助拥堵指数、道路监控等智能交通大数据,构建了全路网机动车排放动态计算模型。结果显示,疫情防控一级阶段,北京和成都城市机动车排放量全时段下降,降幅达60%左右。成都在解除一级防控后(2月底),尽管高峰时段排放迅速回升,白天平峰和夜间时段交通排放仍然比疫情前期水平降低30%以上。耦合动态排放数据和随机森林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级防控响应阶段机动车排放变化导致北京全市二氧化氮浓度降低20%至40%,成都核心区二氧化氮浓度降低50%至60%。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案例分析揭示了,机动车污染控制将是今后中国大城市核心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中之重。
目前,团队相关成果已以论文形式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
责任编辑:朱学森
国防部介绍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的初心与使命
9月24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答记者问。记者:上周五发表的《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指出,履行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初心与使命。请问如何理解?0003坚决反对和遏制 “台独” 分裂势力
来源:北京青年报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报告提到,今年将确保宪法全面实施。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严格执行《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健全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功能,加强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