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62

新冠防控方案更新 “密接的密接”纳入集中隔离观察

新京报2020-09-15 20:38:229

原标题:新冠防控方案更新 “密接的密接”纳入集中隔离观察

新京报快讯(记者 戴轩)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新版防控方案在聚集性疫情的判定、最小防控单元设置以及密接者的密接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管理等多方面有调整。

新增对“密接的密接”管理方法

有疾控从业人员认为,第七版防控方案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对密接者的密接者的管理,包括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管理要求、信息报告四方面。

其规定,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应当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具体来说,14岁及以下儿童,若其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儿童可与父母或家人同居一室。如仅儿童为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由家人陪同儿童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的陪护。

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的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由指定人员进行护理。如确实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陪护人员。

此外要求,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分别进行3次和1次核酸检测,所有密接的密接在隔离医学观察当日或次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什么是密接的密接?

方案明确,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调整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观察政策

在入境管理方面,新方案调整了“7+7”“2+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指定相关机构及时将海关部门检疫发现的确诊病例(染疫人)、疑似病例(染疫嫌疑人)、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及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将密切接触者和非“四类”人员(边民、外交、从事重要经贸、科研、技术合作的人员除外)分别转运至不同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入境的非“四类”人员,全部由第一入境点所在省份实施入境后核酸检测并开展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边民、外交人员和从事重要经贸、科研、技术合作的人员除外)。对完成远端核酸检测的入境人员,具备封闭转运管理条件、居家隔离条件(有独立房间和独立卫生间)并能进行社区精准管控的,可在自愿基础上实施“7+7”“2+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入境人员在入境口岸接受海关核酸检测后,在入境地集中隔离7天并自费进行核酸检测(原则上在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第5天),检测结果阴性者可转居家隔离7天,并于隔离期满14天后自愿自费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不同风险地区划定不同防控最小单元

针对低、中、高不同风险地区,方案进一步细化防控措施。

低风险地区落实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应对准备。

中风险地区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学校以班级、楼房以单元、工厂以工作间、工作场所以办公室、农村以户),启动强化监测、实施终末消毒。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感染风险,确定核酸检测人群范围和优先次序。

高风险地区以学校、楼房、工厂、工作场所、自然村为最小单元划定防控区域,开展入户全面排查、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区域管控等措施,启动应急响应。

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面,方案强调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是特定条件下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可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在疫情监测方面,方案修改了聚集性疫情定义,根据分区分级标准,将聚集性疫情从“2例及以上病例”修改为“5例及以上病例”。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畅

0009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