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519

中公教育的迷惑操作:举债也要分红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9-16 17:55:480

{image=1}

作者| 陶冶

来源:英才杂志

对于国内来说,公务系统的“铁饭碗”一直是大部分家长心目中孩子最好的归宿,近10年以来,公考录取门槛始终较高,2016年作为公考录取通过率最高的一年,报录比也达到了33 : 1,竞争激烈的年份如2019年,报录比竟然可以高达95 : 1。

报考热度居高不下也就意味着培训市场有着数不尽的机会有待发掘,专门面向公考培训的中公教育(002607)2018年借壳亚夏汽车成功完成上市操作,依托国内公考庞大的市场,公司市值从当年的300余亿至今已涨近7倍,最高时曾达2200亿上下。

但在2020年,面对疫情的无差别打击,线下教育行业受到重创,随着半年报的出炉,中公教育净利润转亏成了讨论焦点,但考虑到疫情影响及收入确认方法,中公教育的半年报中净利润的亏损并不是关键问题所在,高估值、举债分红才是隐藏在报表之后的谜团。

中公教育走下坡路了吗

报名人数同比增长,线上教育收入翻倍,但净利润却转亏,这不由使人怀疑公司的经营是否出了问题。

从市场角度来说,公务考试及培训的市场并不完全是疫情之下的受害者,疫情也为中公教育带来了些许的利好。

首先,考虑到今年疫情下的就业形势,国家相继推出“六稳六保”政策,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等相继进行扩招以保障充足的就业,按照政策要求,各单位需在往年基础上扩招20%左右,这是为公考培训带来的直接的“弹药储备”。

结合中公教育自身财报数据来看也可以印证此番结论,2020年上半年中公教育培训人数累计245万余人,同比增长达到37%左右,由此可见市场本身并没有因疫情而萎缩。

其次,在线教育的同步发展也为疫情中的中公教育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上半年面授培训收入实现16亿元,同比降低49%左右,而线上培训同比增长达162%,实现营收11亿元,对冲掉了部分疫情的消极因素。

报表层面来看,中公教育上半年实现营收28.08 亿元,同比降低22% ,归母净利润 -2.33 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4.93 亿元差距较大。

报名人数同比增长,线上教育收入翻倍,但净利润却转亏,这不由使人怀疑公司的经营是否出了问题,但实际上中公教育的问题并不出在净利润之上。

考虑到联考的延期以及“对赌班”模式下收入延后确认的会计准则要求,中公上半年的收入并没有减少而只是递延了,其财报中合同负债达73亿元(含预收账款转入部分),而去年年末预收账款余额只有26亿元左右。

再参考经营现金流来看,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41亿元,同比2019年的43亿元也只是微降,并不足以证明公司经营出现重大问题。

如果除去众说纷纭的净利润疑点,投资人可能更加咬定了中公的优质身份,但实际上中公的问题远多于此。

借钱分红

半年来新增短期借款10亿余元,不由让人有一种借钱也要分红的感觉。

高额的分红是中公近年来亮丽的标签,公司近三年来现金股利从未中断且配发比例较高,但与此同时高额的分红也基本吃空了公司的资本积累。

当然,公司盈利分红也是本分,而且分红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总是喜闻乐见,但对公司来说,高额的分红会将会透支公司发展的资本储备。换言之,股东收益和公司发展实质上是一对矛盾,他们处在天平的两端维持着此消彼长的微妙状态,而中公的疑点之一也就在于此。

公司层面,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中公教育累计分红四次,基本掏空了公司的资本积累。但从上半年财报来看,负债提高了近1倍,剔除掉来源于收入的合同负债部分总负债也有近30%的增幅,半年来新增短期借款10亿余元,不由让人有一种借钱也要分红的感觉。

股东层面,除去中信等机构投资者外,鲁忠芳(实控人)、李永新、王振东三人合计持股45亿股左右,占总股比达75%以上,但三人所持股份中可流通股占比却不足10%,大部分持股是在2021年-2022年解禁的限售股。

同时,根据公开信息查询,三位股东所持股份均在近2年内有多次质押发生,其中数量最大的一笔是实控人鲁忠芳质押于华泰证券的4亿股,占到其所持股权的15%。

分红和转让是股东获利退出的唯二手段,考虑到高度集中的持股比例和限售期因素,中公频繁的分红真相好像就稍有眉目了。

虽然并不能以股东缺钱与否来对公司的好坏做出判断,但频繁的质押势必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考虑到行业并不存在爆发式增长的市场基础,中公教育目前116倍有余的静态市盈率相比同行业平均60倍的市盈率仍然有些过高。公司最近的限售股解禁时间在2021年2月,中公100余倍的市盈率如果持续保持,届时可能会有较大的抛售压力。

半年报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项目是21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过往“炒股”的上市企业并不算少,其中不乏做得较好的公司,例如温氏股份(300498),其在过去数年中通过股权投资、二级市场买卖等方式获益匪浅。但2018年市场行情的整体下滑也令温氏股份吃尽苦头,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均不足以形成控制和重大影响,中公的“炒股”动作暂且不论是否源于碰到了市场天花板导致现金无处可花,仅仅是隐含的市场风险就足以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