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 但区块链底层技术仍缺乏自主产权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 迄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二届,是每年定期在北京举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盛会。“中国区块链发展论坛”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于2020年9月17日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区块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区块链相关组织负责人及知名区块链企业高层共同参与,围绕区块链相关技术创新、规模化商业应用及产业生态营造等内容,探讨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会议并演讲。
演讲中李礼辉表示,如果说过去10年我国处在数字技术创新引领的生活式和商业模式逐步转变的过程中,那么,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2020,就是全社会生活模式和商业模式“受迫式应变”的历史节点:线上服务展示了接近全域替代的潜力,线上办公展示了靠近现场流程的效率,线上娱乐展示了逼近百姓生活的色彩,与此同时,线上金融展示了贴近实体经济的功能。他强调,基于数字技术的“受迫性应变”覆盖的范围是广泛的,揭示了长远变革的趋势。
李礼辉指出,首先,基于对等网络的直线链接机制,使平面的世界可以被折叠,长距离可以变成短距离甚至零距离,生硬的文本往来可以升级为柔软的云端交互。由此,呼唤了多少年的弹性工作制、柔性办公终于有可能成为常态。
其次,在万物互联的世界中,依托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的数字信任机制,可以解决你是谁、所有权属于谁、指挥权归于谁的问题。
第三,基于技术能力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集中表现为获客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过去,企业一般通过规模化经营来提升获客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现在,成功的技术创新也能创造竞争优势。
同时他还强调,由数字技术引领的链接机制、信任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变革,将是一个重构进程。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挑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区块链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目前,各个国家均未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我国的区块链技术研发致力于突破规模化可靠应用的瓶颈;其次是核心数字技术短板有待补强,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和数字化市场大国,但在全球数字技术版图上尚未建立地缘竞争优势,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上,我国目前缺乏自主产权。
对此他进一步提出建议,首先,要以人为本。占领数字技术高地,关键在于人才,在于高端人才领军的创新型科研机构和核心企业。要明确产业政策,抽调一定财力,对创新型科研机构和核心企业加大投入,对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给予研发经费、薪酬激励、税收减免、办公和居住、就医和入学等方面的优惠。要更多鼓励民营队,重点是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同时,要真正激励国家队,支持国有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规律的激励机制。
其次,培育数字金融核心竞争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关键。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将居于核心地位。数字人民币应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和场景,同时抓紧研究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金融业数字化变革呼唤制度创新。应该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区块链金融监管、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数字货币监管、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等数字金融制度,逐步建立数字信任机制。数字金融势必进一步强化金融的全球化。在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话语权。应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蒋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