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江涛:业务聚焦认知智能应用 疫情催化数字经济加速
9月22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公司峰会召开。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等20余位资本行业重磅嘉宾齐聚,展望“十四五”规划科技发展新里程,共同探讨中国企业的科创未来。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在出席此次峰会上表示,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持续推进,从早期科大讯飞做的感知智能,是为了计算机能听会说,科大讯飞从1999年成立之初就已经聚焦在这方面,不断地取得突破。从2014年,科大讯飞正式启动讯飞超脑项目起,进一步聚焦认知智能,让计算机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去协助各个行业专家,去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江涛认为,疫情之后,整个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加速。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的优势更为明显,应用规模带来的优势及应用深度带来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我们期待着中国在未来20、30年的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全球的领先。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持续推进,从早期科大讯飞做的感知智能,是为了计算机能听会说,科大讯飞从1999年成立之初就已经聚焦在这方面,不断地取得突破。从2014年,科大讯飞正式启动讯飞超脑项目起,我们进一步地把焦点聚集在认知智能上面,让计算机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去协助各个行业专家,去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这是我们现在正在走的技术路线。这些技术路线上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果呢?2012年,我们是全球第一个英文的语音合成,超过了4.0分的系统。2015年我们的语音识别在实际的会议场景下超过了人类速记员记录的准确性,也是属于语音识别的一个典型的突破。
2017年我们的认知智能系统参加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测试,当年总共有53万的专业人士参加了这次考试,我们的机器得到456分,超过了96.3%的考生。应该说也是属于认知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突破。
2018年我们的机器翻译在CATTI考试,也就是翻译领域的国家资格考试中,达到了中等的专业资格标准。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在号称史上最难的英文语音识别比赛,在CHIME—5上面我们包揽了四项冠军。
应该说语音识别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到实用状态。
去年斯坦福大学发起的SQuAD机器阅读理解挑战赛上,我们在EM和F1两个指标上,也就是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个指标上面,首次超越了对标美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另外,我们还把认知智能技术用在司法局用来辅助庭审,应该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庭审的效率。
刚才说的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界会有哪些应用落地呢?主要是两大类。一大类是解决“能听会说”的问题,包括在各种场景下实现人与机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无障碍,比如说讯飞的翻译机,你拿着这个翻译机可以到世界各国去方便地旅行,方便地跟别人沟通。另外一块就是行业认知智能的成果,教育、医疗、司法等这些领域,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训练这些行业的数据,能够不断学习这些行业的专家知识,帮助这些行业的工作者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前几天,我们刚刚发布了智能耳机,这个智能耳机看上去跟苹果发布的耳机没什么两样,但实际它能给大家提供的帮助是不一样的。除了苹果耳机所具有的功能以外,我们这个产品还可以让你无论是在通话还是各种线上会议、微信会议、钉钉这些主流会议中,开完会就把会议讨论的内容整理出来。
另外,在行业场景中,我们通过训练这个行业的数据,可以帮助这个行业的脑力劳动者提高工作效率。典型的行业——教育行业,这个行业教师就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他有大量的有规律可循、有逻辑可循的重复性脑力劳动,比如说批改作业,比如说批改卷子,比如说备课等等。这些工作我们通过我们的人工智能去支持它,大量地搜集采集这些数据,帮助诊断孩子哪些知识点是红灯,哪些知识点是黄灯,哪些知识点是绿灯,我们通过构建学科的知识图谱,分析出知识的学习过程,找出需要掌握的学习路径,这时非常精准地推送相关的资料,比如说课件,比如说要做的题目,减少大水漫灌无效的重复学习。应该说既是帮助老师降低了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孩子,提升了学习效果。我们这边有统计数据,去年蚌埠市(地级市)在全市范围内上了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这半年以来起到什么效果?我们拿统计数据说话。
大家可以看到,整个12所示范校今年高考的一本达线率上升了2.55个点,8所重点校一本达线率提升达到了4.09%,这是绝对的提升,对于这么多人口的地级市来说,这是非常显著的应用成果。
同时,老师们备课效率大幅提升,作业试卷的批改负担显著下降,孩子们的无效重复学习时间大幅地缩短。应该说这都是人工智能在这个行业中应用的成果,不但帮助老师减负,帮助学生减负,而且还实实在在改善了教学的效果。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医疗。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在2017年全球第一个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测试。我们把这套系统做成了一个产品,应用到医疗领域,它给谁用呢?给各基层的医疗单位,像乡镇的医院、社区的医院、乡村的医院,我们把这些软件装到这些医生的电脑,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医生在写病例的时候,如果病例写得不完整,机器就会提示这个病症要完整地记录还有哪些要素你需要填。就光这一项,整个病例的完整率从25%提升到了90%,就能够写出完整的病例。而有了这个完整的病例,医生在写处方建议的时候, 人工智能就在后台进行分析。如果说医生写出来的诊疗判断和机器做出来的判断是不一样的,这时机器就会提醒诊断建议有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建议进一步做哪些化验,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第三方面,开处方的时候,机器在边上分析医生开的处方有没有出现用药之间的冲突,用药剂量过大、过小,(分析)处方方面的问题。
另外,如果机器的判断和基层医生的判断不一致的话,把这些数据送到云端,由专家专门进行分析,给出进一步的专家建议。这是一个专家兜底的过程。
这一套系统目前每天可以处理到30万条的诊断建议出来,服务了好几万的基层医生,在全国150多个县区规模应用,它把这些基层医生诊断合理率从70%提升到88%,带来非常显著的变化,真正很好地缓解了这些地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帮助这些基层医生更好、更准确地来进行诊断和处置,也减少了三甲医院的人流。
刚才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行业应用的场景。未来十年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人工智能还会有哪些新的趋势?
趋势一,行业认知智能的应用规模将会持续扩大。除了我刚才介绍的教育、医疗,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人工智能持续地应用。随着这些行业数字化过程不断地提升,我们的人工智能针对这些宝贵的数据资产持续地加工,会对这个行业的效能带来大幅度地提升。
趋势二,5G时代已经来临,万物互联时代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对话,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进行沟通。一切的东西能听会说再不是一个梦想。
趋势三,人类与计算机共存,进入了情感交互时代。通过语音合成,计算机可以模仿开心、悲伤这些场景,计算机可以更好地识别人在人机沟通中的各种情绪,更加了解人的真实需求。这一块未来会有很大的价值。
趋势四,脑机接口。2020年5月7号,马斯克说脑机接口会在未来取得很大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机器可以更好地交流。
疫情之后,整个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加速。随着我们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的优势更为明显,应用规模带来的优势及应用深度带来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我们期待着中国在未来20、30年的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全球的领先。
责任编辑:逯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