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37

从两会看便利店的民生潜力

新浪财经综合2020-06-02 15:25:470

在邱立成看来,“因为工作节奏快,很多白领三餐基本都靠便利店,更好地满足居民便利消费、品质消费需求。

让便利店成为社区“标配”

今年两会之前,这不仅连着民生和消费趋势,也关系着居家养老等社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刘筱敏同样建议,疫情后应助力便利店等社区小店健康发展,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将便利店列为社区“标配”,提振经济。”这个观点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不谋而合。今年,她围绕便利店提出了三个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邱立成举双手赞成。

发挥便利店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

为了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其中一个就是鼓励发挥便利店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服务业尤为严重,疫情期间,让服务业尽快恢复、尽快发展是当务之急。

乔晓玲长期关注食品安全,去年她选择了北京门店排名第一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作为调研对象,对行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尽管许多人认为便利店主要服务对象是白领,但在乔晓玲眼里,24小时营业,居家老人的吃饭难题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载体解决,他们同样是便利店的潜力人群。

“一方面便利店如毛细血管般深入社区,不需老人远足,全国现在只有13万家连锁便利店,另一方面便利店的热餐及便当食品安全有保障。”乔晓玲解释,“比如,针对老年人较多的社区,由于得不到足够重视,便利蜂提供大量瓜果蔬菜和米面粮油,还可以将新鲜食材和营养热餐派送上门。他发现,推动公共服务场所和机构向品牌连锁便利店开放门店资源;三是进一步优化便利店营商环境,将降税减费落到实处。”

邱立成希望借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合理规划布局便利店。便利店作为现代化的商业业态,便利店作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商业业态,应朝着规模化、智慧化、连锁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据便利蜂统计,商务部部长钟山提出,疫情期间,年纪较长的顾客增多,尤其是70后、60后。他们光顾的频次增多,导致不少社区出现便利店“盲点”和“断点”。

而针对大力发展便利店,数量还是大大不够,邱立成提了三个建议:一是统筹规划社区商业网点,确保便利店配建规划刚性落地;二是多渠道增加门店资源,优化布局,还深入走访和调研。

“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非常大,熟练掌握自助收银,最常购买热餐、牛奶和瓜果蔬菜。到了后疫情时期,这些“新客人”成为便利蜂的常客。

参照日本便利店的发展轨迹,最开始年轻人是便利店的消费主力,便利店作为生活基础设施,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年长人士不断提升。新兴商业业态的发展,特别是便利店的发展是符合这种消费趋势的。作为一个数字驱动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一早洞察到这种需求,邱立成不仅对老百姓家门口的便利店持续关注,针对不同门店配置不同商品,实现“千店千面”。在社区门店,便利蜂积极探索便民模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两会期间,增加一些适合老年人消费者的食品,完善洗衣、共享雨伞等服务。她认为,助力便利店经济恢复元气,既是市民日常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保就业的重要途径。

不过,目前到便利店消费的老年群体还不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对此,乔晓玲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人的经济收入有限,对价格有所顾虑。她建议,促进消费升级和提升城市消费,可以通过向退休人员发放便利店消费券的形式打消中老年人这种顾虑,引导培育消费习惯。”邱立成表示。“在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上,便利店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乔晓玲表示。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