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从五个方面着手突破国内大循环“堵点”
原标题:毛振华:从五个方面着手突破国内大循环“堵点”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毛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毛振华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3期)上的发言
一、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是短期应对与中长期发展的有机结合
“内循环”这一政策思路的提出,与以前讨论的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经济结构调整与再平衡等理念的提出背景有很大不同。“内循环”是在美国挑起贸易战、中国面临与外部世界新一轮“脱钩”风险甚至全面冷战风险背景下提出的应对之策。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通过国际经济大循环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合作,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国家在分工基础上有合作也有竞争,甚至存在一些贸易冲突,各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地位有升有降,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大宗商品还是科学技术,各国都有长有短,互通有无,并没有觉得国际分工和合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但近年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问题被提到了一个突出位置。美国首先提出安全问题,认为它的制造端在国外特别是在中国不安全,并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在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打压我国之后,我们也同样认为技术端和原料供应端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很不安全。这种极端的情况使得我们对国际关系、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有了新的认识和判断,这是“内循环”提出的主要背景。
如果只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内循环”的提出是有浓厚的短期应对色彩的一个决策,不是一个中长期的行为。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内循环也是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的大国所必须面临的状态,不能长期保持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中美博弈只是给了一个调整的契机。综合来看,这一次提出的“内循环”是一个新式“内循环”,既是短期应对,也有中长期的结构调整,短期应对与中长期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这两个角度上把握,可能会更加准确。
我们转向以内循环为主并不是不想外循环,而是被迫转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外循环,反而要想办法去保住外循环。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经济学早期的分工理论,再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早就对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充分阐述;从实践来看,直到现在,全人类的发展都受益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即便是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加剧的背景下,我们依然要保持信心,全球范围内分工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些人把内循环看成是一个封闭体系,甚至有种解读认为这是“闭关锁国”,这是十分错误的。内循环虽然是一个自我循环的体系,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个封闭体系。我们必须要兼顾国际大循环,不仅当前要这么做,长远来看我们仍需要这么做。
二、实施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需重视三大要点
第一,要高度重视供应链循环。内循环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循环。从供给端来说,主要是保障当前我国供应链的循环,确保我国的产业能够有效运转,人民生活需要的各项物资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这里面就有很多供应端的问题需要讨论。比如大宗商品,虽然我们是人口大国,但不是资源大国,很多原材料产品——原油、大豆以及重要的矿石如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都需要进口,而大宗商品进口对国际物流要求也非常高,这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大考验。中美关系、国际关系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不会出现擦枪走火的情形,我们要认真研究,关注供应链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做好预案。
第二,要加大力度破解科技瓶颈。只有科技不断进步,中国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但科学技术进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有的需要靠内生机制,有的要依靠改革,有的需要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有的要靠大国体制,还有的要依靠尊重个人的学术自由、突出个人的聪明才智。我们要认真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动科技进步,不可以以某种臆断来想象。
第三,要注重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需求分为终端需求和中间需求。从终端需求来看,主要是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从中间需求来看,需要重点关注制造业投资、新基建投资,等等。此外,尤其需要关注需求端的短板,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比如加大对教育、大健康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在改革方面下更大的力气。实践证明,有些应急性的政策并不能有效的拉动经济,同时有些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长期基建项目亦不能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
三、建议从五个方面着手突破国内大循环“堵点”
第一,补短板。过去我们不是按照内循环的思路来开展国内经济工作的,在当前情况下,就需要按照内循环的要求补足短板。从供给端来看,尤其需要补足科技领域的短板,这不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地做好面对更困难情况的准备,有一些领域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有一些领域要加大攻关力度,还有一些领域要加强合作,在一些领域还要有替代性的安排;同时,工业领域也有短板,这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也有所暴露,同样也需要补足。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提振消费、改善民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不仅是一个短期安排,从中长期来看也要把国内消费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第二,要培育新动力和新增长点。从以往的政策实践来看,一旦经济遇到困难,我们就会考虑加大投资保增长,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过增加信贷、扩大投资稳增长导致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挤占了民营企业的大量资源,并带动债务风险累积至高位。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发展不能再走弯路,必须要找到新的动力和增长点,要注重投资效益,将资源投入效率相对较高的领域。比如,在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加大力度,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进一步加强大健康领域的投资,等等。根据我的研究,大健康支出的效率是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三到四倍,同样的钱花到大健康领域对经济的拉动力会更强。
第三,要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搞好内循环的同时要重视外循环。当今世界,不是想内循环就可以内循环,总还有很多东西要通过国外来补充。这时候尤其要重视中国的一些传统优势,要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海外华人华侨在过去很多困难时期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些年在这方面重视得不是很够。新形势下,尤其要注重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在吸收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加大内循环会使我们在国际上面临一些阻力,这些阻力不仅短期存在,中长期也难以消除。我们需要重新考量资源消耗特别是对外依赖度较高或者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资源的消耗,比如通过发展新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石油消耗、通过推行节俭的生活方式减少粮食浪费,等等。当然,也可以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比如加大国内低品位矿石、精选铁矿石供给来弥补可能出现的铁矿石的进口不足、加大废旧物资利用力度,等等。应当针对资源节约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使中国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把节约变成一种文化,这不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发展有帮助,对长期发展也有好处。
第五,推进改革,走市场化的内循环之路。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内循环,但也出现了一种误区:各个市、县都在研究他们自己的内循环,他们所谓的“内循环”的核心就是保证各自小行政区域内的内循环,搞出了各种封闭体系。这是对国内大循环的误读。内循环并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需要通过改革来完成,因为改革可以创造新的红利。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可以继续挖掘的经济活力,通过改革依然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红利。总的来说,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应当坚持防左防右,特别是防左,这对我们完善国内经济大循环能起到关键的、提纲挈领的作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