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打还是不打? 张文宏:3个指标来衡量
原标题:新冠疫苗打还是不打? 张文宏:3个指标来衡量
{image=1}
9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当下人们关心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问题给出建议。
三期临床研究意义重大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期盼今年底有新冠疫苗上市。张文宏说,人们希望通过疫苗获得全球性的群体免疫力,进而实现世界的互通。而且,随着疫苗的上市,很多问题有可能会逐步得到解决,例如,新冠病毒导致的患病死亡率会大幅度下降。
疫苗是不是足够安全有效呢?张文宏认为,疫苗的安全有效性需要明年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评估。而关于新冠疫苗的上市问题,张文宏特别强调了三期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他解释,现在能够注射的疫苗并未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研究,是属于疫苗的应急接种。
“三期临床研究意义重大,要对两个(打过、没打过)人群进行比较研究,例如,打过疫苗的人出现的每一个不良反应,都需要有不打疫苗的人进行对照,才能发现哪些不良反应跟疫苗相关。”张文宏说,疫苗三期临床研究结果还会提供一个关键数据——疫苗保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于疫苗打不打的问题,张文宏建议,普通人要等疫苗被正式批准上市之后,从3个方面进行衡量:我国疫情输入的风险、疫苗三期临床研究结果给出的疫苗保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疫苗的价格。
二次感染认定需要严格的科学流程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再次检测到病毒,并不代表它具有传染性或者体内还有活的病毒。”张文宏说,对于二次感染的认定,需要非常严格的科学流程。也就是说,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同一个患者是前后两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到目前为止,我知道的从学术角度报道过的二次感染只有两例。”张文宏说,现在全球的感染人数将近3000万,在3000万人里只有2例为二次感染,因此,要证明新冠病毒有二次感染的能力仍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据。“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已经成立的科学判断。”
从另一个角度看,冰岛对1000多名感染者进行了持续4个月的抗体追踪检测。结果表明,这些人的抗体在4个月以后仍然维持在非常稳定的水平。中国也对灭活疫苗试验参与者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数月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也表明灭活疫苗诱发的中和抗体水平始终维持较高的稳定水平。
“这些研究结果是很好的迹象,意味着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接种疫苗,都能够提供有效稳定的抗体。”张文宏说,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的表现还是正常的病毒表现,并没有出现非常快的变化,或者出现人体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力快速衰减的情况。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江苏27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江苏卫健委网站10月28日通报,10月27日0-24时,江苏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0月27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70例(其中境外输入39例),除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外,其余均已出院。当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截至10月27日24时,正在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的无症状感染者25例,均为境外输入。0000香港法院庭外一名被告男子狂咳、气喘 已被送医
海外网7月14日电香港“东网”14日报道称,一名南亚裔被告男子当日到九龙城裁判法院第一庭应讯,在法院内等候期间狂咳、气喘。法院工作人员知道他身体不适后呼叫救护车紧急送医。据报道,该名男子祖籍为巴基斯坦,涉及一宗盗窃案,原定于今早答辩,但在应讯时出现身体不适,在庭外狂咳、气喘,法庭工作人员随后呼叫救护车。救护人员到场后,立即为他测量体温,并采集唾液样本,随后将他抬上救护车,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治疗。0000奥密克戎一周感染一千万人:各国只能“躺平”了吗?
仅仅依靠群体免疫力,容忍高感染率的做法,已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损失。大流行后的世界,是我们将与新冠病毒疾病共存,将其纳入日常风险计算当中的世界。本刊记者/彭丹妮近日,在美国工作的病毒学家刘善虑所在的大学医学院向大家通报,医院迎来新冠疫情以来最高的住院人数,再加上医护人员感染造成的人手不足,现在所有非紧急的手术都要暂停或延后。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