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686

一年狂收超100亿:最年轻独角兽京东健康上市 刘强东张磊又要火

中国基金报2020-09-28 17:02:500

【今日直播】

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黄红元、王建军等大咖齐聚

中融基金 甘传琦:现在是借基上车好时机吗?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绎?

嘉实基金 陈正宪&嘉实基金 滕抒含:节后投资早规划,四季度买什么?

恒指的前世今生如何?是什么倒逼恒指改革?恒指迈入新经济带来港股大变局时代?港股的未来走势和四季度策略如何?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为您带来恒指大变局时代

一年狂收超100亿,最年轻独角兽上市来了!刘强东、张磊又要火了

京东系最年轻独角兽,来了!

9月27日晚间,京东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以京东健康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京东健康,港交所已确认京东可进行拟议分拆,并披露了京东健康招股说明书。

这是京东集团今年官宣上市消息的第四家公司,此前达达和京东集团已于6月分别在美股和港股上市,9月11日,京东数科也从京东集团独立后在上交所科创板IPO。

受该利好消息驱动,京东集团港股早盘高开3.05%,截至午间收盘,报289.2港元/股,最新总市值为9051亿港元。

首家收入破百亿互联网医疗公司总用户数超1.5亿

据了解,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经营大健康相关业务的子集团,于2014年起独立运营,目前公司主要经营零售药房和在线健康医疗服务业务两大板块,两大业务的强协同效应形成了“医、药联动”的闭环体系。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营收在近三年得到快速增长,2017年至2019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截至2019年末,京东健康已成长为国内首个年营收突破百亿的互联网医疗企业。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总收入更是达到88亿元,同比大涨76%。且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具体来看,自营业务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其次来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以及向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广告服务费等。

目前京东健康的在线零售药房业务通过三种模式运营,分别是:自营、在线平台及全渠道运营。其中自营模式主要是指京东大药房;在线平台模式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入驻。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在线电商平台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户,平台活跃用户为7250万。

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京东健康的线上零售平台有超过1000万种商品(SKU),入驻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1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230个非药品仓库,O2O服务“京东药急送”已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

而在线健康医疗服务业务则包括在线问诊和处方续签、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等。京东健康表示,目前平台拥有6.5万多名医生,已成立十六大专科中心,也正是这庞大且实力雄厚的医生团队支撑起超过1.5亿的累计平台用户。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提升了线上医疗服务的需求,京东健康的日均在线问诊量约9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六倍。

最年轻京东系独角兽 高瓴是其第二大股东

作为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外的第三只京东系独角兽,京东健康不仅是最年轻的,以5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登上今年8月发布的《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35位,其背后资本更称得上是星光璀璨。

自2019年5月10日,京东健康正式宣布独立运营以来,公司在两轮融资的加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

天眼查数据显示,京东健康在本次IPO前共完成了A、B两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在去年11月15日,京东健康与京东与CPE ChinaFund、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等投资者就京东健康的A轮优先股融资达成协议,筹集融资总额约为10亿美元,投后估值71.43亿美元。

B轮融资则在今年8月17日,据京东集团2020半年报披露,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额超过8.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瓴资本投资后,市场有消息称京东健康投后估值或达到300亿美元,较去年估值翻了超3倍。

从股权结构看,IPO前京东健康最大股东为京东集团,持股比例为81.04%,预计IPO后京东集团仍将持有不低于50%的股权,京东健康将仍为京东集团子公司,京东将继续与京东健康合作并向其提供支持,包括物流服务、技术、用户流量、付款处理以及市场营销及行政服务。

同时,招股书也显示,IPO前高瓴资本为第二大股东,其控制的SUMXIHoldings Limited持有京东健康4.49%的股份;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霸菱亚洲投资旗下Triton Bidco Limited与CPE ChinaFund各持股3.16%。

互联网医疗赛道前景广阔巨头竞争日益激烈

多家机构认为,国内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广阔,尤其在疫情之后,该产业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从长期来看,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十分充足。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快速上升的医疗资源需求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健康意识增强使得国内医疗需求大规模爆发,然而在供给端,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诊疗人次数不匹配,不同级别医院的病床利用率有较大差异,我国不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的问题较为明显,急需改善医疗供需结构,提升服务效率。

而从短期来看,今年年初的疫情黑天鹅,则极大地推进了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进程。新冠疫情明显加速了互联网医疗在C端的渗透,疫情改变居民就医习惯,由线下转为线上。微医集团CEO廖杰远评价道“疫情把产业往前推进了至少5年”。可以说,在经历了前期的浮沉后,互联网医疗正重新迎来黄金发展时代。

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统计及预测,到2025年,预计中国的在线问诊次数将达到42.3亿次,线上渗透率为29.2%,假设问诊费用为25元/次,则互联网在线诊疗的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058亿元。

而巨头们则早早开始准备,依托于互联网基因开展医疗健康业务。2019年下半年,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等巨头更是加快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全面布局。在加强在线医疗、医药销售等线上板块建设的同时,赋能线下渠道的合作伙伴,以获得更多的线下流量和潜在用户,并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用户粘性。

然而,从自营业务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来看,巨头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几乎“大同小异”,例如今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京东家医”,预计在未来5年内服务5000万个家庭。同样,平安好医生于2019年1月推出了家庭医生。因此在互联网医疗赛道上,几大巨头的竞争或将愈演愈烈。

但除此之外,其他公司也在虎视眈眈。安信证券认为,由于互联网与医疗产业的结合将产生包括互联网在线诊疗、医药电商、互联网+健康管理等全新的业态,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强大势能,医疗信息化厂商凭借自身技术、连接、数据在内的三大核心价值,正在积极的参与到上述新业态的发展之中,有望以此为契机,完成从IT支持向产业连接方、运营方升级的角色跃迁,上演“鲤鱼跃龙门”的蜕变。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