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上市 “抽血”效应会有多强?
原标题:蚂蚁科技上市,“抽血”效应会有多强?(少数派投资)
来源:少数派投资
近日,彭博社透露,蚂蚁集团已把IPO融资目标从300亿美元提高到350亿美元,估值从2250亿美元提高至2500亿美元。
蚂蚁的上市可谓万众瞩目,不仅在于它全球最大独角兽的身份、上市有望冲击全球最大IPO的纪录,更关键的,在于它给A股带来了稀缺的、优质的科技股标的。A股终于朝着拥有自己的“FAANG”,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球最大IPO与饱受争议的战配基金
如果按照350亿美元来算,那么蚂蚁的A+H募资总额就会超过2300亿人民币,A股会超过1000亿元。蚂蚁集团也将超越沙特阿美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1000亿元的募集资金总量是非常大的。截至目前,在A股历史上,IPO募资超过500亿元的公司只有6家。农业银行最高,募资685亿元。因此蚂蚁的募资规模会大幅打破A股记录。
{image=1}
除了天量规模吸引眼球外,蚂蚁的战配基金也引来了不少争议。
蚂蚁在A股招股书中披露,共有8只基金签署了战投认股协议。而后这8只基金中,封闭期为18个月的5只基金在支付宝上独家销售,1元起购。
9月25日开卖后,这5只战配基金2分钟就卖出10亿元,1个小时卖出102亿元,其中2只当日中午就达到了120亿元的募集目标。截至昨日,已有近700万人购买蚂蚁战配基金。
认购火爆的同时,支付宝“独家”销售的方式,也引来了银行与互联网渠道代销之争的讨论。虽然蚂蚁对此回应称,自己“与银行的服务客群不同,提供的是错位服务,是互补的关系”,但无疑抢走了一部分银行渠道的购买力。
公平竞争、渠道变革是一个很大的长期话题,这里不做过多讨论。我想普通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如此天量IPO,会对A股产生什么影响?
“抽血”只是表面看上去严重
超过1000亿元的天量IPO规模,猛一看会对市场造成严重的“抽血”。但实际上,对A股存量资金的影响要远远小于1000亿,因为战略投资者会事先认购大量份额。
今年7月份同样在科创板上市的中芯国际,同样因为500亿左右的募资规模引发市场对其“抽血”的担忧。但发行结果公布后,可以看到,29家战配合计认购了242.61亿元,抢走了发行一半左右的份额。
而针对蚂蚁集团来说,它的上市吸引了不少战略投资者的目光。目前,多家全球顶级主权财富基金已计划参与其A股IPO。比如,全球排名第三的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排名第六的主权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等,均已明确表达了希望参与蚂蚁A股战略配售的意向。
优质的标的从来不缺投资者。可以预见,蚂蚁的战略配售规模不会太小,很可能与中芯国际相似,占据一半份额。那么对A股存量资金的影响也会同比例减小。不过不可否认,抽血效应依然存在。
但我认为这种抽血不是针对所有公司,而是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因为流动性充裕而上涨的劣质公司。
美股也同样经历过科技股的天量IPO,比如2012年的Facebook、2014年的阿里巴巴,募资均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但美股在这些天量IPO之后仍旧不断上涨,纳斯达克与标普500指数不断新高。
天风证券之前做过一个统计,将A股TMT、医药等科技行业股票在2013年到2018年,按平均归母净利润分为5组。统计结果显示,头部20%的公司其归母净利润占据样本空间内所有股票净利润总和的82.36%。
{image=2}
因此,市场缺的从来不是钱,而是好项目、好企业。“强者恒强”的公司是稀缺的,“赢者通吃”的局面也会一直存在的。我相信,对于那些能够不断创造价值的公司来说,“血”是抽不掉的。
误区可能在哪里
与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股票相比,科技股天然更加性感。
有统计显示,近年来美股标普500指数的上涨,几乎全部由苹果、亚马逊等五大科技股推动,剩余495只股票几乎没有贡献。
试想一下:如果抽血1000亿的不是蚂蚁这样的科技公司,而是银行呢?受欢迎程度肯定不如现在。
这样的思维定式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优质科技标的被大家所偏爱,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对象。
这里不是想否定优秀科技公司的股价表现,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所有人都看好一类东西时,那么它的反面、被忽视的东西,性价比就相应提升了——这才是可能的误区所在,也是一个收益风险比较高的投资机会。
结语
不只是蚂蚁集团,接下来金龙鱼、京东数科、吉利汽车、中金等一众大型公司都将登陆A股,但我不认为这是抽血。即使抽血,影响也是短期,针对的也是那些劣质公司。
今年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大年,注册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相信上市公司的持续供给,加上优胜劣汰,长期看一定会有优秀公司跑出。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科技,大浪淘沙,只有优秀的公司才能留下。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蚂蚁IPO带动微信支付“价值重估” 腾讯股价连创历史新高
蚂蚁IPO带动微信支付“价值重估”腾讯股价连创历史新高来源:财联社财联社(上海,编辑史正丞)讯,随着蚂蚁集团IPO如预期般受到热烈追捧,市场资金也盯上了支付宝最主要竞品——微信支付估值提升的机会。截止发稿,腾讯控股(0700.HK)报597.50港元,连续第二天创下历史新高,日内更是首度突破600港元大关至604港元新高,市值达到5.7万亿港元。{image=1}(腾讯控股日线图)0000耗资25013万港币 中国恒大6月1日回购1459万股
公司于本年度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中国恒大(03333)公布,于2020年6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购1459.4万股,累计购回股数为11981.4万股,回购均价为17.1399港币,最高回购价17.2400港币,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本0.913%。责任编辑:李双双,耗资25013.994万港币。最低回购价16.5800港币0000瑞信:广汽集团给予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11港元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广汽集团(02238)11月销量约21.8万辆,高于CAAM估计行业平均预测9%的增长,表现优于市场预期。并预计广汽明年将跑赢大市,销量同比增20%;维持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11港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