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评:泳坛名将头疼的体测 20年前就折腾中国足球了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朱康琪
9月底,中国游泳名将傅园慧在国内一项游泳预选赛中拿下第一的成绩,但却无缘决赛。
除此之外,余贺新、王简嘉禾、于静瑶、方喆等泳坛名将,也被挡在决赛门外。
原因在于,此次比赛规定,预赛成绩前16名选手中,取体能成绩前八名选手进入决赛,而这几位名将的体测成绩没有过关。
{image=1}
{image=2}
许多网友难以理解,为何体测成绩比游泳成绩更重要?
“照这么说,是不是下棋比赛前,也得跑个长跑?”
说这话的网友可能不知道,还真要。
在今年的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中,引入了基础体能测试。
一位位象棋名手需要完成100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
{image=3}
中国足协在1994年职业联赛成立之后,每个赛季前都会对球员进行统一的体测。
其中,包括有一项拦住了无数球员的项目——12分钟跑。
内容很简单,就在限时12分钟下,看球员能跑多远。
在测试地点是高原海埂的情况下,完成3100米才及格。
即使这项内容及格,还需要进行5×25米折返跑,通过后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当然,如果能在12分钟跑中完成3300米,可以免测直升。
然而,能跨过这条门槛的球员,并不多。
如果成绩低于2900米,甚至没有补测机会,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2900米,也被当时的球员们称之为“生死线”。
{image=4}
单纯的数字罗列难以表达出这条标准难度。
总有人觉得,这不过就是一个“滑铲”的事。
“12分钟跑”由“有氧运动之父”肯尼斯?库珀博士提出。
按照成绩标准,30岁以下男子,能完成2800米就属于“非常优秀”,超过3000米则为“顶尖水平”。
{image=5}
更何况,这场测试还设置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昆明海埂基地。
就连许多国脚,都被这道门槛拦住了。
1994年,入选国家队的前国安球员李红军就栽在了这个项目上,最终失去了参加当年甲A联赛的机会。
测试后他与施拉普纳抱头痛哭的画面,成为了当时的头条新闻。
20多年后,李红军在一款节目上回忆这段经历时,仍然唏嘘不已。
“当时我们也是国家队的,可能心理上感觉(体测对)国家队的人不是那么严格。”
他向主持人承认,当时自己确实有侥幸心理。
{image=6}
同年,前国家队球员、现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为了逃避12分钟跑,直接转会新加坡联赛效力了一年。
之后,他回到国安效力,在田径教练帮助下才勉强通过了体测,从而进入甲A联赛,最终夺得银靴奖。
{image=7}
为何足协要设置这项严格的体测?
用他们的话说,当时的球员体质真的太差了,有些球员连半场都跑不了。
于是,12分钟跑被引入了,最开始还是在平原地区测试。
原中国足球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俊生,在退休后出版的一本书里,描绘了当时的“惨状”。
“约400名甲A甲B球员在广州重庆参加测验,近1/4没过关。这拨球员体能太差了,比我们十年前还差得远。”
“跑过关者很多躺倒在地,痛苦地喘、呻吟,脸上是豆大的汗珠。没过关100多人,多人因用力过猛,身体不适,早饭全喷出来了,惨不忍睹。”
{image=8}
当然,也有球员能轻松通过体测,如国安传奇外援卡西亚诺。
据说,当年他在一次体测前刚刚坐飞机抵达中国,连时差都没倒就轻松过关。
那些年的测试中,他经常能跑出整个海埂的最好成绩,留下了不少纪录。
{image=9}
直至2000年,12分钟跑依旧是所有球员“怨声载道”的项目,但通过率明显高出了不少。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共252名球员报名参加体测,236人最终通过,只有16人没有达到及格标准。
然而,这项旨在提高球员体能的安排,引来了不少批评。
一位老资格的国产教练就吐槽过:“这一跑,队员们四、五天大腿肌肉都疼,射门时抬不起腿,战术训练受到很大影响。”
前四川全兴主帅米罗西在当年接受采访时,也抨击了这项体测制度。
“很多球员过不了体测,甚至许多世界强队的国家队球员都不行。”
“尽管按照中国足协的标准,他们可能踢不上球,但他们依旧是优秀的球员,依旧可以在场上如鱼得水。如果你们再这样做,将会丧失更多优秀的球员。”
{image=10}
那么,体测不过关的球员,会影响球场表现么?
当年年仅20岁就升上国安一线队的杨璞表示,“有些球员在场上,他就能进球,能带球跑很长的距离,但你单独让他去跑12分钟,他可能就不行了。”
{image=11}
2003年,中国足协改用YOYO体测代替12分钟跑。
之所以替换,是因为YOYO体测对球员提出的要求,与实际球赛中的真实情况更加贴近。
更何况,球员们对12分钟跑的怨言真的很大。
YOYO测试要求球员在相距20米的两个标志物之间,以不断增加的速度进行带有间歇的折返跑。
不断增加的跑速,则由预先录制在录音带上的声音信号来控制,当球员两次未跟上既定速度后,测试终止,计算成绩。
要知道,12分钟跑只是匀速跑,而YOYO测试可以模拟比赛中频繁出现的加速、减速、急停、转身等动作,明显更加科学。
{image=12}
体测方式更合理了,但前国脚李毅与汪强依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YOYO体测对每家俱乐部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李毅说,“因为毕竟到了春训的时候,一半的精力和时间都要投放到YOYO上。”
“对于体能困难户来说还要单独加练,对于全队的技战术演练和磨合存在很大的影响。”
李毅觉得,激励球员锻炼体能没毛病,但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
{image=13}
汪强则认为,球员的日常训练强度高于YOYO测试,只要平时球员训练到位,这项体测完全没必要。
更何况,对于一般身体条件好的球员,本就能轻松通关。
“YOYO体测对于一般身体条件好的球员来说,这根本就不算是一个测试。作为一名球员,我个人认为踢球要靠脑子和技术,体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名球员连跑都跑不下来,那你还踢什么球?”
“中国的球员与外国高水平球员相比,体能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在传接球方面作得就非常差。”
{image=14}
为何足协要推行这样“行业标准”呢?
2003年的春训动员大会上,时任足协副主席阎世铎表示,这是为了改善作风问题。
“中国足球必须要有危机感,所有人必须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案,要从苦字入手,以强化体能和作风为基础,全面提高中国足球的训练质量。”
2011年,这项制度实施8年后,中国足协决定将自主权交还给俱乐部。
也就是说,强制体测不复存在,球员们也不会单纯因为体测问题被取消参赛资格了。
原因在于,当时许多中国职业运动员的YOYO体测的达标率接近100%,这项测试的意义已经不大。
但对于当年足协实行的体测安排,退役后的国脚杨璞依旧耿耿于怀。
“体测可以作为一个项目,但你绝对不能因为这个东西,去左右一个运动员对于足球的热爱,更不能用一个测试来决定一个运动员的生死。”
{image=15}
今年3月,中国足协官方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国家队及职业俱乐部开展“春季大练兵”活动。
YOYO体测与12分钟跑,均在建议安排的体测内容内。
时隔17年,12分钟跑再度回归。
不过,这项内容只适用于检测球员身体状况,成绩不再决定球员的参赛资格。
更何况,中国的球员体质早已今非昔比,在9年前就能实现全面达标了。
体测,终于只是一项体测罢了。
只不过,经过十年,中国足球已从亚洲第二,变为亚洲第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