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28

确认遭美国制裁:中芯国际大跌7% 台湾公司最受益?

券商中国2020-10-05 11:31:570

{image=1}

中芯国际被美国制裁的消息最终被证实。

10月4日晚间,中芯国际通过港股公告,经过多日与供应商进行询问和讨论后,知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ofIndustryandSecurity)已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AR744.21(b)向部分供应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image=2}

分析指出,晶圆代工领域承担着很多后道扶持与培育的工作,如果禁令确定执行,中芯的生产被搁置的话,相关国产供应链的导入或者推进进程很明显将后延,中芯自身的前道芯片客户也将会被转单至三星、台积电、世界先进、联电等公司,实际得到获益的将是台系晶圆制程供应链。

受此影响,港股中芯国际10月5日开盘后大跌。截至10点36分,中芯国际跌幅超7%,报16.84港元/股,当天挥发73.7亿港元。如果从7月15日盘中最高的44.8港元算起,中芯国际累计跌幅已超过60%。以港股对应的市值计算,市值已经累计蒸发约1600亿港元。

{image=3}

美国出手限制供应商向中芯供货

10月4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经过多日与供应商进行询问和讨论后,知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ofIndustryandSecurity)已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AR744.21(b)向部分供应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中芯国际进一步表示,针对该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已经展开了初步交流,公司将继续积极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交流沟通。

中芯国际还表示,正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准确性,对于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跟进此事项,并将适时发布进一步公告。

中芯国际重申,公司一直坚持合规经营,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此前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的报道称,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施加了出口限制,因为美方认为出口给中芯国际的设备存在用于军事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无法接受”的。而路透社同时公布了一封美国商务部此前发出的文件,文件中表明遭到美国政府出口限制的包括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宁波等地乃至意大利的分公司和合资公司。任何受该出口限制令影响的供应商若想继续给中芯国际供货,就得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

对于此消息,中芯国际9月27日发布澄清公告,公告称,公司并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中芯国际只为民用和商用的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本公司和中国军方毫无关系,也没有为任何军用终端用户生产。

受此影响,港股中芯国际10月5日开盘后大跌。截至10点36分,中芯国际跌幅超7%,报16.84港元/股,当天挥发73.7亿港元。如果从7月15日盘中最高的44.8港元算起,中芯国际累计跌幅已超过60%。以港股对应的市值计算,市值已经累计蒸发约1600亿港元。

或将冲击公司经营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大陆著名的芯片制造厂,目前中芯国际量产的芯片制程工艺是14纳米(nm),14/28nm先进制成占比仅9.1%。而全球龙头台积电已经到5nm,中间还有10nm、7nm,中芯国际距离台积电技术还差3代。

在经营方面,中芯国际今年业绩表现亮眼,9月7日,公司发布中期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合计收入约18.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3%;毛利率26.2%,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2.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6倍,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7.6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虽然中芯国际表示,还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但是此前多家机构预测,如果制裁落地,将会对中芯国际及其所在的国产半导体行业短期带来明显冲击。

中芯国际在此前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中就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2.74%、40.91%及40.61%,其中来自美国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0.01%、31.61%及26.36%。同时,公司主要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多数为境外公司,分别来自于日本、韩国、荷兰、美国等国家。

未来,如果相关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限制进出口或提高关税,公司可能面临设备、原材料短缺和客户流失等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生产受限、订单减少、成本增加,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国泰君安(香港)此前发布研报分析时表示,假定文件为真,那么该次出口限制是遵循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而做出的管制,而非类似对于华为的实体清单。两者的区别是,实体清单禁止任何美国商品,或者在海外使用了美国技术生产的商品出售给被制裁对象,而EAR所规定的出口限制,则只是针对军事最终用途及最终用户的限制,其影响程度不及实体清单。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王凌涛在此前的研报中则指出,目前中芯某种意义上类似于华为,在晶圆代工领域承担着很多后道扶持与培育的工作,如果禁令确定执行,中芯的生产被搁置的话,相关国产供应链的导入或者推进进程很明显将后延,中芯自身的前道芯片客户也将会被转单至三星、台积电、世界先进、联电等公司,实际得到获益的将是台系晶圆制程供应链。

近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才和经验是我国半导体发展的关键,半导体跟互联网应用差别挺大,简单一个半导体制造环节都是靠大量试错而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不是单纯软件层面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进步很多。但是90%还是依赖进口,这主要由于国内芯片需求大、芯片人才缺口大、行业经验积累及配套不够等。

不过,仍然有机构对于极端情况下中芯国际的投资机会仍然表示看好。

国信证券分析师何立中就表示,买科技公司,就是买垄断。中芯国际的竞争格局超过中国大陆任何一家公司。“资金+技术”双壁垒确保公司龙头地位竞争对手难以企及。从全球范围看,中芯国际作为半导体代工的技术跟随者,技术节点突破是关键,应该先看公司的技术,再看收入,最后才是利润。从供给的角度看,在中国大陆中芯国际的竞争格局非常好,既是现在的龙头,也是未来的龙头。在可见的未来,在14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领域,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不会有竞争对手。

何立中预测,2020-2022年中芯国际收入分别为37.76亿美元/41.95亿美元/46.23亿美元,利润分别为1.97亿美元/2.22亿美元/2.18亿美元,公司合理PB估值范围6.9-7.1倍,对应45.2-46.6港元,维持业绩预测和“买入”评级。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