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度“对垒”到甜蜜牵手 蚂蚁集团的“新圈行运动”意欲几何?
从一度“对垒”到“甜蜜牵手”,蚂蚁集团的“新圈行运动”意欲几何?
来源:上海证券报
魏倩
国庆长假前的外滩大会期间,蚂蚁集团与浦发银行在黄浦江边甜蜜牵手,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这是蚂蚁集团与银行官宣合作的最新一例。正奋力冲刺上市的蚂蚁集团,同步在推进与大中型银行的密切合作,仅在今年下半年,就分别与中国银行(维权)、交通银行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而在最近三年里,蚂蚁集团已牵手5家大行,同时与多家股份行达成或升级战略合作。
发展如日中天,市场估值赶超大行市值,有着200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蚂蚁集团,为何在上市前夕接连“圈定”大行?这背后有何深意?
牵手5家大行
回溯公开信息来看,建设银行是最早与蚂蚁集团(前身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大行。2017年3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建行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等,以及未来实现二维码互认互扫等。
2019年11月,邮储银行升级与蚂蚁集团的战略合作;同年12月,工商银行与蚂蚁集团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又先后与蚂蚁集团官宣战略合作。
至此,除了农业银行外,蚂蚁集团已“圈”完6家大行中的5家。
2020年9月,蚂蚁集团旗下的网商银行,还首度与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蚂蚁集团与上述大行之间,虽然早有业务合作,如电子支付等,但从时间线来看,达成或升级战略合作是在最近三年。
对于股份制银行,近年来,蚂蚁集团也渴望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或签订战略协议,或升级战略合作。记者从公开信息梳理来看,截至目前,蚂蚁集团已与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建立或升级战略关系,时间点多在最近三年。
上述合作内容集中在整合平台、用户、市场、渠道、数据和技术等资源。比如,浦发银行与蚂蚁集团的战略合作,主要涉及数字银行、财富管理、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并计划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进一步发挥各自在场景和业务方面的优势,加快数字化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
左手资金右手流量
一方是全牌照金融机构,不缺钱;一方是互联网科技巨头,有流量。双方牵手,可谓资源互补,各得所需,并不难理解。
但早年双方关系并非如此,甚至出现过“对垒”。近些年,双方关系从竞争转向竞合,背后原因值得玩味。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蚂蚁集团旗下的多项业务,其实精准冲击了银行业务。比如,余额宝,在一定程度上“截和”了不少银行存款;消费信贷产品借呗、花呗,则与银行信用卡业务正面相逢;基金、保险产品在支付宝上卖得风生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渠道业务。
“还有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企业文化等方面差异非常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曾撰文认为,之前两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多数无疾而终,有利益矛盾,更是战略和文化冲突的体现。
从与之最早牵手的建行来看,双方的落地合作公开可见的也就是移动终端的二维码互扫互认。从公开信息来看,其他如企业信用贷款等,尚无实质进展。
但眼下,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技术环境都已发生巨变,并冲击了双方业务体系。从蚂蚁集团现在的盈利模式来看,作为一个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平台,其有着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天然需求。
“蚂蚁集团从支付起家,累积大量终端用户后,开始涉足金融业务。有两种方式,一是拿牌照开展业务;二是没牌照的业务,就与别人合作,也就是所谓赋能。虽然蚂蚁集团有小贷、互联网银行等牌照,但这对支撑它业务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专注金融科技研究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向记者表示,而在这些牌照中,有的无法吸收存款,有的受政策限制开不出常规账户导致吸储有限。再好的商业模式,再多的流量,如果没有资金,它都没办法很好地开展业务,只能去找钱。
比如,蚂蚁集团炙手可热的消费信贷业务。这项资金业务,早前蚂蚁集团是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的,但互联网贷款杠杆在严监管中受到限制后,转而与银行合作,蚂蚁集团向银行提供技术、获客等,银行发放贷款,也就是现在的联合贷款模式。
而对于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在穿越经济寒冬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场景和流量来拓展客群,需要更好的客户体验。
董希淼表示,双方在业务上有真实的合作需求。尽管蚂蚁集团用户群体很大,但这种用户跟大行的不一样,大行客户相对质量高一些,数量也非常庞大,这同样也是蚂蚁集团看中的。双方还有很多互补性,比如,在数据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蚂蚁集团掌握的大数据主要偏重客户行为数据,但大行掌握的金融数据更精准、更深度一些,这些都是加强合作的基础。
国庆长假之前,记者从业内获悉,交行很快将上线与蚂蚁集团合作的贷款产品。此前,网商银行已经代销了交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
另一层考虑
在业内人士看来,于蚂蚁集团而言,寻求与大中型银行更紧密的合作,或许还有一层更隐含的考虑。那就是,将业务合规风险降至最低,并为未来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从蚂蚁集团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与金融机构合作业务带来的收入,已是其第二大收入来源。其招股书披露,包含微贷、理财、保险业务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今年上半年营收459.72亿元,占比达63.39%。
微贷科技业务已是“印钞机”,超过了支付业务带来的收入。其招股书披露,今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微贷科技业务营收达285.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5%。其中,主要就是消费信贷。
这项高增业务模式,实质就是联合贷款,显然需要银行等“金主”提供支撑。虽然该模式在今年银保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得到认可,但其中一些条款可能会让一些小银行收缩或者控制业务规模。
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及上市风险之一便是,无法与金融机构保持互惠合作关系的风险。同时,公司合作伙伴面临的监管要求可能包括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风险权重要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限制对单一平台的依赖程度、收紧操作标准。此外,如果新的监管要求限制整体债务余额,可能会限制合作金融机构在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方面与公司合作的能力。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最新司法解释,也可能会让这项高增业务合规成本增加,定价受到影响。对蚂蚁集团来说,寻求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在情亦在理。“与大行进行战略性合作,一方面是业务的自然延伸,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蚂蚁集团应对不确定性的政策压力。”胡捷认为。
董希淼则认为,从应对监管层面的考虑,通过与大行紧密合作,首先可以让自己的业务合规,并在一定程度上向监管展示形象,这是合作很重要的考量。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实控人左洪波10年禁入证券市场 ST瑞德多名高管被罚款
此外,左洪波作为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在奥瑞德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中居于核心地位,直接组织、策划、领导并实施了涉案违法行为,是主要决策者,其行为直接导致奥瑞德相关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发生,情节严重,证监局依法拟对公司若干高管作出行政处罚及采取市场禁入措施6月9日晚。依据规定,原标题:ST瑞德(维权)多名高管被罚款,实控人左洪波10年禁入证券市场0000富奥股份持续加码新能源 布局退役电池梯次利用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汪静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为战略布局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业务领域,富奥股份拟成立全资子公司“富奥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据悉,该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池产品包括梯级利用电池及其衍生能源产品的开发、制造、租赁、销售;电池产品技术服务、电池检测技术服务、电池价值评估服务等,注册资本6500万元。0007实控人褚健“贪腐”跌落后人生再反转 中控技术IPO
招股书中,报告期内,褚健到底如何“掌控”的中控技术因为身份原因,进而限制了公司的业务扩张能力。招股资料显示,{image=1}不过,校企转制为私企具备一定复杂性,是参照今天中控技术的股权价值,上交所重新恢复了对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审核,计入该股权交易未来若干年的预期收益,2项系与浙江大学、中控集团共有。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而中控技术董事长职务由其胞弟褚敏担任。0004中百集团预计半年亏损超6000万 疫情过后零售行业亟待变革
对于商超企业来说,疫情更多的是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其中包括加速到家业务的布局。今年以来,各大品牌线下门店关闭、用人成本增长……疫情对零售行业带来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在这一点上,身处湖北的零售企业中百集团体会尤为深刻。7月13日,中百集团公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预期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8000万元,同比下降264.95%-319.9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