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881

查人又查房!国家点名 中国最大规模人口普查来了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0-13 12:03:330

来源:国民经略

文|凯风

人口悬念,即将揭晓。

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10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展入户工作,此次普查将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

这意味着,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终于来了。

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堪称关乎国情国力的三大普查。一般而言,经济普查5年一次,农业普查10年一次,人口普查10年一次。

早在2016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8年,我国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这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意义同样非凡。

自1953年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先后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进行了六轮人口普查;从1990年开始,人口普查每隔10年一次,尾数逢0年份为普查年度。

根据官方公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内容涵盖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不难看出,这次人口普查,意在摸清全国人口的基本面。

毕竟,过去10年,中国无论是人口基数、人口结构还是人口流动情况,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口情况是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全国人口普查,或将为生育、养老、教育、就业等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人口普查,“查人”也要“查房”。既要摸清全国人口的基本面,也要摸清全国住房的基本面。

人口普查,为什么还要查房?

根据官方说法,人都住在房子里,“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事实上,以房查人,也是国际惯例,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就将住房情况纳入普查范围。

不过,过去查房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这一次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大背景下,查房将会更加彻底。

也就是说,经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各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情况将会被摸查得一清二楚,每个居民家庭的住房持有情况也将会一目了然。

查人又查房,影响究竟有多大?

其一,人口普查之下,各大城市的真实常住人口情况将会揭晓。

长期以来,各大城市都以1%甚至5‰人口抽样数据作为衡量常住人口的标准,由于近年来人口流动频繁,常住人口数据普遍存在失真。

这次,在人口普查之下,究竟谁在裸泳,将会一目了然。

一些超大特大城市人口,真实人口数量可能会超出官方统计数据;而一些三四线城市尤其是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失情况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夸张。

{image=1}

人口普查之下,到底哪些城市的人口在增长,哪些城市出现了持续下滑,哪些城市人口在收缩……都将无所遁形。

其二,人口普查数据,将为生育政策提供依据。最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生育形势都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一方面是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相比前几年出现明显回落。

{image=2}

另一方面,老龄化率不断创出新高。2019年,我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2.6%,相比2018年的11.9%,再增0.7个百分点,离14%的深度老龄化门槛越来越近。

这种背景下,生育政策、老龄化政策如何调整,备受关注。

前不久,重要会议公报明确提出“优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质量”,而有关部门也将应对老龄化作为新的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政策调整将会越来越近。

其三,城镇化政策和落户政策也将迎来更大力度的调整。过去10年,我国不仅面临着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之变,还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人口大流动。

有城市人口在持续流出,有城市人口在不断涌进,与之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土地资源配给无疑都将随之而变化。

这是新一轮城镇化面的基本面所在。

放开大城市落户,取消中小城市落户门槛,已成大势所趋,而以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发展也是大战略,做大中心城市、促进人口到城市落户,将成为未来10年的重点所在。

其四,查人又查房,房地产调控或将面临着更大变局。

这次人口普查,虽然不是为了房地产税而来,但摸清人口及住房家底,无疑将会楼市调控、房地产税乃至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前不久,央行课题组发布《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这些数据呈现的真相令人感到吃惊。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分布情况究竟如何,两套住房的家庭占比究竟有多高,征收房地产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多大,房住不炒的施政主方向在何处?经过这次普查,或许都将有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十年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李思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