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策略:9月量能持续低迷 北上布局顺周期板块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粤开策略流动性专题 | 9月量能持续低迷,北上布局顺周期板块
来源:粤开崇利论市
9月量能持续低迷,北上布局顺周期板块
一、二级市场情况
(一)行业月表现统计:9月整体震荡下跌,跌幅中位数6%
9月仅汽车、电气设备和休闲服务三个板块小幅上涨,其他行业板块均大幅下挫,尤其农林牧渔、综合及通信板块月跌幅均超过10%,跌幅中位数为6%。
(二)成交监测:量能维持今年低位,资金略显谨慎
9月受大盘持续调整的影响,人气略显低迷,两市成交量也持续回落。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涨跌幅扩大到20%的影响下,人气明显回升。具体来看,上证日均成交2815.33亿元,环比减少38.55%,降幅显著;深证日均成交4867.31亿元,环比减少19.07%;创业板日均成交2510.26亿元,环比不降反增15.37%。进入10月,我们认为成交量有望将逐步回升,带动市场人气回暖。
(三)北上资金监测:今年净流入不足千亿,布局顺周期板块
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328亿元,连续7个月呈现深强沪弱格局。北上资金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比重为11.54%,创历史新高。作为二级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北上资金今年前三季度仅净流入937亿,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四季度有望贡献重要增量。
具体到行业来看,9月电气设备、化工、汽车为净流入前三板块,北上布局顺周期板块;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子为净流出前三板块,重仓的食品饮料板块继续流出。
(四)基金规模监测:新成立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同比保持增长
自6月以来,基金份额增长较为明显,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占总新成立基金比例明显提升,10月,基金有望持续为二级市场提供源头活水。
(五)融资融券监测:融资客做多热情显著降温
9月沪深两市日均融资买入额为620.57亿元,环比下降39.74%;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为8.60%,环比下降15.58%,融资客做多热情显著降温。
具体到行业来看,当月仅食品饮料、汽车、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电气设备五个板块呈小幅融资净买入状态,其他板块呈不同程度融资净偿还,做多意愿不强。
二、一级市场情况
9月份,A股市场共有67家公司IPO上市,募资总额小幅降至444.85亿元,仍处于较高水平。同往年相比,IPO对市场抽水有所增加。10月新股上市板块中,科创板上市最多。
三、产业资本变化
(一)限售股解禁:10月医药生物、银行板块解禁压力最大
10月有117家公司解禁规模2434.63亿,解禁公司及规模均显著下降。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电子板块解禁压力最大。
(二)二级市场增减持:9月净减持压力达800亿元
9月净减持压力达800亿元。减持压力最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计算机、银行五个板块,最大减仓参考市值高达161亿元。
四、货币政策与利率
(一)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净回笼4100亿元
(二)利率:银行间利率连续回落,国债收益率微幅上升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image=1}
{image=2}
一、二级市场流动性
(一)行业月表现统计:9月整体震荡下跌,跌幅中位数6%
2020年9月,A股市场总体呈现出震荡下跌行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汽车、电气设备和休闲服务三个板块小幅上涨,其他行业板块均大幅下挫,尤其农林牧渔、综合及通信板块月跌幅均超过10%,跌幅中位数为6%。
{image=3}
(二)成交监测:量能维持今年低位,资金略显谨慎
为了剔除交易日的扰动,我们选取日均成交额来类比(以下均同)。从日均成交额来看,整个9月受大盘持续调整的影响,人气略显低迷,两市成交量也持续回落。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涨跌幅扩大到20%的影响下,人气明显回升。
具体来看,上证日均成交2815.33亿元,环比减少38.55%,降幅显著;深证日均成交4867.31亿元,环比减少19.07%;创业板日均成交2510.26亿元,环比不降反增15.37%。
进入10月,我们认为成交量或将逐步回升,带动市场人气回暖,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9月成交维持今年以来的低位,进一步大幅萎缩的可能性不大;其次,随着部分“持币过节”投资者的回归,有助于市场人气将进一步回暖;最后,月底将有重要会议的靴子落地,有望刺激市场情绪和相关板块的表现机会。
{image=4}
(三)北上资金监测:今年净流入不足千亿,布局顺周期板块
9月市场走势震荡,北上资金也在外围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大幅净流出32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8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6亿元,连续7个月呈现深强沪弱格局。当月北上资金日均交易总额为886.95亿元,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比重为11.54%,创历史新高。作为二级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北上资金今年前三季度仅净流入937亿,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四季度有望贡献重要增量,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总量来说,截至三季度,北上资金的持股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例仅有3.24%左右,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这一比例相较于韩国、中国台湾的16%和27%的水平明显偏低,后续可持续流入的空间巨大。
从净流入额来说,北上资金今年前三季度仅净流入937亿,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净流入额为1863亿。从历史情况来看,下半年净流入额是要高于上半年的,但今年三季度北上呈净流出状态,四季度随着外部事件扰动的减小,北上资金或将重回趋势净流入,旗帜资金有望为市场贡献重要增量。
{image=5}
具体到行业来看,9月电气设备、化工、汽车为净流入前三板块,北上布局顺周期板块;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子为净流出前三板块,重仓的食品饮料板块继续流出。
{image=6}
具体到个股来看,9月宁德时代、比亚迪、万科A、恒瑞医药、顺丰控股为净流入前五个股,其中新能源代表比亚迪当月超额收益率超过40%、宁德时代超额收益近10%,回报率可观。
{image=7}
(四)基金规模监测:新成立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同比保持增长
从基金市场规模来看,自6月以来,基金份额增长较为明显,10月有望保持继续增长。从新成立基金情况来看,在今年7月达到高点,随着市场热度下降,新成立基金的份额和数量也逐渐降温,但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占总新成立基金比例明显提升,且从同比水平来看,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无论是份额还是数量都仍旧保持增长。
另外,根据WIND数据统计,当前基金仓位均有所下降,普通股票型基金目前仓位为87.98%,较8月下降0.26%;而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下降更为明显,分别下降1%和1.36%,继续大幅下行空间不大。10月,基金有望持续为二级市场提供源头活水。
{image=8}
{image=9}
(五)融资融券监测:融资客做多热情显著降温
9月份,沪深两市日均融资买入额为620.57亿元,环比下降39.74%;日均融券卖出额为39.90亿元,环比下降18.87%;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为8.60%,环比下降15.58%,融资客做多热情显著降温。
{image=10}
具体到行业来看,当月仅食品饮料、汽车、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电气设备五个板块呈小幅融资净买入状态,其他板块呈现不同程度融资净偿还,做多意愿不强。
{image=11}
二、一级市场情况: 10月科创板IPO上市最多
9月份,A股市场共有67家公司IPO上市,募资总额小幅降至444.85亿元,前一个月为487.32亿元,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同往年相比,IPO对市场的抽水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考虑到今年全年已有327家上市公司IPO上市,家数同比增长157.48%,募集资金同比增长120.46%,叠加当前股票供给处于相对高位,我们认为,之后一级市场IPO增速有望放缓。
{image=12}
10月新股上市板块中,科创板上市最多。具体来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家数分别为4家、4家、3家和6家。
{image=13}
三、产业资本变化
(一)限售股解禁:10月医药生物、银行板块解禁压力最大
10月解禁的有117家公司,前一个月为255家;解禁规模为2434.63亿,前一个月为3936.09亿,解禁公司及规模均显著下降。
{image=14}
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电子板块解禁压力最大,解禁市值分别为320亿、233亿、216亿、185亿、172亿。
{image=15}
(二)二级市场增减持:9月净减持压力达800亿元
9月,二级市场净减持压力达800亿元。具体来看,农共计86家上市公司公告增持计划,合计增仓参考市值为29.18亿元;共计698家上市公司公告减持计划,合计减仓参考市值为829.3亿元。
分行业来看,减持压力最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计算机、银行五个板块,均为今年以来的热门行业,最大减仓参考市值高达161亿元。
{image=16}
四、货币政策及利率
在货币政策方面,也由疫情期间的“宽货币”逐渐向“宽信用、宽财政”转变,9月25日的央行三季度会议删除了对“坚持总量政策适度”的表述,四季度对总量管控或有所放松。实际上,近期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增大了流动性的投放。
{image=17}
(一)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净回笼4100亿元
{image=18}
(二)利率:银行间利率连续回落,国债收益率微幅上升
10月5日-10月11日当周,7天期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1.9353%,7天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2.0115%,相比上周分别下降51个基点和54个基点。10年期国债利率3.1898%,相较上周上升4个基点。
{image=19}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