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咖啡种植地在云南占9成以上 但最大咖啡交易地却在重庆
原标题:中国最大咖啡种植地在云南,占全国9成以上 但最大咖啡交易地却在重庆
今年国庆档,一部《一点就到家》的电影为云南咖啡打破了圈层壁垒,让不少人在云南普洱故乡、野菌天堂的形象之外,有了新的认知。
{image=1}
稍微回顾一下电影剧情↓↓↓
两名“北漂族”年轻人笃信家乡的发展风口,回到位于云南普洱市的县城山村里,同一时间,当地传承数代的茶叶种植传统正酝酿出向咖啡种植转变的迹象。
来自大城市的营销理念和快递技术,与新生的产业机遇发生了历史性相遇,云南咖啡在电商等渠道带动下走出深山,乡村也变成世界一流咖啡的产地。
{image=2}
其实这样的变化,十年前就已在现实中上演——2009年,爆炒多年后普洱茶泡沫破裂,茶农看到咖啡种植逐年上涨的收益,纷纷改种咖啡。
稍微一查就能发现,不仅雀巢等咖啡大厂早就把云南咖啡列入主要原材料产地,就连星巴克也在几年前推出了云南单一产区咖啡豆。但和电影不同,直到今天,云南咖啡售价低,不出圈等问题依旧存在。
电影中,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充满梦幻色彩和理想主义,但回归现实,云南咖啡这场摆脱市场长期低估的“翻身仗”,仅靠怀揣梦想的返乡青年还远远不够。
云南“真的有咖啡”
根据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项调查,早在1882年,咖啡就被传入云南,并在1908年进一步引入其种植技术。由此计算,民间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云南咖啡种植史已届百年。
但与全球范围内咖啡文化更为发达的南美、非洲等地相比,上百年的种植经验并没能给云南咖啡带来与之相称的名气。有人分析,由于地理位置先天远离欧美等咖啡主要消费市场,云南咖啡种植规模小、且较为分散,并没能形成统一的咖啡品牌。
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胡路回忆,2008年云南咖啡种植迎来了一波爆发期,种植面积6年间从30多万亩飙升到180多万亩,后又略微下降。2018年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而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就达177万亩,占全国的98%以上。
一个背景值得关注:几乎同一时间,咖啡文化迅速席卷中国,从“中产专属”变为大众饮品。普洱由茶到咖啡的转变显示出了饮品的代际差异。
而从西方国家发起的“第三波咖啡浪潮”推动了中国咖啡认知的再塑造——它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与红酒和精酿啤酒一样,咖啡需要关注精品,“咖啡庄园”的概念进而走进中国视野。
{image=3}
新趋势的推动下,云南咖啡迅速完成了从“提量”向“重质”的发展历程。
雀巢、星巴克等品牌率先注意到云南咖啡的发展潜力,纷纷与当地建立起供应合作关系。坊间曾流传一种说法,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咖啡90%以上的市场,但隐藏在“进口咖啡”背后的是大量云南“出口转内销”的咖啡豆。
换句话说,云南快速铺开的咖啡种植面积,并没能换来本土品牌的成功孵化。
2008年,在与雀巢合作多年后,云南德宏本土企业后谷咖啡高调宣称,将停止对雀巢的原材料供应,削减粗加工业务,投向深加工,自主生产速溶咖啡。
由此开始,云南第二批咖啡企业纷纷诞生,以面对消费者的加工制造取代过去的委托、贴牌加工,期望与雀巢等公司抢夺对咖啡品牌的“主导权”。
大企业“拼加工”的同时,小咖啡园也开始寻找打造精品咖啡的突破口。
2017年,有媒体调研云南咖啡发现,“咖二代”们的年轻血液正在改变当地咖啡种植业的粗放式生产模式。通过引进更具竞争力的品种、筛选更有标志性的口味,那些在“网红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咖农希望通过新型品牌打造和营销方式提升咖啡附加值。
各类平台企业也被吸引前来。
去年,拼多多发起了一项声势浩大的“重塑产业”行动——与前辈互联网企业一样,首站进入云南保山市的“多多农园”期望从产业链后端的角度重塑当地咖啡种植业。今年,阿里旗下的聚划算也深入当地村庄,在消费与生产端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不只要“打造精品”
2013年,一则消息牵动云南咖农的心弦——
一面是云南当年咖啡产量将达到接近10万吨的体量,另一面则是纽约咖啡期货价格维持在110美分至115美分之间,导致云南咖啡收购报价不超过15元/公斤,几乎跌破14.67元/公斤的成本价。
当时,时任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会长熊相人预测,根据多年咖啡价格走势,2015年后咖啡将迎来价格增长。然而,到2018年,15元的低价再度出现于报道当中。胡路介绍,受价格影响,近年来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经减少了50万亩左右。
业内的一种共识是,打造精品有助于云南咖啡提升国际“定价权”,从而对抗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精品咖啡是指可以完整体现原产地风味的咖啡。这类咖啡豆的品鉴分在80分以上,并且需要SCA和CQI等国际咖啡组织给予评分。
而胡路告诉城叔,在云南近几年举办的咖啡豆比赛中,经国际专业评委共同品鉴,已经出现不乏接近90分的咖啡豆。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南美等成熟地区的咖啡豆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云南咖啡知名度尚未能从根本上打开局面。
换句话说,来自种植之外的环节,阻碍了云南咖啡影响力的提升。
有一种观点认为,尽管星巴克已经在若干年前推出云南单一市场的咖啡豆产品,但云南作为一个产区的认可度仍然较差,甚至比不上邻居东南亚的咖啡品牌。
品牌发酵时间短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云南咖啡生产更多仍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缺乏更高层的产业规划。
政府对市场反应相对迟缓,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此前,有媒体梳理云南省针对咖啡行业发展的政策发现,尽管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明确将云南保山列为国家咖啡生产基地,但直到1998年云南省政府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才指出,“小粒咖啡有望成为我省的一个优势产业,部分地区可培育成支柱产业”。其中,“初步”“有望”显示出政府的暧昧态度。
2010年,云南出台《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的总体目标。但此后数年间,云南对咖啡配套政策迟迟未能完善,为咖啡产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对此,胡路感受颇深。此前,由于云南缺乏有关咖啡的保税等配套政策,云南咖啡豆需要先运到重庆,再进行加工出口。特别是在云南没有咖啡分级的相关措施,从云南出口咖啡豆只能以“统豆”的方式,限制了咖啡的价值上升;而在重庆,咖啡豆能够分成大、中等和小颗粒三种“商品”,并针对不同种类制定相应的价格。
竞争走向白热化
{image=4}
“起了个大早”的云南咖啡,或许不得不面对同行者越来越多的局面。
2016年,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正式开业。到2017年一季度,该中心累计实现咖啡现货交易额52.68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重庆喊出打造“世界第三大咖啡交易平台”的口号。
也是在2016年,两年前落户普洱的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开启国际化建设进程。在官方报道中,去年,升格为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成为面向内地、港澳台地区、亚洲及欧美消费市场的主要交易平台和全球咖啡产区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
为何不产咖啡的重庆要争夺咖啡“生意”?当地媒体分析,“中国咖啡消费量呈两位数增长,年均消费咖啡豆近6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但从人均饮用量来看,目前中国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仅有4杯,与邻国100余杯的消费量相比,市场潜力巨大。”
与云南相比,重庆的运输优势难以忽视。
当时的“渝新欧”国际班列正处于市场培育的重要时期,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总经理彭德认为,班列不仅连接东南亚产地和欧洲市场,而且成本低廉,咖啡豆运抵欧洲时间“正好在最佳品尝期内”。
在此基础上,时任重庆市长黄奇帆提出,重庆咖啡交易中心还将完成价格发现、产业链集聚、防止灰色交易、金融结算和资源优化配置五大功能,通过买方竞价购买的模式,能够成为咖啡定价中心。
在此情况下,对于云南而言,更需要整合优势,提升咖啡产业的发展能级。
胡路指出,眼下云南各个咖啡产区已经出现了内部竞争的情况,普洱、临沧、保山等城市纷纷打出以当地命名的咖啡豆。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将云南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在国际上提升知名度。
“我们在和其他咖啡产区的咖啡协会沟通时,对方大多是国家性质的协会出面,比如越南国家咖啡行业协会、印尼国家咖啡行业协会,我们近些年也在努力成立中国的协会,以拥有更多咖啡的话语权、比如国际交流的沟通权。”胡路说。
云南也在填平有关咖啡政策的空白。去年,自贸区的挂牌让咖啡从业者看到了更便捷的出口方式,其与重庆之间的政策差距也在缩短。
对于此次“破圈”的现象,在胡路看来,云南咖啡仍然需要国内更多懂咖啡的人,不只是跟随潮流,而在于对咖啡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咖啡选择。在国内形成品牌后,云南咖啡走向国际的道路也可能更加通畅。
记者|杨弃非
责任编辑:邓健
这次,字节抢败了:挤不进100亿独角兽
这次,字节抢败了:挤不进100亿独角兽Manner背后还集结了两位知名女性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和HCapital陈小红。作者I周佳丽杨继云来源I投资界PEdaily又一爆火的消费品牌被圈内争抢。两天前,精品咖啡品牌Manner被曝刚刚完成数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美团龙珠资本独投。这是Manner在半年之内拿到的第3轮融资,且距离上一轮刚刚过去了不到2个月。一时间风头无两。0002BOSS直聘: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 保障各项数据安全
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0001美国老牌页岩油气企业切萨皮克能源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一老牌页岩油气企业申请破产保护新华社纽约6月28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老牌页岩油气企业切萨皮克能源公司28日发布新闻公告说,公司已向得克萨斯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进行资产重组。公告说,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已与主要债权人签订重组支持协议,通过重组将减少约70亿美元的债务。切萨皮克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道格·劳勒表示,重组对公司取得长期成功和创造商业价值很有必要。0000民航局:国际货运航班恢复至2019年的97.2%
央视网消息:在1月12日上午举办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共保障国际货运航班20万班,同比增长22%,其中客改货航班6.9万班;累计完成货邮运输量732万吨,同比增长8.2%,已恢复至2019年的97.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