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费难、无证经营 优胜教育又遭监管部门三次点名
原标题:退费难、无证经营,优胜教育又遭监管部门三次点名
记者 | 查沁君
继被指拖欠员工薪资、拖延学员退费后,老牌教育培训品牌优胜教育仍旧未吸取教训。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7家教育培训机构“榜上有名”,投诉排名位居首位的是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胜教育”),投诉193件,解决率为3.63%。
这已是该公司第三次被地区监管部门点名。
界面教育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上发现,消费者的投诉多集中在拖延退费、不退费、无证经营、管理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上。
优胜教育官网显示,其成立于1999年,旗下涵盖针对6-18岁人群的个性化教育培训项目“优胜1对1”、素质教育培训项目“优胜派”以及家庭教育培训项目“优胜家”等。
据天眼查APP显示,优胜教育已涉及教育培训合同等纠纷数十起。其大股东为北京优胜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优胜腾飞”),持股比例为100%。
今年5月底,优胜腾飞被金洲慈航(000587.SZ)并购,对价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
但收购方自身却问题多多。金洲慈航主营黄金珠宝及融资租赁业务,因2018年、2019年两个连续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该公司股票已于2020年4月30日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金洲慈航”变更为“*ST金洲”,面临退市风险。
10月14日,*ST金洲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净亏损约20亿元至26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1.38亿元。该公司还因披露报告不准确等违规行为,于9月3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下发的警示函。
作为对赌条件,优胜腾飞在“卖身”时向金洲慈航承诺,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7000万元、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10000万元、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14000万元、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17000万元。
据股权收购议案显示,2019年,优胜腾飞营收金额为3.57亿元,净利润为5339.52万元,资产总额为5.15亿元。
依据2019年业绩,优胜腾飞似乎能完成对赌协议,但是今年2月,优胜教育被传旗下全国近千家门店拖欠教师工资的消息。
据界面教育了解,优胜教育在天津、北京、和江西等地的教师都遇到延迟及拖欠薪资的情况。据成都商报援引一位优胜维权教师所述,当时欠薪(总数)保守估计在2000万以上。
优胜教育旗下门店分为直营、代管和加盟三种类型。前两者门店的教师薪资为总部发放,而加盟校区教师薪资由总部和单店投资人共同承担。
无论加盟,还是代管,优胜教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内部调整。优胜教育内部人员曾向界面教育透露,年中时,其校区调整了薪资发放方式,要求员工提供两张银行卡,一张发放底薪,另一张发放课时费用。到年末时,校区又调整了教师绩效制度,底薪和课时费两部分取最高者发放。
欠薪之外,优胜教育校区还存在有多处经营不规范的情况。
据天眼查APP显示,优胜教育其运营主体为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员工五险一金缴纳单显示,缴纳方为优胜教育,但有员工所签署的劳动合同却是北京宏志胜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案似乎并未从内部着手。
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这段时间,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相继注册了天津牛师来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思科技有限公司、泰州优胜牛师来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优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据未来网援引律师观点,优胜教育通过重新注册新公司进行经营,由旧公司来承担债务,该行为将存在法律风险。
责任编辑:邓健
电池质量问题究竟谁之过? 国轩高科称已起诉瓯鹏公司
本报记者黄群11月29日早间,一篇媒体报道将上市公司国轩高科推上了风口浪尖。面对安徽瓯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瓯鹏公司”)对电池质量的“控诉”,国轩高科随即在官网发布《声明》,回应市场关切的问题。0001起底热玛吉“高仿”产业链
来源:北京商报下游市场火爆,上游设备一机难求。对于几年没有出现风口的医美行业来说,一时之间掀起了热玛吉设备抢购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面对供不应求和几十万元的高成本,低价1:1高仿热玛吉混迹于市场中。为让这些低价高仿产品看上去更真,一条销售高仿设备、识别正品所需要的二维码、LOGO甚至SN码序列号的产业链正在形成。一机难求0002“像被遗弃了”!商住房业主喊话北京城建:“出行受困要解决”
“像被遗弃了”!商住房业主喊话北京城建:“出行受困要解决”丨特稿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有4000多位业主陆续购买了北京城建在大兴区开发的商住两用房,其中有超过一半人依靠专线出行。田傲云/发自北京4月3日早上6点多,北京密码小区大门口公交站牌处已经排起长队,李薇打着呵欠挤在密密麻麻的队伍中,等待赶往刘家窑地铁站的“密码专线”公交车。0001公司用2万余元硬币清偿又被罚 给谁上了一课?
这两天,“老板不满判决背2万硬币清偿,结果又被罚5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事情缘于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因被执行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法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扣押了被执行公司名下的一辆汽车,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叶某望对此心存不满,用2万余元硬币清偿执行款,法院予以拒绝并进行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