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子公司踩雷:代销机构工行却“积极”兑付 缘何?
原标题:鹏华基金子公司踩雷,代销机构工行却“积极”兑付,缘何?
10月16日,据媒体报道,鹏华基金的基金子公司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鹏华资产”)作为管理人、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产品”已全线违约,总规模或超40亿元,资金缺口或超20亿元。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基金子公司踩雷并不稀奇,不过,这一次值得推敲的是,无论是工商银行抑或鹏华资产,均对违约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讳莫如深,且仅仅作为代销机构的工商银行,却一反常态,紧急拿出了一份刚兑方案,目前已有部分投资人同意并签署了该方案。
“高度怀疑基金子公司的底层资产与工行有关,或者存在某种‘背后协议’,甚至,基金子公司仅扮演了通道的角色。”一位金融观察人士分析说。
不过,对于此市场猜测,第一财经联系工商银行、鹏华基金,双方均未给予回复。
事出蹊跷
鹏华资产于2013年1月4日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是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成立的基金子公司之一,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控股。截止2020年9月底,资产管理规模约368亿元人民币,产品累计发行数量1188只,存续产品数量242只。
据报道,鹏华资产旗下的鹏华聚鑫系列产品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等级为PR3,100万起投,期限为6个月,为滚动发售。最新一期发售时间均为今年2月份,业绩比较基准为4.1%(年化),25只产品原本全部应于今年8月到期。
产品说明书显示,该资管计划主要投资于现金、正回购、逆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债券(含可交换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具有业绩比较基准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资产管理计划(如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期货资产管理计划等)。
从投资标的的范围来看,除了直接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以外,基本都在其选择范围之内,包括非标。
事实上,基金子公司自诞生伊始,就以业务灵活,所受限制较少为标签,在大资管行业中迅速布局,其业务类型主要包括传统融资类业务,比如类信托业务、股权质押业务等;投资类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及通道业务等。
尤其是通道业务,曾在一段时间内以低价策略抢占了不少信托的市场份额,新晋为“通道之王”。
有客户发文写道:其于2020年1月经工商银行客户经理推销,在工商银行APP购买了鹏华资管聚鑫系列产品。2020年2月12号左右扣款,8月12日到期。
到期后,客户通过工商银行app赎回失败,联系客户经理,对方解释投资的产品在变卖,资金没有完全到位,剩余正在清算中,最迟9月12日前给予兑付。
9月14日,该客户又通过工商银行app赎回,依旧失败,联系客户经理,再一次被告知正在变现清算,最迟2020年10月22日前给予兑付。
10月7日,突然接到通知说发生巨额亏损,只能赎回60%。
根据客户截图显示:8月14日,鹏华资产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此后又发布了一份分配延期公告。
但第一财经记者登陆鹏华资产官网,已看不到此两份公告。
{image=1}
{image=2}
(图片来自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聚鑫系列资管产品底层资产,无论是管理人鹏华资产抑或代销方工商银行均讳莫如深。
且据媒体报道,聚鑫系列产品违约后,工商银行作为原本可以“作壁上观”的代销方,却紧急拿出了一份兑付方案,承诺今年10月20日兑付本金的50%,另外48%的本金转为工行理财,2%本金作为该理财的收益,1年后到期兑付。
也就是说,这是一份本金兑付方案,投资人最终可以拿回本金,放弃收益。而且,该方案也透露出,此底层资产的处置周期在1年左右,且根据客户截图显示,底层个别资产存在嵌套结构。
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投资人签署了该协议。
基金子公司的重新定位
基金子公司诞生于2012年底。
2012年9月26日,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2012年10月29日又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批准满足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申请设立子公司,以经营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基金销售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基金公司纷纷上报子公司,当年11月,首批公募机构拿到了成立子公司的批文,开启了基金子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时代。
公募基金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投资方面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之前由于政策限制等,许多业务无法开展,而基金子公司的设立与创新,使得公募基金可以把握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泛资管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开展众多创新业务。
与公募基金不同的是,基金子公司既可以投资标准化的产品,也可以投资非标产品,具有“万能牌照”的特质,凭借政策红利,基金子公司迅速发展。截至2013年9月底,共有41家基金子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达到4600亿元。
但也因此引发了诸多风险,2014年之后,基金子公司踩雷事件频发,2016年之后,基金子公司的监管政策日益收紧,基金子公司才告别野蛮生长,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尤其是随着资管新规的到来,昔日“通道之王”开始痛苦转型,不过,目前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已延长至2021年底。
不仅如此,随着牌照功能更加强大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到来,基金子公司也面临着大资管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
责任编辑:陈志杰
中邮基金基金经理杨欢一日离任9只基金 四只产品任职回报翻倍
明星产品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杨欢均因个人原因离任。据悉,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12年6月12日设立,投资风格为大盘平衡风格型基金,先后经历三位基金经理,厉建超、任泽松和杨欢。现任基金经理许忠海2021年02月18日增聘。引人注意的是,任泽松管理期间任职回报超270%,成为当时公募行业的明星产品。接任者杨欢任职回报达93.56%。0003基金大V:低估值策略这几年跑输市场 曹名长需要匹配风格的持有者
来源:月风投资笔记别自己骗自己了,曹名长的中欧恒利,三年封闭到期后规模从74亿变成4亿大家都知道了,中欧价值发现从106亿变成27亿,中欧潜力价值从30亿变成16亿。原因大家都知道,低估值策略这几年跑输市场。曹名长是一名好基金经理,有10年以上净值曲线和20%以上的年化收益,因为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只是需要匹配他风格的持有者。谁告诉你们,大部分基民真的会相信而且坚守明星基金经理的?0000一下子买了1314只基金,哪位“金融巨鳄”如此“大手笔”?
最近基金接连“跌”上热搜,一位年轻人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基金的热爱。社交网站显示,一位泉州年轻人用1万多块钱买了1314只基金,不为爱情,只为提醒自己长期持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持有值得鼓励,但买基金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致力于通过一揽子基金来分散风险,不如直接买FOF基金,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篮子比鸡蛋多”持基1314只000097.6%主动权益基金跑赢大盘 94只牛基净值翻倍
回望上证指数5178点已是六周年,其间——97.6%主动权益基金跑赢大盘94只“牛基”净值翻倍本报记者王思文上证指数在2015年6月12日攀升至5178.19点,六年弹指一挥间,截至今年6月15日收盘,上证指数停留在3556.56点,较六年前高点下跌31.32%。0000海富通基金江勇:A股料将延续结构性行情,长期看好港股科技股
7月9日,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早盘下探后一路回升,日内呈V型走势。据wind数据,本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0.15%,深证成指涨1.18%,创业板指涨2.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