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实施重组 旗下国泰港龙航空停止运营
原标题:国泰航空实施重组,旗下国泰港龙航空停止运营
记者 | 薛冰冰
10月21日,香港国泰航空集团(00293.HK)公布企业重组方案,计划削减约8500个职位,相当于集团职位总数约24%,同时,停止运营旗下国泰港龙航空公司,国泰港龙大部分航线将由国泰航空及旗下香港快运航空营运。
企业重组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整个集团会削减约8500个职位,相当于集团职位总数约24%。集团经过冻结招聘,加上自然人手流失,已将实际削减的员工减少至约5900名 (约占集团职位总数的 17%)。其中包括约5300名驻港员工,另外约600名非驻港员工亦可能受到影响,但须视乎有关地区的监管规定而定。
二、国泰港龙航空(集团旗下全资附属区域航空公司)将即时停止营运。集团拟寻求监管机构批准,由国泰航空及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快运航空营运国泰港龙航空的大部分航线。
三、国泰航空将要求驻港机舱服务员及机师同意更改其服务条件,以达至包括令薪酬更贴近生产力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四、公司将于2021年全年继续实施现行的高级管理层减薪安排,并于明年上半年向非机组人员员工推出第三轮自愿性特别休假计划。所有员工于2021年将不 获加薪,亦不会获发2020年度的酌情年终奖金。
据悉,此次重组成本约港币22亿元,将以公司内部资源支付,公司将就重组作出港币13亿元的迟延税项资产减值,在编织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时,将考虑计入其他减值及支出。
针对国泰港龙的停运,国泰集团方面表示:“过去35 年来,国泰港龙航空在其优秀团队的努力下,凭借出色的服务和热诚的待客精神,赢得实至名归的信誉。尽管国泰港龙航空停止营运,公司将确保国泰港龙有足够资金履行其承诺及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国泰港龙是中国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以中国内地和亚洲区内其他目的地为主要市场,属于区域性航空公司。作为国泰航空全资附属公司,历年财报中,国泰航空集团都将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业务表现进行数据合并。
2018年年度报告指出,当年两家航空公司客运收益约为港币731亿元,同比增加10.1%,可载客量增加3.5%,反映新航线的推出及现有航线的班次增加;收益率提升6.7%,反映头等及商务客舱的客运需求、燃油附加费及收益管理措施有所改善。
从2019年起,受香港社会事件影响,国泰航空集团营收能力出现下降,两家航空公司客运收益约为港币720亿, 同比减少1.3%;运载率下降1.8%,收益率下跌3.9%,尤其八月至十二月的进出境旅客量大幅下跌,集团只能依赖受影响相对较小但收益率偏低的过境客运。
2020年又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整个上半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客运收益仅为港币103亿元,同比下滑72.2%;运载率亦大幅下降,由2019年上半年的84.2%降至67.3%,四月及五月份平均每日运载仅五百位左右乘客。
港媒报道称,对于国泰航空集团结束“国泰港龙航空”营运的决定,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在当前紧迫的财务状况之下,国泰实在没有保留两个品牌的必要。而另一名消息人士则称,国泰仍会尽可能保住港龙航空的员工,尽管港龙品牌将会结束,但是港龙航空的人力等资源都会与国泰航空合并在一起。
国泰航空在重组计划中明确表示,会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远高于法定要求的离职方案,公司亦会延长医疗福利及员工机票优惠的期限,提供辅导和工作过渡支援服务,有关的遣散费将不会以退休金供款作对冲。
集团行政总裁邓健荣指出,集团已经采取了一切避免裁员的措施,包括因应需求而缩减航班、 推迟新飞机交付、暂停非必要开支、冻结招聘、实施高级管理层减薪以及安排两轮特别休假计划。
“即使我们作出多番努力,国泰航空每月仍然消耗15亿至20亿港元现金,长此下去将会难以为继。今天公布的变动,将使我们的现金消耗每月减少约5亿港元。” 邓健荣表示。
关于重组以后的发展预期,邓建荣称,我们对国泰航空和香港作为航空枢纽的长远前景,以及香港在大湾区及其他地区担当的重要角色绝对充满信心,集团将会充分利用国泰航空的优势,提供优质顾客体验,并发挥旗下廉航香港快运航空的潜力。
不过,香港快运航空目前境况也不容乐观,业绩报告显示,香港快运2020年上半年录得严重亏损,该公司于三月中因新冠疫情及相关旅行限制而暂停航班运作,近期只重新开通部分航班。
责任编辑:马婕
小摩:下调中国交通建设(01800)评级至“中性”,目标价下调至4.7港元
摩根大通目前将中国交通建设(01800)评级由“增持”下调至“中性”,目标价由6.7港元下调至4.7港元。小摩发表报告指出,中国交通建设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第二季度净利润未见复苏,同比下降40%,低于该行和市场预期。0000实探:李嘉诚成都拿地16年 和黄成都捂盘7000套房未售
今日直播中安汇富总经理高开宇:2020三季度投资和交易回顾及四季度展望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庞亚平:科创板投资机遇解读嘉实基金陈正宪、滕抒含:科技医药消费何时止涨?银华基金王斌分享:当前该如何给消费股估值?国泰基金梁杏:什么行业值得投资?——行业投资的框架和逻辑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易爰言:重磅自贸区来了,机会在哪里?且慢投资赵玉斌、新竹理财吴清扬:资产配置就是分散投资吗?0004高盛:港交所目标价400港元 维持沽售评级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予港交所(00388)目标价400港元,评级“沽售”。报告中称,公司将于月尾公布首季业绩,预期每股盈利为2.68元,同比升49%,主要受交易量上升推动,预计季度盈利已接近本周期及本年顶峰,相信未来季度将会下跌。该行降今年每股盈利预期7%,以反映目前成交减弱,对2022及23年盈测大致维持不变(-1%/+2%)。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大和:海丰国际目标价升至2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海丰国际(01308)将以1.62亿美元的价格再建造6艘2600集装箱船只,目标是在2022年第三季至2023年首季交付。去年预算的19艘船的累计计划资本支出为4.68亿美元,预期在明年交付。该行将集团目标价由16港元上调43.75%至2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