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流失高管动荡 人保资产遭遇赎回
基金经理流失高管动荡 人保资产遭遇赎回
作者:王晓珊 张荣旺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资产”)基金经理离职潮持续蔓延。
近日,人保资产发布人事调整公告,人保鑫享短债、人保中高等级信用债基金经理张玮离职,张玮也是今年以来人保资产离职的第5位基金经理。
除了基金经理层面,人保资产高管人事变动更大。今年5月,人保资产原副总裁王小青继任招商基金总经理;7月,人保资产原董事长缪建民出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天眼查显示,目前人保资产法人还未变更,缪建民仍为人保资产法定代表人。
截至目前,曾北川的任职资格也尚未得到监管部门批复确认。10月22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人保资产官网公司治理概要董事简历一栏发现,曾北川职务仍显示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拟任)、总裁(拟任)。
作为保险系资管公司,人保资产拥有公募基金牌照。记者注意到,人保资产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连续4个季度下滑。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保资产公募管理规模为125.36亿元,较年初的224亿元缩减了将近一半;与其2018年末高位时(429亿元)相比,规模缩减了303.64亿元,缩减幅度高达70.78%。
投研人才流失
公开资料显示,在张玮之前,人保资产已有梁婷、李道滢、魏瑄、刘笑明4位基金经理离职。
多名基金经理的离职,对于人保资产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天天基金网显示,目前人保资产仅有9位基金经理管理40只基金,而且,从任职年限上看,只有1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2年;其余8位任职年限均在2年以下,其中4位任职年限不足1年;平均从业年限约为1.79年。
与此同时,人保资产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情况十分明显。梁婷、魏瑄、张玮离职前管理的基金数量均超过8只,梁婷管理过的基金更是高达11只。
私募基金中汇润生首席特约研究员吴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判断基金经理能力,最著名的是“双十”指标,即管理经验10年以上,管理资金10亿元以上。
“如果是做金融工程、量化投资的基金经理,主要还是以新生代为主,所以一般科技驱动的产品基金经理就相对年轻。”吴昊说道。
上海证券公募基金分析师刘亦千表示,目前整个行业的基金经理管理年限都不是特别长,这也逐渐成为一个行业现象。“不仅是公募,目前整个资产管理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从而释放出非常多的市场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人才流动加速,新人也在不断涌入市场。”据刘亦千测算,目前3年以下管理年限的基金经理占全部基金经理的比例约46%。
基金经理密集离职或与人保资产旗下债券基金“踩雷”方正债券导致的基金清盘有关。据统计,人保资产旗下共有9只公募基金中招,合计债权规模超过9000万元。
今年辞职的5位基金经理中,梁婷、魏瑄和张玮均曾管理人保资产旗下已清盘或拟清盘的基金。今年以来,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债基完成清算,人保添利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和人保鑫享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也已暂停运作;人保福睿18个月定开债基于10月17日发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上述三人正是这几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多只债基暂停运作、清盘
人保资产债券型基金业绩持续下滑或与公司债券型基金经理离职有关。
8月31日,人保资产发布的旗下22只公募基金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多只债基赚钱能力不佳,亏损最大的5只基金均为债基,占13只债券型基金近四成。其中,人保福睿18个月定开亏损幅度最大,为453.52万元。10月17日该基金也发布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人保资产旗下多只债基接连暂停运作甚至清算,如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债、人保添利9个月定开债均在第一个封闭期到期后决定暂停运作。
“在基金行业内,第一个封闭期满后宣告暂停运作的情况在行业内会出现,但并不是大概率事件。”吴昊说道。
刘亦千也表示,公募基金发行产品无论是募集还是清盘都需要付出成本,一般基金公司发行产品后不会轻易选择暂停运作甚至清盘。
公开数据显示,已清盘的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债成立于2019年8月7日,成立时规模12.52亿元。7 月7 日发布清算报告,成立不满一年。
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A/C净值增长率也远远跑输业期比较基准。公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截至2020年3月5日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债最后运作日,报告期内,人保添益6个月定开A/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66%、-10.7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都为0.28%。
从年初至今的回报来看,债券型基金表现在人保资产所有公募产品中处于末尾。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人保鑫盛纯债A/C今年以来总回报为-6.15%和-6.33%,行业排名1755/1756和1756/1756,排名垫底。
同期,业绩垫底的债基还包括人保鑫泽纯债A/C、人保纯债一年定开A/C、人保利璟纯债A/C、人保福泽纯债一年定开、人保中高等级信用债A/C、人保添利9个月定开债A/C,这11只债券型基金今年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介于-2.25%和0.11%之间。
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四连降
人保资产自2017年8月发行公募产品以来,依靠货币基金规模激增,至2018年底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顶峰。进入2020年以来,公司旗下债券基金接连“踩雷”导致净值大跌,且引发大额赎回。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保资产公募管理规模为125.36亿元,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其中,债券基金份额已缩水至20.70亿份,仅为去年末的四分之一。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Wind数据显示,7月25日,该公司旗下两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人保中债1~3年国开债和人保中债1~3年农发债在募集期满之后宣告未能如期成立。
谈及人保资产在行业内的表现,刘亦千表示,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一家基金公司在行业内是否做得好,股东背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最本质的还是和公司领导层的打造,以及旗下的投研团队建设、基金经理团队的打造有关。”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9年底,人保资产以224亿元总资产管理规模在8家保险系公募基金中垫底,管理总规模同比下降47.84%。
未来,公司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扭转基金业绩下滑、管理规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记者向人保资产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常福强
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 科创板投资小灶|科创板打新收益诱人
按目前规定,个人投资者想要直接参与科创板打新,投资者在选择“科创板打新基金”时,开通科创板账号需要满足资产50万起,及参与证券交易满2年的条件。就目前情况看,打新增厚收益较为明显,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科创板打新中签概率相对较低。后续科创板打新机遇可期,机构的定价能力决定了报价的准确性,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科创板打新网下配售和网上申购对比0000从“加仓”到“应对调整” 基金投顾如何应对(附表)
来源:Wind春节过后,A股市场震荡加剧,不少基金出现了明显的回调,基民的讨论话题也从要不要加仓,变成了如何应对调整。从基金投顾的角度而言,“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为应对之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23日,今年以来,有79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初始基金)回报为正,约占所有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四分之一。其中,36只年内回报超10%,这些基金表现较为“抗震”的主要原因在于回撤控制。0000上投摩根胡迪:借助ETF多元布局,实现更优化的风险收益比
日前,由雪球主办的“2021雪球ETF粉丝节”在上海举办,来自上交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以及包括上投摩根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的多位专家和大咖齐聚一堂,围绕ETF这类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产品展开深入探讨。其中,上投摩根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监胡迪女士发表了《聪明的投资者可以看得更远》的主题演讲,并就国内外ETF发展现状及趋势分享了观点与见解。0000中科沃土基金新任智会杰为副总经理 曾就职于平安银行、中京信资本
近日,中科沃土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新任智会杰为副总经理,任职日期2021-04-17。智会杰先生,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安成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对公业务客户经理,中京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填报负责人。2020年11月加入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拟任副总经理。{image=1}0000曾经最坚定看好科技股的明星基金经理 竟然都开始增配化工行业
曾经最坚定看好科技股的明星基金经理,竟然都去加仓了这个“冷门”行业……陆海晴今天,科技股再度遭遇重锤,继昨日千亿大白马科大讯飞跌停后,用友网络早盘一度跌停,此后股价回升,最终下跌4.86%。自去年8月以来,科技股持续调整,记者梳理发现,不少曾经坚守科技股的选手已开始增配化工行业。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