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最惨淡月”:10月基金发行遇冷 仅11只产品“出道”成功
年内“最惨淡月”!10月基金发行遇冷,仅11只产品“出道”成功
来源:证基风云
告别单边上涨行情后,基金发行逐渐“入秋”。
国庆一过,基金发行急速“降温”。据Wind统计,截至10月27日,本月启动发行并成立的基金仅11只,募集规模合计489.23亿元。尽管本周还有10只基金开售,仍难扭转年内募资“最惨淡月”的局面。
基金发行“降温”
事实上,本月上架的新基金多达80只,但成立的速度远不如前三个月。7月份,受A股单边上涨行情助推,公募基金掀起一波发行热潮。当月发行的基金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是年内之“最”——180只,7627.86亿元。
在之后的震荡行情中,8月和9月的基金发行数量腰斩,分别为68只和82只,但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方面,从整体募资规模来看,均超过千亿元,分别为1936.17亿元和2612.73亿元;
另一方面,虽不如7月份遍地“爆款”,首募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基金数量仍有不少,分别为17只和20只。
{image=1}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肖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相较于三季度,10月份新发基金数量锐减,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10月国庆假期影响,本月工作日较少;二是和市场行情有关,9月份开始股票市场就出现比较大的回落,这对于发行基金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近期A股处于区间震荡调整,赚钱效应不佳,投资者入场较为谨慎之外,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程颖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也可能与前期爆款基金没有带来明显的赚钱效应,甚至有些百亿规模的爆款基金目前收益为负有关。
震荡市如何“投基”
尽管整体发行情况较为惨淡,但仍有大型基金公司表现亮眼。比如,10月26日,嘉实基金核心成长混合基金一天大卖300亿元;在10月14日成立的嘉实浦惠6个月持有期基金,发行期仅用时3天,募集规模高达145.6亿元;此外,汇添富品牌驱动6个月持有基金和博时消费创新基金首募规模也超过50亿元。
“中小基金公司发产品更依赖行情,大公司则强者恒强,无论是渠道还是投研实力,都更受市场认可。”上海一家公募市场人士表示。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震荡市投资基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肖锋认为,从当前经济背景及政策角度来看,四季度市场维持震荡的概率较大。投资者选择基金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一是选择业绩较好、稳定增长的优质选股型基金;
二是选择符合市场特点的基金。四季度建议重点关注大金融、消费成长、科技成长、汽车消费等主题基金。
三是通过基金组合进行更均衡的配置,通过基金组合管理自己的资产,而不仅仅是通过单只基金进行投资。
程颖表示,购买基金不应只考虑短期业绩排名,应综合考察基金的长期业绩、风险与自身承受能力的匹配、基金的投资风格等,“投资基金的过程中尽量少做波段,短期市场的波动,即使是专业投资者也很难判断,太过在意短期的波动,反而会使基金交易成本变高的同时,错失长期的机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创纪录!83家公募掏43.09亿元干这事,股基冠军也加入
公募基金自购最高纪录诞生了!截至11月2日,今年以来基金自购规模达43.09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创1998年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今年的自购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超过六成,杨建华、袁航、陆彬(2020年股基冠军)等基金经理加入自购队伍。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购对外释放出投资信心,市场短期调整往往给优质资产提供较好的长线买入机会。权益类基金最受青睐000156倍、44倍认购!机构热情高涨,两只公募REITs遭“疯抢”
来源:中国证券报有了首批REITs收益稳定增长的先例,时隔半年后第二批REITs发售,机构的网下认购热情更加高涨。11月23日,建信、华夏两只公募REITs的发售公告等材料显示,这两只产品吸引了大批机构,投资者“抢破了头”,网下认购倍数分别达到56倍和44倍,远超第一批。网下认购倍数惊人0000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转债关注景气度改善的板块
国内方面,5月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仍处于较高位置,但动能有所减弱,主要受到出口增速下降的影响。需求端看,制造业投资持续修复,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消费在缓慢修复。失业率降至5%,与19年同期水平相当。高频数据显示,钢铁、化工行业生产边际走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维持高位,地产销售热度有所回落。工业品价格上行,农产品价格由涨转跌。0000首批4只科创板50ETF基金今日上市
首批四只科创50ETF基金今天(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据了解,作为科创板核心指数,科创50指数成分股具备市值规模大、交易活跃度高等特点,目前成分股包括众多科创龙头企业。相较于科创板整体,科创50指数在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财务指标方面更具优势。而与传统指数基金通常半年调整一次不同,科创板50成分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0001泰达宏利孟杰:热门赛道的风险在于估值偏高 新能源往后可能会分化
今年5月以来,市场热点切换,新能源板块崛起,科技成长板块备受青睐。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新能源估值还贵不贵”、“新能源是否还能持有”的话题议论纷纷。本次,新浪财经采访了泰达宏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孟杰,就他专注的新能源、电子、化工等领域的投资逻辑、市场走势和产品管理方法等进行了探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