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数字货币可能重新定义货币 其实不只是货币
{video=1}
舒时 | 文
10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一个关于新金融体系的演讲。其讲话引发国内各界诸多讨论。笔者所在的微信群,从商圈到投资圈再到学术圈,都有很多人讨论。
大概看了一下,众人争议的焦点,很多是由于马云的金句所引发的。主要涉及有以下几个有意思的观点:
1、“巴塞尔协议,比较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
2、“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中国实际上是‘缺乏金融系统’的风险。”
3、“中国,需要很多的‘政策专家’,而不是文件专家。”
4、“中国的金融当铺思想非常严重,也影响了很多企业家。”以及后来补充说的“必须用借助今天的技术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
5、“数字货币可能重新定义货币……就像苹果手机重新定义了手机”。
针对上述言论,评论者有关注蚂蚁集团的垄断地位;有关注中国IT公司在使用所谓的大数据时,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还有人关注蚂蚁着重定义自身为科技企业而非金融企业,主要是出于估值与规避监管的意图……
只能说,对于同一句话,听者可能会有多种解读。在这里,笔者建议所有对上述言论想发表意见的人,先把马云的演讲内容完完整整地听完。因为如果不是很了解马云的演讲风格,如果不是亲自听完马云的整个演讲内容,而只是看自媒体或是网上摘录的评论的话,对于上述几个观点,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
笔者听完马云的整个演讲后,觉得他的演讲内容其实主要是迎合整个峰会的主题:“危与机:新格局下的新金融与新经济”。如果听者只是因为上述某种夸张的观点,就偏离了马云整个演讲的主旨,我觉得可能并非马云初衷。
马云的观点的确很犀利很大胆,但是,我认为就金融科技给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而言,马云提得还不够深入,还不够尖锐。事实上,马云说到“数字货币可能重新定义货币”,反映出他对数字货币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全面冲击的认识还不够。
在数字货币领域,比特币和以太坊为金融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不论是从支付系统、信用认证,还是从资产的形式与确权认定等方面,其带来的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正在进一步演变之中。
数字货币不是“可能”重新定义货币,而是已经全面重新定义了金融。
近年来,随着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加密货币进入实务创新阶段,从现有的运作模式来看,区块链金融至少从四大领域重新定义传统的金融服务。
第一,从资管角度来看,加密货币的出现,令虚拟资产成为全新的门类,虚拟资产管理也迅速崛起。
在香港,早在2019年10月4日,香港证监会便公告,确认虚拟资产可以属于投资品,并表示此类资产的管理活动同样也要受到证监会的规管。这相当于已经把以数字货币为主的虚拟资产,从过往的民间“江湖”纳入投资殿堂,进行合法合规管理。随后不久,香港证监会又陆续批核了虚拟资产管理公司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牌照。
金融界应该认识到,接下来,如何对以数字货币为主的虚拟资产进行估值、定价、实施投资组合管理,实施风险控制等,都是需要尽快研究的课题。
第二,从融资角度来看,以加密货币为主的数字货币,已经从两大领域对传统金融进行了突破。
首先,加密货币独特的发行机制(如ICO与IEO等)是对现有融资模式的突破。发行人用自身数字货币换取投资人手上(流动性更强的)数字货币,这开创了权益与债务之外的第三种融资模式。这种做法在中国内地目前仍然未解禁,但是在香港等海外市场,已经出现了“有法可依”的迹象。
其次是DeFi(注: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的出现,允许持有加密货币的资金需求方在传统银行之外寻求另一种借贷模式。DeFi实际上是利用加密货币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信用”创造,这实际上开始对现有的借款模式产生重大冲击。
2020年是DeFi快速增长的一年,抛开这个领域的非理性繁荣与投机泡沫,若仅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来看,DeFi的高速增长,反映的是人们对于急于摆脱传统金融中介的需求,是一种另类的普惠金融需求。传统金融的从业者不能忽略这种需求,更不能忽略DeFi市场规模增长所隐含的喻义。
第三,从金融中介服务端来看,区块链技术及加密货币正加速促进虚拟资产交易所的变革。
2020年8月底,香港证监会原则性批准了BC科技集团旗下的OSL公司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申请。这也意味着亚洲第一个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在中国香港诞生。
反过来看,传统交易所是否敢于革自己的命,为ICO、IEO及DeFi等模式提供应有的虚拟资产中介服务?这或许关系到它们能否在未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同样,随着数字货币以及虚拟资产的盛行,传统的银行、信托、估值、审计、法律及合规机构,都需要开始为区块链金融的发展进行与时俱进的自我变革。
在海外,已经有了针对数字货币的保险产品、托管机构、审计服务以及合规机构。即便中国内地目前对于数字货币还没有放开,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客户识别,建立金融体系共享的尽调系统,早已提上议事日程。
第四,从金融监管层面来看,加密货币的发展,对货币监管当局、证券监管当局、各级行政及立法机构均提出了全新的监管命题。
很显然,各级监管部门只有掌握最前沿的区块链知识、熟悉不断演变的加密货币、跟进分布式金融的机制变革,才能判断未来的风险所在。从世界不同经济体监管部门近年来对主权数字货币、虚拟资产管理以及虚拟资产交易所的“沙盒监管”等措施来看,监管层已经开始与“去中心化”展开博弈。
可以预见,区块链创新重新定义金融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开弓便没有回头箭!在重新定义金融的过程中,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论是金融民工、专业投资者、金融科研人员抑或政策制订者,都必须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否则很可能便会被这一历史进程所抛弃!
马云认为,可以利用数字货币来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并认为这种改革是要付出牺牲和付出代价——笔者认为,他在这里只强调了创新的代价,却没有点出另一层更重要的:如果不改革不创新,不利用金融科技尽快推进新的金融体系变革,也是迟早要付出代价的。
作者简介:舒时,港漂,博士,资深另类投资者。曾任中资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及投资总监等职。新著《重新定义金融: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
责任编辑: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