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229

乳企三季度业绩增长回归常速 四季度回暖趋势不变

第一财经2020-10-30 03:44:190

乳企三季度业绩增长回归常速 四季度回暖趋势不变

作者: 栾立

29日晚,国内最大的乳企伊利股份(600887.SH)公布了三季报,至此大部分乳企的三季报都已出炉,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强势反弹式增长之后,三季度国内主要乳企业绩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回归正常。在业内看来,四季度也是乳业的传统销售旺季,随着社会消费的回暖,旺季的回暖还将持续,但程度还有待观察。

伊利三季报显示,1~9月份实现营业总收入737.7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增长约7%。其中,液体乳收入572.9亿元,依然占主导;奶粉及奶制品收入93.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40.3%,这或与过去一年中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增长有关;冷饮产品收入60.3亿元。

今年二季度,伊利的单季业绩曾出现强劲复苏,实现营收268.8亿元,同比增长22.5%,扣非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长79.3%,而一季度时,受疫情影响伊利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11%和49.8%。从第三季度的数字看,伊利单季增长恢复到正常水平,单季营业总收入为262.4亿元,同比增长约11.2%,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23.6%。

记者注意到,此前公布三季报的光明乳业(600597.SH)和新乳业(002946.SZ)的情况也比较接近。

2020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87.3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171.37亿元,增长了9.3%;净利润约为4.3亿元,同比减少4.2%左右,但减少幅度相比前两个季度两位数的幅度进一步收窄。从单季表现来看,第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5.79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约为1.2亿元,相较于2019年第三季度0.77亿元,增长53.1%。二季度时,光明乳业业绩也强势反弹,收入为70.2亿元,同比增长24.5%。

新乳业前三季实现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长超过39%和45.5%。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新乳业三季度的增长得益于此前收购的区域乳企宁夏寰美乳业、福建澳牛乳业以及福建新澳牧业的并表;另一方面也与新乳业低温业务的持续复苏有关,其9月份订奶入户人数已超去年同期,之前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奶业务也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新乳业方面向第一财经回复表示,几家并表企业净利润贡献约在2000多万,而本身存量部分的净利润增长也保持了15%到20%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季度主要乳企的业绩增速有所回落,但在业内看来,疫情之后,国内消费者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健康,乳制品作为营养健康食品的代表认可度提升,对乳制品行业的长期消费增长形成利好。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季度也是传统乳制品销售旺季,因此四季度乳企的业绩还会进一步恢复,但各乳企的业绩增速是否还会有提升尚不好判断,一方面目前原奶价格处于高位,另一方面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正在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竞争除了两大乳企巨头“掰手腕”,两大巨头和强势区域乳企间的竞争也在快速加剧,特别是在低温奶业务上。目前国内低温奶前三大乳企分别为光明、三元和新乳业,市占率分别为12%、9%和6%。但从2020年以来,随着国内常温奶业务增速放缓和冷链输运产业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乳企加入到这一赛道之中,其中也包括了伊利、蒙牛两大巨头。

2020年二季度开始,国内低温奶的价格竞争就进入白热化,特别是“超巴技术”的应用,部分新入局的乳企推出成本更低的“超巴技术”低温奶产品,凭借长保质期来进行全国市场快速铺货和渠道下沉,加剧了巴氏奶市场竞争,冲击传统区域乳企的市场。

记者在北京部分超市看到,采用超巴技术的低温奶优惠价格会低到950毫升~1000毫升6元左右,而同期的原奶价格多在4元/公斤左右。

在宋亮看来,低温奶发展依然受到诸多客观条件影响,比如冷链的下沉和奶源的分布,短期内很难出现一家独大或者如同常温奶市场寡头化的趋势,低温奶一直是区域乳企的主要产品,短期内的激烈竞争,还是会给区域乳企带来一定的增长压力。

责任编辑:邵宇翔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