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读懂政府工作报告,记住这两个关键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认为,货币政策调控有几点值得深思:
来源:文/云中歌
{image=1}
一是从降准降息到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力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虽短,干货真不少。通篇细读,“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是主旨,而“稳企业保就业”恰是理解通篇报告的关键词。
形势严峻
先看大势,今年形势如何?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领域风险积聚,财政收支压力上升。
二是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量都要加大,却没有提具体的增速目标,表明金融的支持将根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报告并未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指标,原因是“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不设经济增速目标,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无论“六稳”、“六保”,就业均居首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报告对保就业迫切性的强调。为了保就业,上亿市场主体也必须稳住,“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此番部署,深意何在?唯有稳企业,才能保住就业需求;唯有保就业,才能保住百姓饭碗,拉动经济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image=2}
三是“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意味着央行将更多地参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过程,更好地把政策意图传导至实体经济,此乃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
如何稳企业、保就业?首先,财政政策要持续发力。
报告对财政政策的定性是“更加积极有为”。往年的报告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表述基本平均用力,但是今年对财政政策着墨甚多。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及不确定性时,财政政策往往比货币政策在提振内需方面更为直接。
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的确力度空前:
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突破3%;
在宏观调控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企业保就业之际,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同样重要。
首次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延长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全年为企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
发行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
考虑到地方财政确实困难,报告特别部署,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
何为重点群体?87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帮扶政策、以训稳岗等措施都要跟上,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
疫情加大财政收支压力之际,“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每一笔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让企业和百姓有真切的获得感。为此,中央本级提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力度空前。相较之下,去年中央财政压缩一般性支出平均幅度为10%,压减“三公经费”3.8%。
省下来的钱,将重点用于企业、民生领域。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等。
{image=3}
非常时期,灵活适度
回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两条主线清晰可见:稳企业,就是稳住百姓赖以生存的“饭碗”;保就业,就是保住民生之本,帮亿万群众和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留得青山,才有希望赢得未来。
如何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对于处于资金借贷毛细血管上的小微企业,报告特别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并鼓励银行合理让利,确保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对于常年关注两会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这一重头戏的岛叔岛妹来说,今年的报告很不一样,字数约1万字,系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
形势如此严峻,今后工作该如何部署?一言以蔽之,稳企业、保就业。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财政赤字规模增至3.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笔钱用来干嘛?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仅有财政政策补贴、提振是不够的,货币政策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为此,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基础上更加灵活适度。
钱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