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双雄扭亏为盈 管道资产重组成本压减成扭亏主力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在国际原油底价运行等压力下,“石化双雄”在今年三季度成功逆转,实现了扭亏为盈。
10月30日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双双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两家公司均实现了盈利。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00.64亿元,中国石化实现净利润235.07亿元。今年上半年,二者分别亏损299.86亿元、228.82亿元。
转变发生在三季度。三季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实现净利润400.50亿元、463.89亿元,环比均大幅扭亏,合计盈利864.39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两桶油”经营业绩逆转,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首要因素为,两家公司将旗下管道资产转让给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公司),实行了管网资产重组。其次,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全面推进,油气需求扩大,国内油价略有回升。此外,两家公司大幅压减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的管理费用389.68亿元,同比减少50.77亿元。
“两桶油”均实现扭亏为盈
顶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两桶油”仍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4261.70亿元,上年同期为18144.02亿元,同比减少3882.32亿元,减少幅度为21.40%;净利润100.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72.82亿元减少272.18亿元,下降幅度为73.01%。
同期,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5546.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333.05亿元减少6786.88亿元,降幅为30.39%;净利润为235.0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2.81亿元减少197.74亿元,降幅为45.69%。
今年初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在财报中,中国石油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宽松局面进一步加剧,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中国石化亦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
两家公司的经营业绩也综合反映了行业情况。今年一二季度,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5090.98亿元、4199.4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1%、30.18%,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62.34亿元、137.52亿元,同比下降258.46%、175.66%。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5555.02亿元、4787.4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59%、38.73%。净利润同样表现为亏损,分别为-197.82亿元、-31亿元,同比下降234.00%、118.70%。
第三季度,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4971.25亿元,同比下降19.58%,净利润400.50亿元,同比增长351.93%。同期,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5203.71亿元,同比下降29.13%,净利润为463.89亿元,同比增长288.42%。
上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两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了逆转,并大幅增长。
除了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外,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也是两家公司经营承压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油气价格略有回暖。
中国石油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海布伦特原油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40.99美元/桶和38.13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36.5%和33.2%。中国石油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40.06美元/桶,同比下降34.9%,其中,国内实现价格为41.43美元/桶,同比下降32.5%。公司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为4.61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降16.0%,其中国内实现价格为5.25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降11.6%。
尽管经营业绩下滑,但中国石油的勘探与生产并未放松。前三季度,公司生产原油701.2百万桶,同比增长2.7%,生产可销售天然气3079.8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6.5%,其中国内生产可销售天然气2907.4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8.2%,实现油气当量产量1214.6百万桶,同比增长4.3%,其中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044.7百万桶,同比增长4.0%。
降本挖潜助力突围
“两桶油”逆势成功突围,除了管道资产重组外,降本挖潜也是一大助力。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中国石化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大力调结构、拓市场、降库存、挖潜力。如在勘探及开发业务方面,面对低油价,公司注重效益开发,加快天然气产能建设,积极拓市扩销,稳油增气降本进一步深化。原油开发方面,强化低成本技术应用,优化项目实施方案,成本进一步下降。
前三季度,中国石化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453.89亿元、469.43亿元、73.49亿元,上年同期为457.61亿元、431.18亿元、77.90亿元,同比变动-3.72亿元、38.25亿元、-4.41亿元,除了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管理费用上升外,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均有减少。
在降本增效方面,中国石油的利润表体现得更为明显。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493.40亿元、389.68亿元、193.68亿元,上年同期为510.87亿元、440.45亿元、200.35亿元,同比变动-17.47亿元、-50.77亿元、-6.67亿元,三项费用均有不同程度压减,合计减少74.91亿元。
中国石油在财报中称,在油气价格大幅下降的不利形势下,公司推进提质增效,加强资本性支出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资本性支出同比下降7.8%,单位油气操作成本同比下降10.7%,员工费用同比下降4.3%,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9%。
除了降本增效,管网资产重组也是两家公司扭转不利经营局面的一大助力。
始于2019年的油气改革在今年进入实操层面。今年三季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将其油气管网相关资产转给国家管网公司。
此前,两家公司及其子公司均持有油气管道及配套设施等资产。按照油气改革的约定,两家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相应的公司股权、油气管道及配套设施等资产转让给国家管网公司,国家管网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方式进行重组。
在这场重组过程中,两家均获得不菲重组收益。前三季度,中国石化的投资收益为420.51亿元,将上年同期的64.75亿元增长355.76亿元,增幅为549%,大幅增长的原因就是管网资产交易影响。
中国石油在非经常性损益中披露,管道资产重组收益达458.20亿元。
中国石油称,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由负转正,实现净利润100.6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400.50亿元,环比扭亏增利538.03亿元,剔除管道资产重组收益仍大幅扭亏增利218.03亿元。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管网资产重组收益,两家公司降本挖潜,在三季度也能扭亏为盈。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
盛达资源31.9亿购矿预计产能翻倍 赵满堂套现超5亿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魏度时隔两年,赵满堂再抛出大手笔收购矿产。日前,盛达资源(维权)公告称,拟收购贵州鼎盛鑫72.50%股权,从而获取猪拱塘铅锌矿采矿权。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公司将跻身国内铅锌储量第一阵营。0000803家创业板公司信披质量哪家强?大数据精准画像来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导读:6月24日,《2020年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测评报告》正式发布。本次测评评级通过信息披露质量从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公平性和合规性等五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估。整体而言,创业板上市企业信披质量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南财AI新闻实验室图片来源/图虫创意0003重磅突发!拜登将59家中企列入黑名单!涉及哪些上市公司?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时谦拜登政府每打一张中国牌背后似乎都不是简单决策!据白宫网站消息称,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以“应对中国军工企业威胁”为由签署行政命令,将包括华为公司、中芯国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59家中企列入投资“黑名单”,禁止美国人与名单所列公司进行投资交易。{image=1}0000韦尔股份去年盈利大增480%:大股东加速套现 股价三连跌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3月8日,图像传感器芯片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5.48亿元,同比增长4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48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0亿元,同比增长564.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