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210

上交所暂缓蚂蚁上市:H股公告连出3个错误 蚂蚁连夜回应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04 11:58:461

重磅突发!上交所暂缓蚂蚁上市,H股公告连出3个错误,蚂蚁连夜回应:深表歉意

来源:全景财经

上市之前的临门一脚,球踢飞了。原计划11月5日“A+H”两地上市的蚂蚁集团IPO突然被暂缓。

突发: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

11月3日晚间8时许,上交所宣布,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

上交所公告称:近日,发生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image=1}

稍晚,蚂蚁集团也在港交所发布暂缓上市公告,港交所拒绝就蚂蚁集团在港IPO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事出匆忙,蚂蚁H股150字的暂缓公告出现了3次文字错误。

港交所上市公告使用繁体字。蚂蚁公告先是连写两个“事项”词语,“科创板”、“主板”也被错误写成“科創版”、“主版”。

{image=2}

今日晚间10点24分,蚂蚁集团通过官方公众号发表《致投资者信》,信中表示,对暂缓上市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深表歉意。蚂蚁将按照两地交易所的相关规则,妥善处理好后续工作。

蚂蚁集团《致投资者信》全文如下:

{image=3}

受此暂缓上市影响,阿里巴巴美股开盘大跌8%,此前一度大跌近10%。

{image=4}

上市之前四部委罕见约谈蚂蚁集团

此前,蚂蚁集团实控人马云在一场论坛发表的“中国金融的当铺思维非常严重”的言论引发市场热议。

{image=5}

11月2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image=6}

四部门约谈一家公司的举动非常罕见。

当晚,针对此事,《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表评论称:

四部门联合约谈马云等人,如果能透露些约谈内容,就更好了。蚂蚁金服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巨头显然需要受到监管,所以舆论对四部门的约谈很关心。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奥秘,尤其需要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监管情况,大家会更安心。

{image=7}

针对监管约谈,蚂蚁集团公关部回复全景财经称,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与相关管理层接受了各主要监管部门的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紧接着,银保监会出台关于网络小贷业务的规定,要求网络小贷公司原则上不得跨省开展业务,正在上市的蚂蚁集团成为最重要监管对象。

日前,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称,有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垄断地位收过高费用;“花呗”、“借呗”侵害消费者权益,普而不惠。

媒体: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

针对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经济日报发表题为《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的评论员文章。

文章表示,近期,围绕金融监管与创新引发的议论,引起监管层关注。顶着史上最强、本年度全球最大IPO之名的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蚂蚁集团上市按下“暂停键”,引发境内外一些人士的猜测和议论。监管部门秉持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就要坚决纠正问题、解决问题。暂缓蚂蚁集团上市,正是为了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蚂蚁集团当务之急是按监管部门的要求,切实抓紧整改。此事彰显了资本市场的严肃性,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每个环节都有完善的市场规则、严肃的监管手段。市场各参与主体必须尊重规则、敬畏规则,谁也不能例外。

{image=8}

资深投行人士:符合注册制精神

蚂蚁暂缓上市到底影响几何?

有投行人士指出,如果有公司在上市期间被监管约谈,属会后重大事项,应当被要求补充披露。“补充披露后可以再上市。”

同时,另有资深人士指出:

1、以重大政策变化的会后事项为由,毕竟属于对公司经营和投资者投资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有必要认真研究充分披露。

2、暂缓,不是取消批文,也不是否决,所以上市是时间问题。

3、新规出来,蚂蚁确实需要说清楚影响有多大,这符合注册制精神。

此外,据腾讯新闻《一线》获悉,蚂蚁集团暂停后需要重新调整上市板块的业务内容以及重新估值。

11月1日晚间,上交所信息显示,蚂蚁集团网上申购中签号码共有701696个,每个中签号码对应认购500股蚂蚁集团股票。

马云扔下的一颗“重磅炸弹”

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的一番言论在互联网一度刷屏。马云说,中国的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金融没有系统。

附:马云外滩金融峰会的经典语句技惊四座

1.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 因为没有系统

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我们的金融还是“青春少年”,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他指出,缺少健康金融系统,旱的旱死,涝的捞死。创新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为未来担当,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2.我们要建设金融健康系统,不是担忧金融系统风险

今天我们国家是缺乏健康金融系统的东西,我们需要是建设金融的健康系统,不是防止集体金融系统性风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容。就像老年痴呆症和小儿麻痹症看起来都一样,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孩子吃了老年痴呆的病,不光会得老年的病,而且还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病。

3.真正的创新一定没有人带路 把风险控制为零就是最大风险

今天世界的很多问题,都只能用创新解决,真正的创新一定是没有人带路的,一定会犯错误。关键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后能否纠正。很多时候把风险控制为零就是最大的风险。

4.好的创新不怕监管 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监管

监和管是两件事,监是看着你发展,关注你发展,管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管。“但是我们现在管的能力很强,监的能力不够,”马云说,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监管,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办法来管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5.现在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 害了很多企业家

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最早的当铺。这在当年也是很厉害的思想,没有抵押,担保这些创新,就没有今天的金融机构,中国经济40年来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但是靠资产和抵押的体制会走两个极端,我这几年跟很多企业家交流,中国的金融当铺思想最为严重,要么是资产全押了出去,压力巨大;要么肆无忌惮贷款,不断加杠杆,负债搞的很大。

6.创新程度远远走在监管前面 这是不正常的

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新定义货币,数字货币今天远远没有到抢标准的时候,是创造价值的时候。当创新的程度远远走在监管前时,这是不正常的。今天的金融确实不需要数字货币,但是明天需要,发展中国家需要,千千万万的年轻人需要。

7.我们需要的是政策专家 不是文件专家

很多人混淆了专家和学者的概念,专家是实干派,做的好但不一定说的好,学者是从别人做的事中提取理论,两者相结合才能解决今天和明天的问题。

8.不能因为p2p把整个互联网金融都否定了

这个世界留给我们发展的机会很多,但是最关键的就那么两次,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刻。接轨把填补国内空白当目标,这是有问题的,今天不该刻意接轨,适应哪个国家的标准,而是思考如何去适应未来的标准。中国的金融没有系统,还是青春少年,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缺少健康金融系统,旱的旱死,涝的捞死。创新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为未来担当。做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扼杀创新。不能因为p2p把整个互联网金融都否定了。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9.不是欧美的就先进 中国更应该与未来接轨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些思维惯性,要填补欧美发达国家有而中国没有的所谓空白,但实际上不是欧美的就是先进的。今天中国不应一味追求适应哪个国家的标准,而是要思考如何与未来接轨,如何适应未来的标准。

10.新冠疫情影响远超当下讨论的技术问题 其影响力不亚于二战

今天人类到了最关键时刻,千万不要小看这场疫情,这是倒逼人类进步的力量,其影响力不亚于二战。从金融本身讲,其带来巨大影响也远超过当下讨论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