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243

单产预期下调,供应趋紧,美豆站稳11美元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1-06 17:04:380

来源:油粕面

{image=1}

市场消息人士称,由于产量低于预期、货币疲软、出口乐观和南美天气担忧,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创下四年新高。

CBOT11月大豆期货价格在11月5日上午11时达到11.03美元/蒲。

美国农业部即将发布的11月供需报告预计将下调2020/21销售年度(9-8月)美国大豆单产,这预示着大豆产量预测将进一步下降。

根据10月的WASDE报告,美国大豆2020-21年的单产预计为51.9蒲/英亩。然而,一些农业咨询机构预计,在即将到来的11月10日的报告中,单产将降至50.8蒲/英亩。因此,预计2020-21年美国大豆产量将进一步下降至1.16亿吨以下,较初步估计减少400万吨,显示供应进一步紧张。

由于美国大选结果仍不明朗,共和党人扼杀拜登政府批准的任何刺激计划的前景,11月4日,美元兑一篮子货币下跌0.81%,至两周低点92.66。

随着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便宜,疲软的本国货币被视为对已经升温的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提振。

在2020-21销售年度,截至10月29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660万吨,而一年前为950万吨,其中大部分货物运往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

北京一家农业咨询公司表示,中国之所以增加美国大豆产量,部分原因是其第一阶段的承诺,部分原因是中国迅速重振的生猪行业对豆粕的强劲需求。

美国农业部11月3日的报告称,基于母猪存栏量的增长和养猪业规模化经营所占份额的增加,美国农业部对2020-21年大豆压榨和豆粕使用量的预测均高于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中国对2019-20年的预测。根据中国政府的一项调查,母猪存栏量已达到非洲猪瘟前水平的80%。

美国农业部表示,预计2020-21年中国大豆压榨量为9500万吨,上年为9000万吨,而今年豆粕使用量预计将达到7300万吨,比FAS对中国2019-20年的预估增加400万吨。

{image=2}

南美的天气问题

拉尼娜导致对阿根廷和巴西在大豆种植季节天气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从而支撑了美国大豆价格。

尽管阿根廷在未来几个月几乎肯定会遭遇干旱,但巴西南部地区预计也会受到拉尼娜的影响,在未来几周内降雨量将会很低。

今年巴西大豆种植的开局是10年来最慢的。然而,最近的降雨加速了播种过程,根据不同天气模型,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降雨不足。

大豆作物在发育和灌浆阶段需要充足的降雨。降雨的不足可能会阻碍作物的产量,降低整体生产力。

如果这两个南美国家的大豆产量预测下降,美国大豆价格在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将得到很好的支撑。

分析师们表示,如果目前供应紧张、需求旺盛的趋势持续下去,未来几天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可能徘徊在每蒲11美元左右。

编译:油粕面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修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